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普京為何對烏克蘭危機保持沉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4-2-25 1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政權推翻容易,國家重建太難。深知其理的俄羅斯,在烏克蘭變局的緊要關頭,敦促歐洲國家為簽署的廣場「停火」協議負責,之後便了無音信。

總統官邸被佔領,前總理季莫申科從獄中走向廣場,亞努科維奇下落不明,總統被罷免,大選日期公布……一連串的大事發生,強勢的俄羅斯一聲不吭,這到底為什麼?

沒錯,俄羅斯一直把烏克蘭作為自己「歐亞國家聯盟」的核心成員對待,也想維護亞努科維奇政權,與歐盟國家不妥協、不退讓,堅決抗拒。但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態度,不是人們猜測的那樣,一味向西擴充俄羅斯的影響力,而是降低烏克蘭掌權者的無能所帶來的國家治理混亂和長時間的動蕩。

一個直觀的現象可以印證俄羅斯和歐洲對烏克蘭變局的不同。在歐洲媒體上,烏克蘭年輕人的革命激情和防暴警察的堅決抵制,是電視畫面的焦點。

而在俄羅斯媒體上,反對派襲擊警察,搗毀建築,滿街的垃圾和混亂的爭鬥,是新聞攝影的主題。這是一枚「革命硬幣」的兩面,合起來才全面。從俄羅斯的視角看,動亂必須制止,在變成廣場火光之前。

嘗過苦頭的俄羅斯,很清楚街頭革命產出的除了混亂,什麼也沒有。當一個虛弱的政權一步步退讓,外部勢力就會藉機侵入,直到顛覆政權。在普京心目中,西方不具有建設性,只會以其所謂的軟實力實現政權更替,而不會給予實際的經濟援助,留下一個爛攤子還要烏克蘭人來自我收拾。

因此,當歐洲的三位外長到基輔煽風點火,要撮合執政者和造反者簽署和平協議,俄羅斯立刻派人前往攔截。當發現自己影響力有限,無法阻止烏克蘭人的激情和衝動,只好沉默。

俄羅斯的不動聲色,還在於亞努科維奇是「扶不起的阿斗」。在普京眼中,亞努科維奇和被捕入獄的前總理季莫申科,都是寡頭的代表,他們在思謀以權謀私,以政謀勢,而不是領導國家走出的困境的政治家和戰略家。

2004年他曾到烏克蘭為亞努科維奇站台,但發現此人靠不住,當然以失敗告終。他能與前總統尤先科及前總理季莫申科打交道,是想給親西方的政權一個機會,起碼能把國家穩定下來,走上發展的正道。但是,兩位「新秀」並沒有此能力,沒有振興國家的遠大抱負。

俄羅斯對烏克蘭變局不動聲色,並不意味著不動腦。現在血色革命以定勝負,烏克蘭的重建還沒邁開步伐。俄羅斯在沉思默想,烏克蘭的前途何在?這個國家會不會持續動蕩?如果東部俄語區的民眾要求與烏語區分治分裂,俄羅斯該如何應對?革命中湧現出的新領袖,能控制今後局面嗎?

俄羅斯不希望烏克蘭動蕩,動蕩的煙火必然燒到本國,讓自己打噴嚏。俄羅斯在觀望,在研判,在部署,他們知道烏克蘭的政權變更不會就這麼草草了事,需要有系統的攻守策略。莫斯科在思考,普京在籌謀,深思熟慮過程中不需要大聲發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