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爭奪烏克蘭 美俄各出奇兵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4-2-26 15: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多維】 -   2014-02-26   
  伴隨著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出逃,烏克蘭示威告一段落,但此前相互角力的美俄雙方的爭奪卻才剛剛開始,在俄軍封鎖黑海艦隊基地並準備進佔克里米亞之際,美國要人也飛進大亂之後的基輔推動新一輪大選。
  美國對於烏克蘭事件曾多次表態稱「選舉誰當領導,這是烏克蘭人民自己的事情」,國家安全顧問賴斯(Susan Rice)在出席電視節目時更稱俄方如試圖以軍事手段恢復「親俄政權」,那麼莫斯科將會犯下一個「嚴重的錯誤」,但在獲悉亞努科維奇政權倒台之後,美方即稱希望在「很短的時間內」,看到烏克蘭減少暴力事件、舉行總統大選。
  就在24日,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在接受記者有關烏克蘭局勢問題時更指出,在以派亞特(Geoffrey Pyatt)大使為首的美國團隊仍在烏克蘭展開行動之際,副國務卿伯恩斯(William Burns)亦將在25日至26日間飛赴基輔。
  據普薩基介紹,伯恩斯在基輔的兩天之內將與烏克蘭的各界要人展開會晤,其中即包括烏克蘭政界、財經界及部分草根群體代表,伯恩斯此行試圖「緩解」(de-escalation)烏克蘭社會在政局轉換期間的安全局勢問題。美方還要推動(pushing)「憲法改革,建立聯合政府」與「提前舉行大選」等措施。由於烏克蘭方面原計劃在5月前後舉行這一選舉,美國對於烏克蘭此次大選的出力甚多亦可見一斑。這也顯得此前「局外中立」的美國竟大有拋開歐盟大舉展開行動的意味了。
  與此同時,儘管與俄當局接觸過密的亞努科維奇已率親隨遁走,俄方在烏克蘭境內似乎暫無代理人,但據烏克蘭媒體披露,俄羅斯黑海艦隊已經下令控制進出塞瓦斯托波爾港的船隻。烏克蘭還將遭遇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俄羅斯財政部長更表示,在烏克蘭新政府和經濟政策形成之前,俄羅斯不會購買烏克蘭的債券。加之目前俄已經召回駐烏克蘭大使,黑海艦隊駐克里米亞的基地也已停止休假並進入戰備狀態,俄羅斯面對烏克蘭局勢顯然已經放棄幻想而準備打仗。

  部分克里米亞地區的俄裔人士已開始尋求武裝,另有示威者高舉俄羅斯國旗,要求回歸
  歷史顯示,從第聶伯河沿岸包括克里米亞半島的大片廣袤區域曾是帝俄時期的軍事要地,俄羅斯在歷史上更曾為維護自身在黑海及近東利益圍繞該地區在241年間進行過12次大戰,並以數百萬士兵生命的代價奪取了大片土地。但隨著蘇聯時期政策的調整及領土變遷,俄羅斯不僅最終在蘇聯解體期間丟失了第聶伯河右岸的膏腴地區和工業地帶,更喪失了曾兩度遭遇戰火洗禮的克里米亞半島。這對於渴求出海口的俄羅斯而言不啻為巨大損失。
  目前,烏克蘭東南俄語區的數千名議員已前往東部重鎮哈爾科夫就烏克蘭前途展開會議,對此,列席大會的俄羅斯國家杜馬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即稱「烏克蘭東南各州與克里木議員大會的與會者支持維護國家的統一」。 但是,烏克蘭東部第聶伯河右岸俄羅斯族裔聚居區的高漲民氣已成為了普京(Vladimir Putin)當局可以利用的有力武器。就在24日,克里米亞的刻赤、塞瓦斯托波爾等城市掀起了大規模示威集會。示威者高舉俄羅斯國旗,要求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
  此前,曾有俄匿名高官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暗訪時披露了俄方的意向,此人指出,假如烏克蘭分裂並爆發內戰,俄軍就會迅速進佔並「保衛」克里米亞。克里姆林宮智囊戈拉濟耶夫(Sergei Glazyev)亦表示,俄羅斯支持克里米亞地區要求獲得更大自治權的要求。
  於是,儘管基輔的遊行示威(Euromaidan)已經隨著拳王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和前總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等人徹底走上前台而告一段落,但是,俄羅斯與美國已經面對基輔的亂局各自採取了緊急措施。儘管在21世紀已不太可能出現類似於19世紀瓜分波蘭那樣的局面,但伴隨著美、俄雙方的對峙,俄羅斯奪回「小俄羅斯」的意欲頗有圖窮匕見之相,而新一輪鐵幕沿第聶伯河降下的可能性也已越來越大。  (茅岳霖 撰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