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媒猜測增長的中國軍費流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4-3-9 1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政府5日公布2014年國防支出將增長12.2%,達8082億元人民幣,這個消息讓部分樂於鼓噪「中國威脅論」的媒體找到炒作話題。在它們看來,中國新增軍費很大程度上集中於先進武器裝備的研製和列裝上。
「增長的中國國防費都做了啥?」《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網站6日提出這一問題。該報稱,中國不斷增加國防預算是在加緊推進軍隊裝備的現代化進程。繼使用蘇聯航母改造而成的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之後,中國又開始建造國產航母。空軍也在加緊開發隱形戰機。
文章認為,海軍快速擴大活動範圍也是增加國防預算的原因之一。中國要想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原油等能源資源的穩定供應不可或缺。在確保從原油供給地中東到印度洋和南海的海上交通線方面,海軍正發揮著新的作用。
英國《金融時報》6日載文說,為消除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中國近年來向先進武器系統投入巨資,還有更多裝備在規劃中。中國空軍2011年試飛了首款國產隱形戰機殲-20。五角大樓去年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中國軍力年度報告提到,「近期觀察到第二款具有隱形功能的國產飛機」。
文章引述諮詢機構IHS防務專家伯頓的話稱,在這個預算總數中,約50%將用在軍人身上,18%用於採購。
美國前駐中國大使館武官卜思高6日對《紐約時報》稱,2014年的中國軍費預算「不會讓中國傾家蕩產,但對軍隊傳遞了這樣的信息,『感謝你們的服務,你們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支持你們。』」
他說,「相當一部分可能會用來給軍人漲工資。」卜思高還說,增加的軍費有一大部分將會用於「更好、更實際的訓練」。「中國海軍也將繼續在更加遠離中國大陸的地方開展更多訓練,這比在近海的訓練更昂貴。」
「12.2%,世界各地的情報機構和軍事專家將對著這個數字反覆推敲,從中捕捉有關中國未來戰略意圖的蛛絲馬跡。」英國《金融時報》6日的評論頗能代表國際輿論場的生態,過去24小時,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被多方置於放大鏡下研究,軍費增長更是熱點中的熱點。
美國《商業周刊》視此為中國在領土爭端上立場堅決的信號,韓國學者則預言:「如果說20世紀後期世界震驚於中國經濟崛起,那麼21世紀初期則將被中國軍事崛起震驚」。
德國洪堡大學學者霍爾特曼6日說,軍事透明的本質是互信問題,即使中國百分之百透明,日美會相信嗎?他們不過是藉此搶佔道德高地。
在有關中國軍費的外界報道中,「威脅美國及其周邊盟友」的新型彈道導彈、反艦彈道導彈、殲-20隱形戰機等標誌性中國先進武器的進展更是被反覆提及。
美國《防務新聞》5日稱,中國軍費是印度的三倍,比日本、韓國、越南和台灣的防務開支總和還多。
韓國《朝鮮日報》6日稱,美國懷疑中國還有隱形國防預算藏匿於其他預算之中,總額遠高於官方宣布的數字。
英國簡氏集團預測,即便按照現有速度,中國軍費也將在2024年超過所有西歐國家防務開支的總和。
路透社的結論是,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軍費支出將集中於新型高技術武器裝備,並增強邊防、海防和空防力量。
在中國新武器中,最神秘的就是號稱「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導彈。《印度教徒報》6日稱,印度防務專家強德拉賽卡稱讚說,此前沒人認為遠距瞄準移動的航母是可行的,但中國提出了一個非常創新的方法。
報道稱,位於班加羅爾的印度國家高級研究所最新評估報告認為,中國依靠太空衛星和超視距雷達,協助反艦彈道導彈確認美國航母在海上的行蹤。
該報道描述說,中國首先利用「遙感」系列電子情報衛星監測從航母及護航艦艇發出的無線電和其他電子信息,以三顆這種衛星為一組,能以「三角定位法」初步確定航母的位置,精度約為25-100公里。而「遙感」系列中的雷達和光學衛星能進一步提升定位精度。
「初步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太空偵察系統已經能識別、定位和追蹤在太平洋活動的航母。」報道還說,為彌補太空偵察系統易受天氣影響的缺點,中國以超視距雷達作為補充,該系統能追蹤3000公里範圍的航母行蹤。
報道認為,中國反艦彈道導彈已經動搖了美海軍在太平洋無懈可擊的傳統觀點。
另一種對美國構成實際威脅的是中國新近曝光的「東風-26C」中程彈道導彈。台灣《自由時報》6日提到,美國關島基地已經在這種核導彈的攻擊範圍內。
報道強調,儘管這種導彈並非針對台灣,但它將迫使美國遠離任何亞太衝突。如果爆發台海戰爭,增援台灣的美軍都在這種導彈的攻擊範圍內,因此台灣需要對該導彈給予高度關注。
美國《紐約時報》則說,持續的軍費增長表明,中國顯然致力於投資軍事硬體。報道提到中國另一種先進武器——殲-20隱形戰機。
報道說,2011年這種隱形戰機首飛時,西方有人認為該戰機只是中國空軍的「形象工程」,因為它雖然具備隱形的外部輪廓設計,但尾噴口等細節顯示它的隱形效果並不理想。
時任美國防長蓋茨質疑殲-20的真實隱形效果,五角大樓發言人也表示,「殲-20不會改變美國的戰略部署」。
但最新披露的照片顯示,近日亮相的殲-20新型號已對進氣道、尾翼、機鼻等處進行修改,同時機身還噴塗了與美國F-22、F-35和B-2等隱形戰機類似的雷達吸波塗層。「儘管修改效果如何還需測試,但至少殲-20的試飛絕非宣傳噱頭」。
多家西方媒體認為,中國新型武器得到高速發展,但解放軍仍存在種種弱點。《防務新聞》表示,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報告認為,中國軍費開支將在2030年左右與美國相當,但經驗、專業知識和投送能力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趕上。
路透社認為,中國大舉向包括網路戰在內的「非常規武器」投資,以彌補缺乏經驗和技術的弱點,這可能會助長鷹派思維,從而導致危險。
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的字裡行間也暴露出對中國軍力增強產生的危機感。
美國海軍情報處甚至在聽證會上說:「中國海軍已上升到與西方海軍不相上下的程度。美中海軍如果發生對抗,美國需要非常謹慎小心。」
日本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6日甚至主張為「遏制軍力持續增長的中國」,有必要建立亞洲版的北約組織。
而《朝鮮日報》引用韓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所研究委員朴炳光的話稱,中國加強軍備是走向強國「不可避免的旅程」。
他表示,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僅憑經濟力量就躋身強國行列。「如果說20世紀後期,世界震驚於中國經濟的崛起,那麼21世紀初期,世界將被中國軍事的崛起震驚。」
《澳門日報》則說,軍費增長並不意味著就會窮兵黷武,關鍵要看這個國家的戰略意圖。中國軍費每增加一分錢,都是為了維護和平、遏制戰爭,絕不是為了與其他國家搞軍備競賽或威脅他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4: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