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江青與軍統崔萬秋不可告人的一段往事 !(轉)

[複製鏈接]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4-2-25 1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邱行湘永遠記得1959年12月4日那天,他拿到了盼望已久的「特赦證」,作為第一批被釋放的國民黨戰犯,他下一刻的身份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七天後,十名獲釋戰犯在中南海西花園見到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你們下一步的志向是什麼?」周恩來問。志向——在這些人看來,原本戎馬倥傯的抱負在成為戰俘那天就戛然而止,經過十年思想改造他們最想做的就是解甲歸田,從此與世無爭——杜聿明說他要當木匠,楊波濤表示他更傾向做一名農民,而邱行湘自嘲有使不完的力氣,可以當一名搬運工。

  「你們的志向很好,但別忘了你們都是歷史的見證人,有義務和責任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以示後人,歷史有正面和背面,它不光為勝利者擁有,沒有背面也就沒有正面。」周恩來微笑著說。邱行湘一行人對總理的話頗感意外又摸不著頭腦,周恩來繼續說他打算在全國各省市政協所轄的各個專家會中,增設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在這個委員會下面設立文史專員辦公室。「你們的職位就是文史專員,身份就是國家幹部」。周恩來揮了揮手說。從戰犯到國家幹部,從「將軍」到「文人」,這樣的角色轉換讓邱行湘們既驚喜又惴惴不安。

  1966 年那個春天,文強站在高牆之下目送著第六批獲釋人員背影,久久不願離去,原國民黨中將方靖回望到這一幕,忍不住再進功德林,與文強相擁而泣。「好飯不嫌晚,有可靠消息說我將於明年獲釋。」文強反倒安慰起方靖來。事實上,文強的內心是很焦急的,在第五批特赦戰犯名單里沒有他的時候,有人就建議文強:「唯一辦法是給表哥毛澤東寫信。」文強冷冷一笑:「他要想救我,我就不會進來了。」兩個月後,「文化大革命」開始,文強的「特赦夢」徹底破滅。失去精神支柱,文強整日萎靡不振,神經衰弱,而他的改造地點也搬到了燕山腳下的秦城農場。

  1968 年,曾獲特赦的原國民黨天津警備總司令部中將總司令陳長捷因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與妻子雙雙自殺。當邱行湘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心如刀割,上海其他獲赦人員告訴邱行湘,陳長捷離開這個世界的前夜,紅衛兵衝進他的房間舉鞭就抽。陳痛得滿地打滾,而他體弱的老伴根本無力制止,只好跪地求饒,凄楚的哀鳴聲換來的卻是紅衛兵的大笑。等紅衛兵揚長而去后,一直咬緊牙關、汗如雨下的陳長捷撕心裂肺喊道:「毛主席啊毛主席,我在監獄呆得好好的,你為什麼要放我出來啊!」

  作為1960年第二批戰犯特赦人員,沈醉卻在此時「二進宮」,這位原國民政府國防部保密局雲南站站長,深得戴笠信任。當逮捕他的汽車路過功德林時,這裡已經夷為平地,沈醉此時尚不知道未獲赦的戰犯已經轉至撫順,他有些惴惴不安:尚未獲赦的戰犯看見自己會如何作想?倘若地下有縫,他會鑽進去的。清晨時分,汽車駛進了秦城監獄,沈醉被安排在單間,這是專門囚禁國家級要犯的地方,「還升級了」,沈醉自嘲,但是他想不通,自己犯下了怎樣的彌天大罪,可是一連好多天,都沒有人審問他。終於在半月後,審訊室大門為沈醉打開,氣氛神秘,主審問:「在你所寫《我所知道的戴笠》中,你提到軍統直屬通訊員崔萬秋這個人物,他和什麼人來往最密切?」

  沈醉立刻明白主審的「用意」,崔萬秋的公開身份是上海《大晚報》副刊《火炬》編輯,經常寫吹捧演員藍萍的文章,作為投桃報李,藍萍自然是崔萬秋家裡的常客,而藍萍正是擔任中央文革小組組長的江青。多年後,沈醉在回憶這件事情時感嘆:「一生中我做過的最聰明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四人幫幫凶的刑訊逼供下,沒有承認認識與崔萬秋有密切關係的人,事後我得到確切消息,當時的公安部部長謝富治,為了要討好正在企圖篡奪黨權的江青,還下條子要槍決我。」黃維倔強如牛,始終不肯「認罪」。這位原國民黨中將是很多人眼裡的「書獃子」,在「改造」的27年中,唯一的樂趣和追求就是發明永動機。

  1975 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對全體戰犯的特赦令,黃維代表最後一批特赦人員,宣讀了致毛澤東主席的感謝信,這不是他本人所寫,倒也讀得朗朗上口,當他讀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放下講稿,即興演講起來:「我知道大家對我發明永動機微詞甚多,我之所以要發明永動機,就是要把三年內戰的損失奪回來,以補償罪孽之萬一,這有什麼不好啊!」讓黃維沒有想到的是,現場掌聲雷動,在接過特赦證填寫決定去向時,黃維堅定地說:「我唯一的願望就是定居大陸。」

  1989 年,黃維在全國政協七屆會議期間不幸病逝,他的手裡,還有一份「儘快落實好原國民黨中下級軍官政策」的未交提案,特赦后很多曾經的國民黨戰犯都成了政協委員。1981年5月27日,杜聿明逝世,在臨終前他拉著妻子曹秀清的手艱難地囑咐道:「我死後你哪裡也不要去,共產黨待我不薄,出去會招人話柄。」讓曹秀清傷心欲絕的是,當她發電報給台灣當局負責人蔣經國,請求他允許在台子女返陸奔喪時,遲遲得不到迴音。這讓曹秀清心寒之極,最終他等來的是周恩來夫人鄧穎超的慰問。在杜聿明葬禮上,鄧小平的眼圈紅了,當年淮海戰場上的兩個老對手,恩仇都化作歷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1: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