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振奮人心的文章:王毅底氣十足的講話令誰膽顫?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據《中國網》報道,2014年3月8日上午10時,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而中日關係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在回答日本記者有關中日關係的提問時說,1972年中日兩國實現邦交正常化的時候,雙方曾就妥善處理歷史、台灣以及釣魚島等問題達成了重要的諒解和共識,構成了中日復交的前提,也打下了兩國重歸友好的基礎。但是近來日本領導人的一系列言行背叛了中日復交的精神,破壞了中日關係的根基,中國人民當然不會、也不可能答應。在歷史和領土這兩個原則問題上,沒有妥協的餘地。至於有人將現在的中日關係與一戰前的英德關係相提並論,我想強調的是,2014 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與其拿一戰前的德國來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後的德國來作榜樣。

  前段時間,有歷史學家及政治評論員大膽將今年與1914年進行比較,並認為全球快將爆發一場災難性的戰爭。如今的美國或許與1914年的英國相似,不過他們還要大家相信,一如德國當年向超級大國開戰,今天的中國也同樣會這樣做。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1914年的德國,無論工業科技軍事,各方面看都是世界第二,擁有了挑戰霸主大英帝國的能力,而大英帝國相對衰落,明顯在走下坡路,於是大英帝國不甘心霸主地位被奪,就聯手昔日對手法國和俄國,對付德國。德國一直對自己無法獲得跟自己地位相稱的國際地位惱火,於是,聯合奧匈帝國、土耳其,大力發展海軍,強化陸軍,試圖以武力手段改變現狀,登上世界霸主地位。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但是,中國除了與當時的德國一樣是正在崛起的之外,其他所謂開戰跡象都經不起推敲。中美兩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不僅在的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往來日益頻繁和密切,而且越來越具有全球影響和戰略意義。最為重要的是如果兩個核大國開戰意味著什麼誰都很清楚。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美兩國的戰略博弈是現實存在的。

  如今,從各方面看中國都是世界第二,但中國並不具備挑戰世界霸主美國的能力。雖然美國打了兩場戰爭后實力相對衰落,可依然在全球擁有廣泛的軍事基地和眾多的盟友。美國的目標也並不於此,而是要維持美國在全球的政治和軍事安全等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確保美國的霸主地位不會旁落到中國。由此,美國也進行了全球戰略調整,其矛頭無不是指向中國。近幾年一些周邊國家紛紛向中國提出領土訴求,亞太地區局勢驟然緊張,這與美國有著直接的關係。在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背景下,日本依仗美日同盟關係再次大肆的進行對外擴張,在安倍晉三的帶領下,日本的軍事、外交和政治傾向無不浸透著軍國主義靈魂。安倍晉三在瑞士舉行的達沃斯經濟論壇發表的主題演講中也提到,當前中日關係與一戰前的英德關係有相似之處,當時英德雖然貿易往來密切,但還是發生了戰爭。

  眾所周知,日本的近代史,就是一個對外進行軍事擴張和掠奪的戰爭史。中日甲午戰爭是在英國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進行明火執仗的掠奪之後,日本在當時清政府驚魂未定之時進行趁火打劫。1894年7月16日,《英日通商條約》簽署的8天後,甲午戰爭爆發。也就是說日本在當時其實是得到了英國的支持之後才敢於挑釁中國的。由此,日本也發了一筆戰爭橫財,或賠款2億兩白銀,數量之巨超過日本全年的經濟總量,也超過此後3年的稅收總額。更令日本感到興奮的是對中國的台灣島和遼東半島等地進行了殖民統治。這等於再造了一個日本。這種爆髮式的崛起更進一步的加劇了日本對外進行領土擴張的野心。西方列強也從《馬關條約》簽署后,開始意識到了支持、縱容和利用日本對中華大地進行肢解的巨大利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日本政府再次進行「擴軍備戰」,對外進行擴張的野心復活,再次挑起釣魚島爭端。事實上日本始終都沒有弄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說句好聽的日本就是給西方國家拎包的,說句不中聽就是一個馬前卒。從曾經的世界霸主英國到如今的美國分配給日本的角色定位依然延續著。但安倍晉三鐵了心要「修憲擴軍」,顛覆戰後國際秩序,抱定軍國主義靈魂不放。豈不知,日本逆歷史潮流而動,不僅美國對其「單飛」的用意心存芥蒂,而且亞洲人民也對其保持著時刻警惕。近日中國政府確定設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不僅是提醒中國民眾,也是在日本右傾化思潮沉渣泛起的今天告訴日本民眾那段真正的歷史事實。

  王毅外長底氣十足的說:「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這不僅僅是說給美國政府聽,不要從走英國的老路;也是說給日本聽,中國政府不是當年的清政府。在歷史和主權這兩個原則立場上中國政府不會做出任何絲毫讓步。當下中日關係改善的途徑不是沒有,而是日本能否真正的像二戰後的德國一樣開啟 「贖罪之門」,真誠的道歉和懺悔,徹底洗刷罪惡的「歷史污點」,履行自己應該承認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日本背著沉重的「歷史包袱」並進行軍事和領土擴張,日本的未來將永遠定格在1945年8月15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4 06: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