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八類人說:我在三四線城市 完全待不下去了(組圖)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4-2-26 1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吃貨一號 於 2014-2-26 13:35 編輯


  


  選擇在北上廣死磕,被擠得像沙丁魚?還是選擇在老家當鹹魚,日復一日?實際上,中國的每個角落都在上演著逃離與逃回的戲碼,北上廣和三四線城市儼然變成了一座座的"圍城"。

  那麼,究竟哪幾類人在三四線城市完全待不下去了?你也在逃離小城市嗎?

  

  1、非官二代

  家在烏魯木齊的王遠成,家境雖然不錯但並非官二代。他的母親就曾很認真地找王遠成談心,要他學會溜須拍馬。

  王遠成說,"在這裡,你努力上進根本沒用,因為誰該受到重用和提拔就是領導說了算,人脈和後台就是一切,讓人沒有繼續待下去的慾望。"

  

  2、非富二代

  重慶的丁家易在北京讀研畢業后回到老家,待了兩年實在無法忍受,又跑到上海去找工作。

  他說,"小城市工資太低,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家裡有點產業、『資源』,買房、還貸、養老的壓力讓人根本喘不過氣。"

  

  3、有抱負、有夢想的人

  25歲的吳岩汐是北漂大軍中的一員。他說,在他父母看來,在浙江某三線城市家鄉的銀行謀得一份工作,既高薪又體面,但他果斷拒絕了父母的提議,"很無聊,一輩子看得到頭。"

  提及去北京的理由,他說,"北京是個可以看到中國未來變化的地方。"

  

  4、某些特定專業的人

  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壟斷著相關產業設計、金融與高層管理資源,三四線城市並沒有那麼多對接高學歷人才的崗位和機會。

  比如來自肇州的莫黛文,是一名外語學院的畢業生,她選擇上海更多考慮的是職業需求和社會生活。"我大學修的是德語,老家基本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縱有一身本事也沒有機會施展。"

  

  5、追求自由、獨立的人

  來自西安的劉采萍已經27歲了,她說自己每天的生活都在父母、親友的時刻關注下,"你小學同學大半兒都結婚了吧?你六叔單位里最近來了個大學生,約來吃飯看看?"

  這種殷切的慰問在耳邊天天響起,她已經完全待不下去著手奔赴北上廣找工作了。"離開西安,至少能讓我過得更自由一些。"

  

  6、追趕潮流、小資生活的人

  小琳從老家考到上海某所大學,一放暑假就常常抱怨,"住在三四線城市,是可以看到全國同步上映的電影,但想看演唱會、話劇和音樂劇基本就沒可能。更不用提草間彌生老奶奶的精神病世界,幾米世界的角落特展等等。"

  

  7、朋友圈在大都市的人

  來自江西的李建華如今還在老家,"我現在連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找不到,大學同學基本都留在北京了。我實在難以理解,為什麼身邊的同齡人要說著'親,在哪兒高就?''啥時候掙錢買房娶妻生娃?'我很想找回原來的朋友圈。"

  

  8、嚮往世界中心的人

  披頭士主唱列儂當年曾被問到為什麼一個英國樂隊卻要到美國發展,列儂的回答是:"在古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哲學家和詩人都要去羅馬,因為那裡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今天要來紐約,因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

  林曦也和當年的列儂一樣,作為合肥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他對未來滿是憧憬,"我想趕緊離開去大城市上學,最好是上海。我想看看南方是什麼樣子,中國的經濟中心是什麼樣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