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蕭談 人民幣「貶值」事出有因

[複製鏈接]

193

主題

252

帖子

55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蕭十一郎 發表於 2014-3-11 0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蕭談 人民幣「貶值」事出有因
          自2月17日起,人民幣在岸價開始下跌,至本月3日止,兌美元匯價低至6.1462元,為今年最低位。不過,之後連續三日反彈,上周四報收6.1185元。人民幣的「突然」貶值,改變了近10年不斷「升值」的上升趨勢,惹得社會議論紛紛,也引來很多「外行」的負面揣測和小道消息。我們不妨看看國際機構的正負評論,從中尋找答案。
         高盛認為,未來數月人民幣匯價或許繼續貶值,主要是受人民銀行政策影響,但高盛認為未來數年基本會保持穩定或輕微升值,原因是中國經常賬順差穩定及人民幣國際化。
          澳新銀行表示,不擔心人民幣升勢完結,內地利率不算高,不會吸引大量熱錢流入。因此預期人民幣今年下半年會趨於穩定。
          摩根斯坦利給出三種解釋:一是希望雙向波動阻熱錢流入;二是以匯率作為政治工具向美國施壓;三是或認為匯率相對基本面偏高。第一種解釋接近市場共識,第二種解釋似是而非,中對美開展匯率抗衡時機未成熟;第三種解釋與內地市場現實吻合,不過已經為官方否認。因此單從摩根斯坦利的解釋,第一種的可能性最大,即貶值是純商業操作。不過,筆者認為,對美國施壓是這個商業操作的副作用,變相是對美國玩退市的警告。
          還有專家把此輪貶值,看作是央行的壓力測試,目的就是了解匯價的波動如何左右資金流。畢竟跟升值吸引資金流入不同,貶值只會趕走資金,可造成股市下跌。當前中國股市「跌跌不休」是例證。
         說到熱錢,是很容易引起坊間討論的話題,也是很容易造謠生事的話題,事實上,社會流傳的因美元退市,熱錢流失引起中國,乃至新興市場金融不穩,有點言過其實,有數據顯示最大的幾家國際基金組織持有量比例改變不大,即所謂熱錢離開中國名不符實(但巴西,俄羅斯阿根廷等新興市場也許是基金組織減持對象),反而如摩根斯坦利判斷的其中之一可能,阻止熱錢流入。
         事實上,人民幣自05年開始步入升值通道,目前已經累計升幅30%,雖然紓緩了中美貿易摩擦,但也引來熱錢追逐,利用升值套利,其弊端是干擾了內地金融市場穩定,如因為熱錢的投機性流出引起市場動蕩。
         當初央行推出匯率改革,除了為人民幣升幅鋪設軌道,也給人民幣鋪設了下降軌道,可升可跌原本就是金融常態。只不過大家一直對升值期望值過高,導致央行不敢出狠手干預,以免造成金融市場動蕩不穩。此次單邊升幅結束,為人民進入可升可跌的正常化軌道打下心理基礎。長遠有利人民幣國際化。也為匯率一旦市場化可能引起的恐慌減少機會。
         雖然人民幣振幅波動,但難改其成為國際貨幣的大趨勢。觀察人民幣之所以能在國際市場快速成長,首先是因其國際化。在中國央行有步驟地開放下,人民幣從周邊國家開始,逐漸出現貿易結算貨幣的雛形,加上香港民間長期流通港幣與人民幣,讓人民幣得到在香港這樣的國際金融中心曝光機會和慢慢奠定國際貨幣的基礎,事實上,中國與另一個世界金融中心倫敦也展開了類似合作,近期多家中資企業和私人企業進軍倫敦,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計劃的。更重要的是,在香港的眾多金融大鱷可以近距離觀察人民幣,思考如何運用人民幣,這些也加速了人民幣商品化的進程。
        其次,人民幣屬於強勢貨幣,不僅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有助人民幣國際化,關鍵是當美國宣布QE政策措施逐漸退場的情況下,人民幣屬於匯率相對穩定的貨幣,這也讓國際投資者仍舊看好人民幣。至於民間,如「台灣大媽」,其人民幣儲蓄已經突破2500億關口,甚至比香港還高。所以,只要腦子正常的金融機構,都企圖爭取參與人民幣的離岸交易商機,把握這一新興國際貨幣崛起的機遇,包括香港,新加坡,倫敦以及台灣,都在為此打拚。當然,離岸金融之所以能夠發展,是因為貨幣發行國本身的金融市場不夠開放,也因並非是本國貨幣,故離岸市場的發展,仍有其特殊性與局限性。這需要各地選出適合自己的人民幣商品,方能更好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個金融中心,紐約早在1月已經正式納入人民幣指數,成為第五個離岸人民幣中心。
         事實上,中國央行進場干預,是為了避免熱錢湧入炒作匯率,而非坊間傳言是熱錢流失導致貶值。從2月18日止25日連續貶值,促使人民幣對美元連續六天貶值,是給各金融機構交易員一場震撼教育。未來,央行會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將波幅由目前的中間價上下1%,放寬至1.5%或2%。但不管如何,螺旋式上升仍是人民幣的趨勢。畢竟國際化的目標不變。此也是金融改革的目的!
         或許,我們應該糾正一下,人民幣屬於正常升跌,不能稱之為貶值!這樣,問題就簡單多了。這也是筆者題目給貶值加雙引號的原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