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吉爾吉斯斯坦 下一個烏克蘭?

[複製鏈接]

3

主題

3

帖子

11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acha 發表於 2014-3-8 0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吉爾吉斯斯坦 下一個烏克蘭?
發表於 2014-03-07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被指為保權力傾其所有向俄獻媚。




trendhk 趨勢訊/吉爾吉斯斯坦位於中亞腹地,自蘇聯解體以後宣佈獨立,20年的發展下來,該國始終沒建立起獨立而完善的經濟體系,長期依靠外國和國際組織的援助。然而現在,該國南北政治的分歧成為了比經濟落後更讓人頭疼的問題。

據中評社報道,近日,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學者、前吉爾吉斯斯坦反對黨領袖巴克特別克•貝什莫夫(Baktybek Beshimov)在《外交官》雜誌撰文稱,吉爾吉斯斯坦的南北矛盾正如烏克蘭的東西部差異,北方權力中心不照顧南部的利益,而當政者為了鞏固權力根基,只得以國家資源為賭注,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獻媚求援,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加劇了南部對北方政權的敵意。文章編譯如下:

吉爾吉斯斯坦曾在2005年爆發「鬱金香革命」,它與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喬治亞的「玫瑰革命」同屬一波浪潮,博得了當時國際社會的關注。2005年3月,時任總統阿卡耶夫(Askar Akayev)因腐敗被迫下台,當地人曾對未來有過新的希望,而這種想法很快就幻滅了——阿卡耶夫的繼任者巴基耶夫(Kurmanbek Bakiyev)同樣也是一位貪婪者,他的政權在五年後被民眾推翻,目前,巴基耶夫正和阿卡耶夫一起在俄羅斯過著流亡的生活。

2010年以後,吉爾吉斯斯坦逐漸從一個后蘇聯時代的「堡壘」,演變成中亞第一個議會共和制的民主國家。須知,在地球的這塊區域,向來都是總統和其身邊的人馬控制國家命脈,堂而皇之地操控政治,2010年以後,吉爾吉斯斯坦人總算打破專制的桎梏,將權力和平地過渡到議會,目前,現任總統阿坦巴耶夫正殫精竭慮地宣傳他對民主的承諾。

但事實正好相反,阿坦巴耶夫同樣也在四處擴展勢力,包括加強控制該國利潤豐厚的工商業,加緊迫害反對者,這些可怕的事實證明:在中亞,挑戰舊制度是何其的困難。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各派系間的惡鬥和地區宗派主義的角力,已成為這個中亞小國每天最日常發生的事。

位於北方的首都比什凱克。




上個月,吉爾吉斯斯坦兩大主要城市比什凱克和奧什進行的市長選舉,印證了南北之間的分歧差異。在首都比什凱克,總統阿坦巴耶夫的「馬仔」是唯一的市長候選人,而在南部城市奧什,得票領先的本土候選人、前任市長梅爾扎克馬托夫(Melis Myrzakmatov)在大選前突遭總統阿坦巴耶夫撤職,隨後,得票一路領先的梅爾扎克馬托夫離奇在選戰中敗北,這一連串的事件讓反對派認定總統在操控選舉,梅爾扎克馬托夫的支持者在一天內佔領了這個南部城市,當地媒體報道,總計一萬人參與了示威。

事實上,在上任總統巴基耶夫下台後,南北分歧就愈發的顯現,現任總統阿坦巴耶夫曾誓言緩和南北矛盾,然而通過這次選舉顯示,阿坦巴耶夫果斷地食言了。

街頭政治在吉爾吉斯斯坦是司空見慣的,一個500多萬人口的國家,去年一年的示威就達到782次,其中大部份都集中在南部。與北部截然不同的是,南部的奧什、巴特肯和賈拉拉巴德都十分貧瘠,經濟發展全仰仗和鄰國烏茲別克和塔吉克的貿易,中亞規模最大的卡拉蘇市場(Kara-Suu bazaar)就位於奧什市近郊的費爾干納谷地。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2011年(OSCE)的報告顯示,南部同近鄰以及中國的貿易是支撐這一地區發展的支柱,而吉爾吉斯斯坦勞動移民部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南部是該國失業率最高的地區,中央政府在南部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有限,因為南部人根本就無視中央的存在。

不過,該國的困境不可全歸因於該國「親俄」的政治傳統,南北不和還有阿坦巴耶夫個人的因素,阿坦巴耶夫應該數全中亞最能巴結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人,在他治下中央政府,能源、國防和運輸產業全都已被俄羅斯壟斷。因為吉國背有巨額的俄羅斯債務,該國全國天然氣供應系統以1美元的象徵性價格出售給俄氣(Gazprom),俄羅斯RushHydro水電集團是吉國水電的大股東,俄羅斯石油公司佔有了首都馬納斯國際機場超過50%的股份,該機場曾在911后租借給美國和北約用於反恐。阿坦巴耶夫更進一步,允許俄空軍在該國駐紮,阿坦巴耶夫希望普京為其政權武裝的強化提供後援。

反俄的南部中心城市奧什。




上述一系列媚俄政策導致的結果,吉爾吉斯斯坦司法改革陷入停滯,內部的腐敗讓政府效率低下、外貿出口低,缺乏直接外國投資,經濟依賴於在俄務工吉爾吉斯斯坦人的境外匯款。

在如此暗淡的經濟前景下,阿坦巴耶夫更是孤注一擲地投向普京懷抱,為了索求個人政治前途的保障,他踩在了背叛國家主權完整和附和俄羅斯新帝國主義政策的鋼絲線上。

最終,如果吉爾吉斯坦成為俄羅斯在經濟上的附庸國,軍事上的前沿陣地,那位於吉西面和北面的另外兩個中亞大國——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就彷彿是聽到了噩耗,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已明確表示反對吉方加入俄羅斯關稅同盟(Custom Union),對此他已經給予吉爾吉斯坦特殊的讓步和權益,而烏茲別克則強調,如果俄羅斯的水電巨頭挺進中亞,將會使處在上游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吃盡甜頭,這種不公平的水能源分配將刺激中亞各國間的衝突。

一方面,內部矛盾激發了國內宗族間的不滿,烏克蘭今天發生的東西部割裂,恰好撥動著吉爾吉斯斯坦南部派系的神經,激勵他們對抗北方的中央政權,而阿坦巴耶夫與普京的「親密合作」,更是被南部民眾所不齒,看成是亞努科維奇式的「媚俄」舉動。

雖然與烏克蘭的情況不同,吉爾吉斯坦在俄羅斯有大量的移民和務工者,脫俄示威的浪潮還未席捲全國。

但可以肯定的是,吉爾吉斯坦下一屆政權的更迭,必然會激起南北鬥爭和國家的分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3: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