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葉劍英憶毛澤東臨終「託孤」(組圖)

[複製鏈接]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 berrywang


華國鋒和毛澤東

葉 劍英比華國鋒大24歲。1971年9月林彪折戟沉沙,葉劍英在飽受了300多天「流放」之苦后,重新負責軍委的日常工作。1975年1月四屆人大一次會議 上,從長沙調來北京三年零四個月的華國鋒升遷至中央政治局委員、副總理兼公安部長,早已當選為中央副主席的葉劍英同時兼任國防部長。華國鋒此時與葉劍英的 高層政治接觸依然不多,這主要是因為兩人工作的職責範圍不同。


宴席上的葉劍英、華國鋒和鄧小平

葉帥點醒夢中人
  
1976 年,黨內健康力量與江青集團的鬥爭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年的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使葉劍英和華國鋒的名字同時成為國際傳媒關注的焦點,因為在這個文件中, 黨內排名僅在毛澤東、王洪文之下的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是被停止工作的「反面主角」,而按姓氏筆畫來排名的政治局委員華國鋒則成為毛澤東之下8億人之上的 「正面主角」:2月2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一、經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由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二、經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在 葉劍英生病期間,由陳錫聯負責中央軍委的工作。
此 時,葉劍英、鄧小平等「靠邊站」的老一輩革命家,對於個人的榮辱升降早已置之腦後,他們擔心的是毛澤東的身體情況,黨、國家和軍隊的前途命運。葉劍英對自 己的「生病掛職」早有思想準備。他想到,在險象環生的關鍵時刻,毛澤東畢竟沒有把大權交給江青集團而是交給了華國鋒,沒有讓江青集團奪取最高領導權的野心 得逞,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葉劍英知道,華國鋒既有基層工作經驗,又有在省里和中央工作的經驗,對最高領袖忠心耿耿,為人也老實。他也聽毛澤東說過,華 國鋒辦事「公道不蠢」。葉劍英覺得,毛澤東選擇華國鋒可能還有一個沒有說出來的考慮,就是毛覺得華是各方面都能夠接受的人。對這樣一個「接班人」,葉劍英 自然會採取支持和合作的態度。


「文革」時期的華國鋒

華國鋒初接代總理之位,非常謙虛,小心翼翼,不折不扣地執行毛澤東的指示,以爭取毛澤東的進一步肯定。
華 國鋒按照毛澤東的意圖,領導了一場全國範圍的「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毛的意圖「批是要批,但不應一棍子打死。」因而江青集團想利用毛澤東決定公開批鄧的 機會致鄧小平於死地的陰謀始終沒有得逞。就是到了4月初,江青等叫嚷要開除鄧小平黨籍的時候,毛澤東依然對鄧小平留有餘地,與此同時,華國鋒的接班人地位 進一步得到鞏固,被正式確定為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國務院總理。
隨 著局勢的演變,華國鋒與江青集團的矛盾慢慢開始出現了。進入夏天,毛澤東的健康狀況更趨惡化,經常昏迷。為了使黨內高級幹部了解情況,中央政治局決定發一 份通報,可是有江青等參與起草的通報卻不顧事實地稱毛澤東的病情已經好轉,不久可以恢復工作。討論時,葉劍英等堅決反對這種寫法,同江青、張春橋發生爭 執。最後,簽署通報的華國鋒刪去了原稿中「病情好轉,可以恢復工作」等文字。9月9日,毛澤東去世。就在全國人民深切哀悼毛澤東的時候,江青集團加緊了奪 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本來,華國鋒「資本」單薄,毛澤東重病時給他寫了三條,它們是:1、「慢慢來,不要招(著)急;」2、「照過去方針 辦」;3、「你辦事,我放心。」有了這三句話,華國鋒就像吃了定心丸。然而,江青集團卻打出「按既定方針辦」的旗號,妄圖取代華國鋒對毛澤東臨終囑咐的專 有詮釋權以及接班人的地位。在葉劍英一而再的提醒下,華國鋒猛然醒悟,於是他特請李先念親赴西山找葉帥交流看法,溝通思想,組織反擊。為了制止這一篡黨奪 權的陰謀活動,華國鋒和葉劍英終於走到一起,執行了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集團。


毛澤東葬禮上華國鋒(右一)發表講話,站在他旁邊的是葉劍英

他終於成了政治上的過渡人物
  
粉 碎江青集團后,華國鋒的確需要葉劍英來輔助他。陳錫聯回憶:「粉碎『四人幫』后的第二天,我就在玉泉山向中央寫報告:要求不再主持軍委的工作,還是請葉帥 來主持。華國鋒同志說,你這個報告先不要寫,葉帥還要協助我處理國內問題,軍隊的事情你還要繼續管一下。」葉劍英輔助華國鋒,純粹從大局出發,從黨的千秋 大業著想,沒有夾雜半點私心。端掉江青集團后,面對一片歡呼聲,葉劍英異常冷靜和謙虛。每當人們向他豎起大拇指的時候,他總是將勝利的功勞歸於黨和人民, 從不誇耀個人的作用,特別令人敬佩的是,當黨內外一些領導人要求葉劍英主持黨中央工作時,他總是婉言謝絕說:「我是軍事幹部,搞軍事的,如果那樣做,不就 讓人說是『宮廷政變』嗎?」當然,葉劍英根據毛澤東的交代,在宣傳華國鋒方面也有些過頭的地方。不過,查閱有關史料,也可以看到,在黨和國家領導人中,不 僅是葉劍英一個人說了過頭話。其他領導人也同樣說了過頭話。
事 實上,這些文章、報告反映出當時全國人民對華國鋒的熱愛和信任,人民群眾熱切希望華國鋒帶領自己走出「文化大革命」的災難,開創新的局面。那麼,華國鋒能 否承擔起歷史的重託,不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呢?1976年,華國鋒5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在粉碎江青集團的鬥爭中有功,也試圖結束「文化大革命」 造成的混亂。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始終未能跳出「文化大革命」「左」的錯誤的框框,未能把握住歷史發展的契機和時代發展的脈搏,因而不可能開創一個新的時 代。葉劍英與華國鋒開始了漸行漸遠的歷程。

葉劍英同華國鋒發生了分歧,尤其是關於鄧小平復出和平反冤假錯案、「兩個凡是」、真理標準討論、「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發生了原則性的分歧。
在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華國鋒在真理標準討論和「兩個凡是」的問題上做自我批評,還針對有人對他搞個人崇拜提出的批評,作了回答,表示今 后「不要宣傳我個人」,向上和下發文件的抬頭「不要寫華主席、黨中央,只寫黨中央就可以了。也不要提英明領袖,稱同志好」。希望文藝作品多歌頌黨、歌頌老 一輩革命領袖與工農兵英雄事迹,不要宣傳我個人。
華 國鋒的能力、經驗和水平,特別是「左」的思想決定了他未能與時俱進,而且總以堅持錯誤的立場觀點開始,以無可奈何接受批評告終。華國鋒這個被動轉變的過 程,也是華國鋒被不斷否定的過程。1980年8月全國人大五屆三次會議,根據中共中央建議,決定華國鋒不再兼任國務院總理。同年11月10日至12月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和批准了向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人事更動方案,同意華國鋒辭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長葉劍英發表講話

「我確實把他當做『後主』」看待了
  
細心的讀者會有疑問,為什麼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要開25天那麼長的時間呢?原來要說服華國鋒承認錯誤和要他辭去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職務都需要一個過程,這次會議也因此連續開了9次會。
葉 劍英對會議的圓滿成功起了任何人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針對華國鋒過多的辯解,葉劍英說:這次政治局會議確實開得很熱烈。華國鋒同志犯錯誤,我也是有責任 的。當初剛剛粉碎「四人幫」,我的頭腦里也有愚忠愚義思想,有時明知華國鋒同志的意見不對,但給他提出來后,他一拒絕,我也沒有堅持,就這樣釀成這樣的局 面。所以,這種情況,我也有份。今天,我們繼續討論華國鋒同志在粉碎「四人幫」以來所犯的錯誤,這也是起草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分,不僅對華國鋒同志,而且對我,對每一個在座的同志,都是有重要意義的。他還說:「如果國鋒同志不願意承擔責任,那就由我承擔好了。所有中央這4年來的 錯誤都是我造成的,你們怨我,批評我都可以。我早就提出要辭職,今天在這個會上我再提一遍,我請求黨中央讓我離休。這是我雷打不動的意見。」經過葉劍英這 樣一說,華國鋒表示不再辯解,願意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接受批評。
葉劍英在發言中還做了自我批評,檢討自己在宣傳華國鋒中說過過頭話,作了過高的讚譽,有「周公輔成王」的封建思想作怪。
他 說:據《三國志》第三十五卷《諸葛亮傳》里記載,劉備在白帝城臨終託孤時,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後,諸葛亮並沒有照劉備 的話去辦,而是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毛主席臨終的時候說,我不行了,快完了。政治局的全體同志到毛主席那個房子,排隊一個一個見主席。那 時,他的心臟還沒有停止跳動,看完后,退回休息室。過了一會,護士又把我叫到主席面前。當時主席看了我一眼,說不出話來,我又退了出來,不久,主席心臟就 停止跳動了。當時我就想,主席為什麼要第二次叫我呢?還有什麼囑託(葉劍英講到此處,心情很激動,流下了眼淚。)我剖析毛主席在世時自己的心情,我確實把 華國鋒同志當做「後主」看待,儘管我自己精力不足,水平不高,還是想儘力扶助他。我對他還講過一些過譽的話,這是一種舊的封建思想在作怪,藉此機會,我應 作自我批評。葉劍英的這番話感動了每一個與會者,也感化了華國鋒。華國鋒聽了大家對他的批評以後,感到難以繼續擔任黨中央的最高領導職務,提出辭去中共中 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沙發
xu3331 發表於 2014-3-20 01:54 | 只看該作者
狗屁。翻來覆去劉備後主這類帝王將相的把戲,這就是所謂的  共產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