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台獨分子為何最恨蔣介石父子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4-3-15 1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上世紀60年代,台獨分子以日本為根據地,多次發動對蔣介石父子的行刺,並打算在台灣進行恐怖襲擊,雖然最終都未得逞,但也讓堅持中國統一的蔣家父子經歷多次生死一瞬間——


1960年代初,儘管國府撤退台灣已越十載,台灣表面上政治安定、經濟繁榮,實則暗潮洶湧,空前緊張;從事第一線安全工作的國府特務人員,隱隱約約警覺到一股不安氣氛正四處蔓延。

長年避居日本東瀛朝野羽翼下的海外台獨勢力,不斷通過親朋故舊、鄰里鄉黨等各層關係,或派人秘密潛回台灣,或對赴日本考察旅行的台籍人士,展開台獨宣傳,遊說其參加台獨工作。對國府在台灣島內的統治機制,顛覆威脅日增。這批蝸居日本的台獨分子,有的甚至已具備日本公民身份,國府鞭長莫及,始終拿不出有效對付辦法,頂多只能派遣情報人員以「拉出」、「打進」手法,混入台獨海外組織。若在台灣島內查緝到台獨分子,該關的就關,該抓的就抓,以杜絕台獨歪風吹進台灣。1960年代,台灣落實這套剿撫兼施(海外以撫,島內以剿)的方略,與海外台獨組織形成隔海相持態勢。

海外台獨組織錯估形勢,除了恣意派人到島內進行政治蠢動,並數度圖謀策動島內台獨分子,分別以炸彈攻擊(包括郵件炸彈與定時炸彈)、槍炮狙擊,甚至汽車衝撞等方式,企圖對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及國府官員,採取直接的攻擊報復行動。台獨分子的激進行為,迫使保衛兩蔣父子的安全警衛單位,數度進行改組,強化人員武器裝備及避難應變設施。

1964年4月,國府調查局陸續得到有力情報,謂海外台獨組織策動林水泉、張明彰、黃華、吳文就、林中禮、許曹德、陳清山、顏尹謨等人,在島內從事台獨顛覆活動。這一系列台獨顛覆活動的幕後主謀者,是日本一個名叫「台灣青年獨立聯盟」的海外台獨流亡組織。這批島內台獨分子當中,林水泉於1964年4月間,假借名義赴日本商務考察,實則去東京與「台灣青年獨立聯盟」組織部長廖春榮晤面,商議台獨顛覆計劃。
    這夥人的詭秘陰謀,很快被國民黨情報單位偵獲。由於國民黨常年嚴格管制爆炸物,台獨分子陰謀炸毀交通及油電設施,卻遍尋不著強力爆炸裝置和相關零件。台獨分子林水泉、呂國民,兩人曾聯袂到高雄楠梓,秘密探視一個名叫阿啟的工人。阿啟向林水泉吹大牛,聲稱他可以取得 「中國石油公司」在台灣最大的煉油廠的出入通行證,要炸高雄煉油廠,不費吹灰之力。可是,阿啟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找不著高爆炸藥。林水泉等人又從高雄風塵僕僕趕到雲林,找一個姓吳的水電工人,因為這個姓吳的服兵役時製作過炸藥。
    找著了可以進入高雄煉油廠的阿啟,會研製炸藥以及爆炸裝置的吳姓男子,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設計行刺蔣介石的計劃。
    林水泉為了避人耳目,邀請了台北黑美人酒家的酒家女庄某同行,喬裝成一對情侶模樣,由會製作爆炸裝置的吳姓男子陪伴,三人開著一部小汽車,到台中梨山,住進了蔣介石每年必到的度假勝地梨山賓館。
    林水泉藉機和賓館服務員攀談,打探蔣介石入住梨山賓館通常住哪間房間,警衛配置情況如何等。由於林水泉跟服務員搭訕時,引起服務員警覺,隨即向賓館管理幹部反映。這時,林水泉本人也發覺情況有異,沉寂了好一陣子。

與此同時,流亡日本之台獨分子史明,指使赴日商務考察之台灣彰化籍男子顏尹謨,在島內進行爆炸及暗殺行動。顏尹謨返回台灣之後,即與另一台獨分子張明彰商議,準備將台灣主要交通動脈之縱貫鐵路大肚溪鐵橋予以炸毀。這條鐵橋與縱貫公路之大肚溪橋,彼此相距甚近,只要有一座橋被炸毀,旁邊的橋樑也一定會受波及損壞。一旦這兩座大橋被炸斷,台灣南北交通即陷癱瘓狀態。
    史明在會見到日本商務考察的台獨分子顏尹謨時,交付顏尹謨執行以下之指令:一、回台灣之後,應該偽造新台幣,以破壞台灣金融秩序;二、在琉球架設強力電台,對台灣廣播;三、收買國民黨情報人員,並派他們在國民黨內部進行滲透任務;四、收買日本人到台灣收集情報;五、由香港或日本運送爆炸物,到台灣島內進行暴力革命。
    史明唆使台獨分子,應俟機暗殺台籍高官,如徐慶鍾、謝東閔、連震東等人,同時也開列了一份狙擊外省籍官員的名單。
    這時情報單位截獲重要線報。1967年8月19日半夜24時,調查局人員首先在台北的一家旅社中,將台獨分子顏尹謨逮捕歸案。8月20日拂曉時分,調查局人員先後又逮捕了台獨分子呂國民、張明彰等人。之後,又有林水泉等台獨分子被逮捕。
    這一次台獨分子圖謀以暴力手段進行顛覆的計劃,從開始醞釀到被國民黨情報單位偵悉破獲,長達一年四個月左右。
    自從海外台獨組織由「文斗」轉變為「武鬥」的武裝暴力組織后,國民黨當局第一次刻意加強蔣介石父子的人身安全保護行動。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島內易守,海外難防。
    1970年4月18日,時任國民黨「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應美國國務卿羅吉斯的邀請,赴美國訪問行程中,於4月24日,在步行進入紐約「廣場飯店」大門口瞬間,突遭台獨分子黃文雄開槍行刺,所幸子彈射中飯店的旋轉門,蔣經國毫髮無傷,虛驚一場。黃文雄及另一名協助其行兇的台獨分子鄭自才,先後被美國安全人員制服逮捕。
    紐約刺蔣案,讓國民黨當局認識到台獨組織顯已蛻變為具有暴力特質的恐怖組織。據侍衛人員口述,蔣介石終其一生,至少遭逢10次以上之行刺未遂事件,其能逢凶化吉,固然依靠周密的安全警衛制度,而運氣好也是重要原因。蔣經國除了在美國紐約曾親歷槍擊事件,在其訪問日本過程中,亦有流亡日本之台獨分子,陰謀狙殺,后因事迹敗露,故未著手進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1: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