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在美國職場競爭不過印度人就兩個原因

[複製鏈接]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簡單快樂 發表於 2014-2-6 0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信人: sunlei777

一是,我之前說的,留在美國拼職場的中國人是中國人的中等馬,上等馬——真有那個
心氣兒、謀略和決心的,都回國打拚去了。同等水平的中國人,往上爬在美國容易還是
在中國容易?當然還是中國容易,而且現在做到中國大公司高管待遇不比美國大公司高
管差了,為什麼還非要在美國拚命呢?留下的都是沒有那麼大志向和執行力的,拼不過
印度人的上等馬。

二是,中國人確實缺乏在大公司做打工皇帝——也就是大公司高管——的文化積澱。中
國以前不重商,改革開放后商人地位提高了,但有本事的還是琢磨著自己創業,只把打
工——哪怕做到很高職位——看作某種為未來自己單獨乾的積累。再加上這幾十年的形
勢,自己乾的機會確實又很多。這就造成了中國人對所謂corporate culture是比較生
疏的,目標不明確,手段不嫻熟,還是把公司當成喝茶看報紙的國營企業或者埋頭工作
的科研院所了。相比之下,印度人幾百年前就給白人打工了——當年英國管理印度就是
總督雇傭一批印度高管的模式,對公司文化確實輕車熟路。

這兩條原因造成了在公司職場上中國人競爭不過印度人;不過,另一方面,創業當老闆
印度人可競爭不過中國人。中國本土企業比印度本土企業搞得好;同時,中國人在這邊
當老闆的也比印度人多。很多人可能就是開餐館、洗衣店、雜貨店,但掙得可不少。

0

主題

226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紫牛創造 發表於 2014-2-8 18:29 | 只看該作者
孫中山在挽救民族危亡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有著悠久的歷史和令人稱羨的傳統文化的中華民族卻是一盤散沙。而也正是由於一盤散沙,才導致中華民族屢屢地挨打,才導致中華民族屢屢地出現民族的生存危機。然而孫中山儘管發現了中華民族是一盤散沙的這種現象,但是卻沒有找到造成中華民族成為一盤散沙的根本原因。造成中華民族成為一盤散沙的根本原因,就是儒家學說所極力宣揚的實用主義加機會主義的人生哲學。就是由於實用主義加機會主義的人生哲學的盛行,才不僅造成了中國人只顧追求個人物質利益的最大化而使民族成為了一盤散沙,而且更造成了許多中國人因為沒有真正的精神信仰併產生了強烈地投機心理而貪生怕死、特別是極易為物質利益所引誘而選擇當漢奸。  
中國儒家式教育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培養更多的阿Q,更多的范進,更多的孔乙己,更多的閏土,更多的楊二嫂,更多的假洋鬼子,更多的腦     … 殘,更多的侏 … 儒,更多的抑 郁 症 患者,更多的冷…血…動物,更多的葯 ……家… 鑫式的暴   徒……培養出來這麼多相互殘害的貨色,對人民百害無一利,對封建統治者最好,這一些貨色不會造…反!

從表面上看,中華民族的挨打是因為漢奸,亡國是因為漢奸,而深沉的原因則是由於儒家學說的毒害才造成的。而一個民族一旦選擇了儒家學說的實用主義加機會主義的人生哲學,就必然會因此而喪失正義與正氣,就必然會產生強烈地投機心理而造成民族性格的弱化,就必然會導致整個民族成為一盤散沙。
儒家就是儒犬,是為了皇帝服務的虛偽君子的代名詞!滿嘴滿篇仁義道德,全心全意吃喝嫖賭,天天呼喚禮義廉恥,時時不忘坑蒙拐騙,
  
一兩句說不清楚,有些詞發不上來,詳情可百度 新浪博客 文有第一

http://***/s/blog_61cf4c430102e0yx.html
在我國的歷史上,民族的性格一旦弱化之後,接下來的必然就是挨打,必然就是王朝的興衰更替。許多原本非常強悍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後,只要接受了儒家學說,就必定又要挨那些繼續留在塞外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打。金滅遼,蒙古滅金,滿洲則更是將蒙古、中原、西域、西藏一齊攬入了囊中,我國歷史的發展規律就是如此。

  如果說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中,六個星期里就屠殺了三十多萬中國人而很少遇到抵抗,其中還有武器裝備方面的因素的話,那麼在「揚州十日」中,揚州人十天之內就被手持大刀長矛弓箭的滿清軍隊屠殺了八十多萬,那就則純屬是性格上的原因了。性格越是弱化的人,投機的心理也就越發地強烈。投機的心理越是強烈,乞求的表現也就越發地突出。

  許多中國人一貫乞求佛祖保佑、乞求觀音菩薩慈悲、乞求貴人相助、乞求強盜發善心的習慣,就是由於民族性格弱化后才形成的。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因為乞求強盜發善心而造成的民族災難比比皆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46
3
dengcalvin 發表於 2014-2-9 10:00 | 只看該作者
我總結的2點和你不同:

一是語言優勢,這個作為管理人員往上爬很重要,尤其是爭功諉過的時候,需要語言藝術,印度人英語基本是母語,中國人在很多時候只能幹瞪眼,要不就是聽不懂別人話裡有話,要不就是說出來的話太不含蓄,讓人覺得在赤裸裸的爭功和委過 。

二是文字功夫,中國人的意識中,成功是看結果,所以中國人重視把事情做成,而不重視紙面上的功夫,所以有功勞也不顯,因為你順順利利把事情做了,平時也不向老闆勤快彙報,老闆不會覺得這個事情有多了不起,你有多大功勞。 而印度人信神的,拜神的非常在乎儀式,而不在乎結果。所以印度人幹活的特點,就是過程華麗得一塌糊塗,不斷給老闆各式各樣的報告書,顯得非常的勤快,有序和能幹。因此就算最後結果亂七八糟,但老闆看來,失敗了,事情太困難,他們有苦勞。成功了,事情這麼困難他們都做成了,有功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38

帖子

857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7
4
峻山 發表於 2014-2-27 21:01 | 只看該作者
dengcalvin 發表於 2014-2-9 10:00
我總結的2點和你不同:

一是語言優勢,這個作為管理人員往上爬很重要,尤其是爭功諉過的時候,需要語言藝 ...

這個有見地,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