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方制裁俄羅斯將影響德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4-3-9 1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烏克蘭局勢似乎日益惡化。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出警告,稱俄羅斯已經站在「歷史對立面」,並表示美方正在考慮在經濟和外交上採取「全系列」措施「孤立」俄羅斯,以回應俄聯邦委員會1日授權總統普京動用俄武裝力量,保護在烏境內的俄羅斯公民以及當地的俄語居民和俄武裝力量官兵生命安全。

此前,作為奧巴馬政府的代言人,美國國務卿克里已經威脅要和盟國一起,把所有制裁選項擺在俄羅斯面前。歐盟成員國緊急外長會3日就作出決議,宣布抵制將於今年6月在索契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出於日美同盟關係的考慮,日本竟然也置剛剛升溫的日俄關係於不顧,同樣追隨著美國譴責俄羅斯。

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之聲不絕於耳,但目前真正落地的「靴子」還是來自「美國製造」。4日,奧巴馬警告俄羅斯的餘音未落,美國就宣布暫停與俄羅斯在軍事方面的合作,並中止就貿易和投資問題的對話。

乍眼一看,美國此番制裁可謂「雷厲風行」,但對俄羅斯來說,這些措施實在缺少足夠的「殺傷力」。

之前,美國等西方大國放言要在經濟上全面孤立俄羅斯,無非也就是禁發籤證、資產凍結等常規手段。威脅要貿易制裁,但美俄貿易額量級本身就太小,又怎能讓俄羅斯緊張?至於被「逐出」八國集團,本來就沒多大興趣的普京更是絲毫不在乎。

在事關國家和人民安全的核心利益面前,俄羅斯對於所有來自美國和歐盟的制裁,都有能力應對。在這一點上,普京從一開始就認準奧巴馬「沒轍兒」。

況且,即便到了真正徹底攤牌的時刻,美國和歐盟內部就如何制裁肯定也是紛爭不斷。因為,在西方七國表明「同仇敵愾」的背後,少不了諸多耐人尋味的立場差異,隱藏著各國難以言說的「小九九」。

據西方媒體報道,默克爾在普京與奧巴馬之間「走鋼索」尋求平衡,不願像美國那樣封鎖俄羅斯,敦促烏克蘭不要刺激俄羅斯。

顯然,在「兩難」之中,德法等國必須斟酌與俄羅斯全麵攤牌的經濟後果。與美國自身擁有充裕的油氣資源相比,歐洲在能源上對俄羅斯有很強的依賴性。

德國《明鏡》周刊分析說,俄羅斯是歐洲人的主要貿易夥伴,歐洲消耗的石油和天然氣約1/4來自俄羅斯。英國廣播公司表示,柏林與莫斯科有著特殊的經濟關係。而在大西洋彼岸,《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美國與俄羅斯只佔美國貿易額的1%。

相比於美國暫停與俄軍事合作,法國手心裡正捧著一筆豐厚的對俄軍售合同。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表示,法國正在「通過外交途徑」尋求停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干預行動,但尚未打算中斷與俄羅斯簽署的軍售合同。兩國2011年6月簽署了價值12億歐元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軍工合同。

日本政府跟風與「帶頭大哥」美國一道對俄施壓,同樣也在私下頗傷腦筋。就在不久前,安倍作為少數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的西方陣營領導人之一,在日本同時與中韓兩國關係僵局的形勢下,費勁心思想在對俄外交上撈分,解決日俄領土爭議,最終簽訂日俄和平條約。

對於這樣的外交窘境,日本共同社直截了當地指出,在與美國等保持一致同時,為了儘快解決北方領土問題又不希望日俄關係徹底惡化,這成為令日本政府絞盡腦汁的問題。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還稱,普京今秋訪日、日本外相今春訪俄的日程「現階段沒有變更」。

「美國自己能做的事相當有限,」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史蒂芬•皮弗說,「問題是,你能把歐洲人也拉上船嗎?」同樣,能否將愁眉苦臉的日本人拉上船,也是個問題。

與「氣憤不已」地要制裁俄羅斯的奧巴馬相比,德國總理默克爾就似乎多了份冷靜。默克爾3日通過政府發言人表示,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尚為時不晚,而政治調解是唯一出路。德國退出八國峰會籌備工作是暫時的。

事實上,在美國發出將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的威脅之後,德國輿論反對聲漸起,認為極端措施首先將損害該國經濟。

德國東歐問題專家近日對《鏡報》表示,烏克蘭危機令歐洲面臨經濟動蕩的危險,目前俄羅斯市場已受到影響並波及在俄投資的德國企業。

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經濟關係較之其它歐洲國家更密切,該國有6000餘家德國企業在俄經營,比其它歐盟國家在俄企業的總和還要多。德國並有30萬個工作崗位與此有關。

德國是俄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兩國去年外貿交易總額達到765億歐元,其中俄國向德國的出口額佔405億歐元,比德國向俄國出口額360億歐元稍高。但德國有將近四成的原油及天然氣來自俄國,造成該國在能源領域對俄國的依賴。

因此,專家認為,以美國為首的國家主張對俄羅斯制裁是不現實的。德俄兩國的經濟相互依靠的程度太深,一方制裁肯定帶來另一方的同樣反應。由於美國的能源並不依賴俄國,這樣做相對容易。

《法蘭克福彙報》分析,美國和歐洲的制裁無疑對俄羅斯是個打擊,但希望通過制裁達到目的的國家,也必須承擔自我損害的後果。

該報表示,在過去幾十年西方對某國制裁使用的手段無外相同,對特定人群限制入境以及凍結銀行賬戶以示「懲罰」。但從效果來看,這些手段很少起到作用,受損的只是被制裁國家的人民。

西方世界對俄羅斯能夠想到的制裁手段還包括,G7工業國聯合抵制今年6月將於索契舉行的G8峰會,至於普京是否在乎這個令人懷疑。

位於汽車工業城斯圖加特的《斯圖加特日報》稱,德國經濟界不贊同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該國工商總會發言人表示,如果西方世界通過制裁決定,對兩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將帶來緊張,俄國目前已拒絕一些德國出口食品入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1: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