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華:烏克蘭問題,北京為什麼投棄權票

[複製鏈接]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4-3-17 2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華:烏克蘭問題,北京為什麼投棄權票


聯合國安理會昨天就西方關於烏克蘭問題決議草案舉行投票,15個會員國中,13票贊成,俄羅斯一票反對,中國一票棄權,俄羅斯顯得孤立,中國顯得曖昧。作為棄權票紀錄「票王」。隱藏著太多自身利益的算計。
  在聯合國安理會舉行投票前。北京外交部發布新聞稿,呼籲各方尊重烏克蘭的主權,並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前面一句話,是說給莫斯科聽的,後面每一句話,是說給西方和烏克蘭聽的。在安理會投票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外交部大使,前發言人章啟月的丈夫】,就中國何以棄權作了說明。
  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今天的公投,在深夜就會有結果,「棄烏入俄」結果鐵板釘釘,至於是否勢在必行,有待美俄博弈妥協結果。
  北京在烏克蘭問題決議草案棄權,被視為美國和西方世界外交上的的勝利。在安理會投票中,中俄態度不一是罕見的。過去十年的紀錄,北京總是扮演跟隨俄羅斯的「老二」角色。不出頭,但也堅守原則。在安理會俄羅斯成了西方首要「惡人」。美國駐聯合國歷任代表,每每抨擊「濫用否決權」,俄羅斯跑不了。
  中國在烏克蘭議題如果像過去幾年,伴同俄羅斯在若干議題決議草案投下反對票,俄羅斯當然樂不可支。美國和西方勢必怒不可遏。現在的結果是,俄羅斯不滿意,勉強可以接受。不過,以後牽涉到與中國周邊國家的國際爭拗,俄羅斯也有權「騎牆」。普京不僅與安倍有良好私交,今年11月訪問東京;俄羅斯與菲律賓也和和睦,更別說與印度,越南這些有60年友誼的國家了。
  在對外關係的重要程度排序表上,美國無疑是首位,俄羅斯排不上。大大選擇出訪俄羅斯,並再次訪俄參加索契冬奧會,旨在牽制美歐而已。北京不願在烏克蘭問題和華盛頓鬧僵,影響其它議題的討價還價。北約繼續東擴,上合組織算個什麼?俄羅斯根本心不在焉,它更關心它的歐洲部分。
  其實北京領導人心裡明白,華盛頓才是中國最大威脅。「五毒」,噠瀨,熱敝蚜,輪子功,泯運,胎毒,前四個在美國都有總部或辦事處,五個全都要依賴美國的金錢支撐度日,即使馬英九主政的台灣,沒有美國軍火行嗎?莫斯科則不同,目前沒有顛覆性的基地在那裡活躍,雖然黑瞎子的一分為二讓許多國人不舒服。
  所以北京不得不不小心翼翼處理中美關係,除了某大嘴從「下崗職工」變身「夫妻論」商貿聯席會議主席,時差沒倒過來言辭不當受人詬病外。
  當然,還有一個極其重要因素是,北京對「自治」,「獨立」,「公投」等這些提法和議題非常敏感。「胎毒」,「疆毒」,「藏毒」不說,現在連彈丸之地也鬧起升殖民港英破旗的「港毒」。如果北京贊同克里米亞獨立,脫離烏克蘭,以後別人支持中國的某個「自治區」獨立也可以振振有詞。這種遊戲玩不起,北京缺乏毛澤東那樣的偉人戰略家。越呼喚和諧,意味維穩加重,越呼喚包容,意味風沙霧霾,越呼喚自信,意味韜光養晦。
  美國則是一向雙重標準,它完全是定向選擇「自治」,「獨立」,「公投」,以美國國家利益為重。博主早就建言北京可以用波多黎各,關島的高度自治和獨立來做文章,因為美國肯定跳腳反對。
  美國也反對阿扁搞「公投」,比上世紀初的北京外交部門還積極,因為美國擔心一旦通過公投,美國會被台灣拖入美中武力衝突。維基解密提到,美國小布希政府先後派多名官員,包括時任國務院台灣事務科科長的夏千福【現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秘密到台北勸說阿扁當局,並提到北京外交部門和台辦陳雲林的束手無策,無法向最高領導獻策,倒是前國防部長遲浩田「違反外交規則」,寫了一封信給國務卿鮑威爾「進行恫嚇」,而不是對等寫給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今年一月底,民進黨大佬,當年折騰不休的「蔡公投」蔡同榮死了,美國在台協會不吱聲。
  美國就不反對科索沃這些地區公投,因為它可以肢解南斯拉夫塞爾維亞,滅掉鐵托遺留的龐大第三勢力強國。
  棄權票雖說不那麼鮮艷奪目,但總強於印度日本夢想入常的這些潛在敵國,決不能讓它們也享受投票樂趣。
  軍力強大美國在外交戰略時常兩頭都要兼顧,變換手法,軍力還不足以匹敵的北京,何嘗又不是如此?
笑對雲捲雲舒,淡看潮起潮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7: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