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其荒謬:蔣介石臨終自稱「愧對毛先生」?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近來網上流傳,蔣介石臨終留有遺言,「愧對國人,愧對毛先生」。

  臨終之際,蔣介石未能留下口頭遺囑近日,網路上熱傳一份「蔣介石遺囑」,其內容大略謂:「毛先生才是偉人,我幹了一輩子壞事,愧對國人,愧對毛先生……」,云云。此種捏造,本極拙劣,無奈何信之者亦甚眾。

  其實,蔣臨終之際,並未留下遺言。1975年4月5日晚,蔣介石病重。工作人員急召蔣晚年「文膽」秦孝儀,起草遺囑。秦於6日凌晨兩點趕至官邸,蔣已過世,故「沒有交代任何的遺言」。①後來公布的遺囑,乃秦事後所寫,據醫官熊丸回憶,「總統的遺囑寫好后,夫人表示要看遺囑內容。他看完遺囑后對孝儀說:『你加幾句進去,說明他是信基督的。』」②

  該遺囑內容大略謂:

  「自余束髮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無日不為掃除三民主義之障礙,建設民主憲政之國家,堅苦奮鬥。……務望一致精誠團結,服膺本黨與政府領導,奉主義為無形之總理,以復國為共同之目標……矢勤矢勇,毋怠毋忽。」③

  因遺囑落款「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秦孝儀承命受記」,與秦孝儀在蔣死後起草遺囑的事實不符,以致引起爭議。如王豐稱,「蔣介石是在睡夢中心臟停止跳動,因而最後臨終之際,並未留下任何口頭遺言,逝前也沒有命令文書侍從(如秦孝儀)作任何書面遺囑」④,因此將秦起草的遺囑視為「假遺囑」。

  

  蔣介石游陽明山,1961年

  蔣臨終不可能說什麼「愧對毛先生」不過,也不能說秦孝儀所撰之遺囑純屬捏造。蔣介石晚年至少兩次預留過遺囑。早在1971年6月的日記中,蔣已提及遺囑問題:

  「審閱檢查身體報告書,腦動脈血管有硬化之象,自覺亦有所病也。如醫藥與休息無效,則國家後事應預作安排。經國乃可繼此復國任務,惟其為我父子關係,不願有此遺囑,但其能力為靜波(嚴家淦)之助手,出任行政院長,則於公於私皆有益。望我黨政軍同志以助我之心助彼完成我光復大陸之共同使命也。」⑤

  當年底,蔣再次留下遺囑。「這次是單獨寫在一張紙上,夾在1971年日記本中,形式上更像『遺囑』。全文如下:『今後政府組織:一、以家淦繼任『總統』。二、以經國任『行政院長』兼『三軍總指揮』。三、黨務應集體領導。中正 12月23日』。」⑥

  由此可見,秦孝儀所起草的遺囑,在形式上模仿「總理遺教」,反映了蔣介石的一貫思想,當是早有預案,不過蔣沒有來得及簽名,導致為人所懷疑。

  該遺囑由蔣之遺孀宋美齡、「副總統」嚴家淦,「五院」院長蔣經國、倪文亞、田烱錦、楊亮功、余俊賢聯名簽字,對外發布,獲國民黨官方認可,亦說明其所反映的,乃蔣介石的真實意志。蔣既念念不忘「復國大業」,自無可能說出「毛先生才是偉人,我幹了一輩子壞事,愧對國人,愧對毛先生」一類話來。

  此外,蔣介石在1920年援閩期間、1922年在永豐艦上、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1934年在奉化老家各留有一份遺囑⑦。1936年「西安事變」期間,蔣介石亦先後寫下三份遺囑。換言之,已知的蔣介石遺囑,至少有10份。其中並無隻字「愧對毛先生」。

  

  1961年,蔣介石在台灣官邸

  註釋:

  ① 翁元:《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中華書局1994年,第163頁;②陳三井:《熊丸先生訪問記錄》,中研院近史所1999年,第124頁;③《總統蔣公遺囑》, 《中央日報》1975 年4月6日;④王豐:《蔣介石的最後歲月與真假遺囑問題》,《先鋒國家歷史》2009年第4期,第79頁;⑤《蔣介石日記(手稿本)》,1971年6月9 日,轉引自陳紅民《蔣介石遺囑知多少》;⑥陳紅民:《蔣介石遺囑知多少》,《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第149頁;⑦余元啟:《蔣介石的另一份遺囑》,《近代史研究》201

48

主題

2295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720
沙發
閑雲野鶴一忽悠 發表於 2014-3-3 03:41 | 只看該作者
劉雲山們無恥下作到極致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3
xu3331 發表於 2014-3-20 00:36 | 只看該作者
" ........我幹了一輩子壞事...... "   

稍微涉略蔣介石言論的,知道蔣不會措辭如此粗俗。 干,這純屬土共所謂的工農兵語言。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