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也和崔永元談轉基因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3-9 0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種田農民 發表日期:09-17 

因為基因農業網組織了一場品嘗轉基因玉米的科普活動,引發了兩位知名人士方舟子和崔永元在網路上的大辯論。我個人認為這是好事,至少可以引發更多的關注,促進轉基因的科普。

因為基因農業網組織了一場品嘗轉基因玉米的科普活動,引發了兩位知名人士方舟子和崔永元在網路上的大辯論。我個人認為這是好事,至少可以引發更多的關注,促進轉基因的科普。儘管兩位知名人士都在網路上有強大的影響力,但他們的知識背景,從事的職業卻各不相同,註定這場辯論不是對等的,或者說不是一場針對轉基因技術和產品本身的科學辯論。

我滿懷善意的揣測,並不具備生物學背景的崔永元可能有這麼幾個目的參與這場辯論。首先,他自己對轉基因懷疑,想通過辯論了解更是事情真相;其次,他認識到目前社會大部分民眾對轉基因也是懷疑甚至恐慌,他想通過辯論,來幫助民眾消除這種恐慌。或者兩個目的兼而有之。以崔永元做央視調查節目這麼多年的經驗和他睿智的大腦,我相信,他只要多花一點時間和主流專家面對面討論,他一定能很快理解什麼是轉基因,為什麼需要轉基因。這場辯論,後來偏移到爭論我們應該以什麼方式進行科普,我覺得也挺有意義。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做事的方式,我們可以毫不留情的批評對方內容的錯誤和事實的出入,但我們應該尊重彼此說話做事的方式。名人尤其更應該寬容做到這點。

轉基因也就在最近幾年才被普通公眾所關注,估計因為字面的理解,被許多人視為洪水猛獸,其實在學術界,更多的被稱為遺傳修飾生物,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現在鬧得很多科學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媒體和某些公益組織不負責任或滿懷目的的宣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個不負責任的媒體報道,100條正面的報道都無法挽回其負面影響。在這場引人關注的辯論後期,崔永元不作判斷選擇性轉發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比如一個農民企業家孫大午對轉基因看法,生態研究專家蔣高明的看法),但卻做出判斷的轉發了支持轉基因的言論(比如:「不管怎麼說,這位龍哥,行文還是比方舟子文明點,所以我轉發讓大家看看。至於龍哥的觀點和邏輯和方舟子差不多,」)。

知名人士選擇性轉發關於轉基因的錯誤看法,毫無疑問會加大普通民眾的恐慌。以崔永元的影響力,他可以很容易驗證這些發表言論的人是否是領域內靠譜的專家,是否代表主流觀點。當然領域外的人士也可以發表看法,包括錯誤的看法,但崔永元應該理解即使這種看法可能代表相當一部分人的看法,但可能並不是主流的觀點,負責任的個人和媒體更應該慎重,而不是推波助瀾。

轉基因是否代表了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崔永元作為中央媒體的著名主持人,一定知道「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 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未來15年力爭取得突破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也是農業領域唯一一個重大科技專項,是我國政府利用現代生物技術解決未來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中央政府綜合無數專家,學者的智慧做出的重大決策,是國家行為。我清楚的記得,2003年科技部和農業部召集了數百位專家在國家行政學院連續討論了幾個星期,我作為剛剛畢業的年輕老師,也參與協助整理相關文件,而這只是無數次討論中的一次。作為中央媒體的從業人員,有責任和義務去宣傳這個政策,而不是唱反調,更不適合在公開場合反對中央的決策。2012年,全世界範圍內有28個國家種植了1.7億公頃的轉基因作物,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比整個中國的耕地面積還多。過去17年,轉基因作物的面積增加了100倍,而中國作為人口最多的大國,目前不但已經遠遠落後於美國,也落後於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

因為化肥,農藥以及雜種優勢的利用,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的糧食保持了連續增長的態勢,以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這種糧食增長是以高投入和巨大的生態代價獲得的,我國目前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超過了世界的30%,而農業的面源污染已經成為我們環境的最大殺手。這種高投入獲得的高產出是不可持續的,而且其增長也接近極限。現代生物技術(其核心就是轉基因技術)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手段。記得我曾經問過綠色革命之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諾曼布勞格先生,第二次綠色革命將會是什麼?他毫不猶豫的說,是生物技術,這位曾到訪中國20多次已經長眠的偉大科學家也把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希望中國在生物技術的發展上聲音更大一點。但至少目前來看,我們的應用已經大大落後了。簡單的說,通過轉基因技術,我們可以做到少用化肥,少打甚至不打農藥,生產更加高產更加優質的糧食來滿足我們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們所熟知的轉BT水稻,就可以少打農藥,從而減少農藥殘餘,讓我們的水稻更加安全。黃金水稻,品質更加優良,可以提高維生素A源的含量。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27億的少年兒童存在維生素A缺乏的問題,每年有幾十萬因此而死亡,他們中有超過一半都是以水稻為主食,而如果黃金水稻得以推廣,他們每天食用60克水稻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從本質上講,黃金水稻和崔永元現在推廣的「給孩子加個菜」項目一樣是一個人道主義的慈善項目。當然轉基因還可以讓農產品更加便宜,比如我們國家現在大量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就是因為其更便宜和產油量高而被加工廠商和普通民眾所歡迎。目前我們國家進口轉基因大豆的量已經是我們生產量的4倍之多,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們不進口轉基因大豆,我們將面臨無油可吃的局面。所以方舟子堅信崔永元的這個「加菜」慈善項目一樣會使用轉基因大豆油。當然我理解方舟子是想通過質疑這種方式告訴大家,在中國的今天,幾乎沒有人能避免使用轉基因大豆油,因為它不但價格便宜,更加安全而且不可替代。比如相對於價格昂貴的花生油,它存在黃麴黴素超標的概率更低,而黃麴黴素是一種強致癌物。

在方舟子和崔永元這場辯論中,崔永元獲得了壓倒性的支持,這不是崔永元的勝利,卻是社會的悲哀。同時也提醒我們,我們應該更加負責任和更加積極的科普,並且要有更多的人來科普。現在社會有一種普遍而且奇怪的現象,任何觀點和結論出來,不管是誰提出,反對總能首先贏得掌聲。所以我理解崔永元的詰問,「哪個科學觀點是以"世界權威機構認定"來當論據的,只有電視購物和小廣告才這麼忽悠的。」但,即便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也無法了解所有的科學事實,每天發生和遇到的事情太多了,你如何快速的做出判斷,除了依賴公認的權威機構幾乎別無選擇。我們需要判斷的是,哪些機構是權威機構。我們可以這樣對權威「機構」排序:教科書的結論>知名國際機構的結論(比如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美國國家科學院等)>被多個國際主流期刊證明了的結論>知名科學家的觀點(我們千萬別把有一個博士學位的都當知名科學家)> 知名科普期刊的文章。司馬南在這場辯論中作為旁觀者感慨:「須知,科學結論並非來自於「少數服從多數」」。我深以為然,司馬南作為一個非科學專業人士,但他以他所一貫堅持的科學精神,認為方舟子所堅持的代表了主流科學觀點,並相信之,值得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社會知名人士學習。轉基因科普就是一個少數人說服多數人的過程,正因為艱難,才體現了其意義。建國初期,我們一切向蘇聯老大哥學習,科學也如此。在那個時候,遺傳學有兩個尖銳對立的觀點,一個是來自前蘇聯的「米丘林學派」,一個是來自資本主義美國的「摩爾根學派」。為了政治正確,那時候很多老師明知道「米丘林學派」是錯誤的,也只能遵從或者閉口不言,但仍有極少一部分,不屈服於「權貴」,極力抗爭。中國玉米遺傳育種的奠基人,李競雄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不屈服的抗爭者,在今年李競雄先生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會上有無數前輩回憶了這段令人難忘的歷史。李先生作為少數派,最後被剝奪教書育人的權利下放到邊遠農村,住在牛棚,但他仍然不忘他所堅持的正確理論,並付諸於實踐,多年後,在某位中央領導人的關照下才回到學校,培育了中國到今天為止推廣面積仍然是最大的玉米雜交品種,並引領和發展了中國的玉米遺傳育種事業,可以說他的貢獻不亞於雜交水稻對中國農業的貢獻。我曾經和一位前輩科學家感慨為什麼李競雄先生在遭受了如此殘酷的精神和肉體的折磨之後仍然能如此堅持,這個科學家給我的回答,讓我震撼,「一個人如果明明知道那是對的,而不堅持,他會更痛苦!」

謹以這句話送給所有轉基因科普路上那些孤獨的前行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