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慾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4-2-13 15: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慾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1)
  佛經上將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稱爲欲界,欲界的顯著特徵就在一個「欲」字上。那麽何爲欲呢?欲就是生命內在的希求。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體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慾望。
  我國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在《柳河東集》中寫過一個寓言《蝂傳》,揭示了慾望過多,必定會遭受無限苦果的道理:
  蝂形體比蝸牛要小,自己沒有殼,是一種天生喜愛背東西的小黑蟲子。它在爬行時不管遇到什麽東西,如吃剩下的食物或沙粒、草葉等雜物,總是抓取過來放在背上,繼續前行。於是,東西愈壓愈重,即使非常疲憊它也不會放棄。它的背很粗糙,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有時候背上的東西太重,越積越沈疲勞到了極點,也不肯放下,兩只後腿就摟著背上的東西,走路時一搖一晃的,累得半死。
  有一天,它在爬行的路上發現了蝸牛的殼,覺得可以用來作爲自己的房子,以後不用擔心風吹日曬了,就背在了背上。
  爬了沒多遠,又發現一個更大更漂亮的蝸牛殼,又捨不得丟下原來的,怎麽辦呢?就兩個一塊背著。但兩個又不好背,就用了很多唾液、鼻涕、眼淚黏合在了一起,繼續走路。沒走出多遠,又看到一個更好的,又捨不得喜新厭舊,於是又用眼淚、唾液將它黏合在一起,繼續前進,如此一來它被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有人見它如此辛苦的樣子,心生憐憫,就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像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導致跌倒,最後摔死在地上。
  無獨有偶,在泰國有「壓死大象的最後一根稻草」的故事,身大力不虧的大象過去是泰國運輸的主要工具,它力大無窮,背負千斤而輕松自如,給它馱物時常常一開始成百上千斤它不在乎,只要未到它的生理極限,它就能釋放壓力,也就是它有休息的機會,能健康長壽地活下去。但一旦它已經不堪重負,馱物超過了它可以承受的壓力極限的臨界點,這個時候只要在它身上再放一根稻草都有可能使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地而死亡。
  人是萬物之靈,按理說,不會犯下像蝜蝂這類低等動物所犯的錯誤,但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扮演著蝜蝂的悲劇角色,不斷爲自己的人生做加法。每個人從出生起,從赤身**,從一無所有,從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就開始了加法的人生,各式各樣的東西、各式各樣的名號開始添綴我們的生命。似乎身上擁有的東西越多,就越富有、越幸福,到頭來呢,卻把自己弄得不堪重負、身心俱疲。
  人們常說「貪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心永遠不能滿足,貪心太重,就像蛇一樣,想把一頭大象吞掉。想想蛇吞象的樣子,會是一種什麽感受——咽不進,吐不出,要多別扭有多別扭。什麽都想要,最後可能什麽也得不到,反而一輩子將自身置於忙忙碌碌、患得患失之中。這樣活著,未免太累!
  有一個居住在窮鄉僻壤間的農夫,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平淡的生活,雖然日子不算富裕,但卻過得逍遙自在。
  有一天,他在地頭勞作時偶然挖到一個價值連城的金羅漢,發了大財,鄉親們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眼光,他當然十分得意。可是過了不久,這個農夫卻變得鬱郁寡歡,整天心事重重,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原來,他總是擔心有人覬覦他的寶貝,睡覺時也把它抱在懷裏。而且,他還想:「羅漢應該是十八尊,我只挖到一尊,還有十七尊不知在什麽地方?要是那十七尊羅漢也能歸我所有,那該多好啊!」
  慾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2)
  在沒有得到金羅漢時,這個農夫雖不富有,但過得悠閑自得,其樂融融。可是在挖到金羅漢後,如獲至寶的他反倒吃飯沒胃口、睡覺也不安穩了,生活也沒有以前快樂了。這就是慾望膨脹造成的痛苦。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上演著類似的悲劇,似乎以往任何時候都沒有像今天的人們這樣物慾膨脹。他們並不因爲豐富的物質環境而感到滿足,而是處在不斷向外的追求中,要豪宅、要名車、要穿金戴銀、要年入百萬,權位高點再高點,俸祿多點再多點,事業更盛,愛情更美,家産更厚,加,加,加……貪得無厭、永不滿足。這些無盡的慾望就像一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一點點吞噬著人們的心靈,舊的慾望填滿了緊接著新的慾望又産生了,直到有一天這些身外之物成爲他們的沈重負擔、吃盡苦頭,以致爲此而鋃鐺入獄或累死在追求「物」的病床上。這正是現代人覺得生活不幸福的原因所在。
  慾望強的人表現之一就在於擁有強烈的佔有慾。欲壑難填的人,總是忘記自己已經擁有的,而去追求未有的:擠公交太累了,還是打的省事;開QQ車太沒檔次了,明兒換輛寶馬;臺式電腦太笨重,還是換個筆記本電腦好;有了點小錢,給家裏的電視更新換代,最好還是大屏幕液晶的……總之,不管別人有沒有,我得有。如果一個人擁有過多的慾望,就會貪心地去攫取、佔有和掠奪,一旦不能隨心所願,就必然會産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慾望過多,痛苦也越多,當不堪重負、心力交瘁時,就有可能會在悵惘、憤懣和失落中沈淪下去。
  慾望強的人除了佔有,還愛慕虛榮,喜歡比較攀比。豪華紅白喜事生日宴,企業舉債買車充門面,看著人家紅火鬧「紅眼」……如今虛榮攀比成了「社會病」。爲面子,爲炫富,怕人瞧不起,怕人說閑話,總要挖空心思把自己打扮得風風光光:你一個月掙五千,我得掙一萬,我得比你有本事;你烤田,我就得開阿爾法,我胰你顯得有身份;你結婚花十萬,我就得花二十萬,不能讓人家說小氣;房子你買兩室兩廳的,我得買三室的,我不能落後於你……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消費水平經常會超過甚至大大超過自己的購買或者支付能力,把自己弄得負債累累,家裏天天開戰,還造成大量的社會資源被浪費。
  盲目攀比、比較的社會風氣又會導致激烈的競爭。競爭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人們潛在的力量,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但嚴酷的競爭又使人們不得不活得更累、更辛苦。例如爲權者費盡心機弄了個科長的位子,往往會想如何再高攀一層,從無名小卒一直競爭到副職到正職……爲了自己的權力慾望上躥下跳,左請右送,前遮後擋,絞盡腦汁讓自己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他是痛苦的!
  人們不斷地佔有、攀比、競爭,無非是想過上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但有得必有失。你可能財富得到了,事業得到了,名聲得到了,享樂得到了,但輕松的心態卻失去了,相應的自由也失去了,甚至於最後孜孜求得的幸福也失去了。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沙發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2-14 01:27 | 只看該作者
慾望也是生命之源,這才是主要的。無欲無望,自已了結吧。你只是在宣揚不要這種慾望,卻要那種慾望而已。要輕松就得去煩勞,都是慾望帶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3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2-14 01:38 | 只看該作者
原來你是班竹,多有得罪,你不會像家園的那些班竹把!動不動就封口。跑來討論討論,不然就和他信一樣了,成了自寫自看版了。看看家園,八戒不出現就大不如以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4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4-2-15 14:44 | 只看該作者
不斷地佔有、攀比、競爭,無非是想過上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但有得必有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5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2-16 00:52 | 只看該作者
開心樹 發表於 2014-2-15 14:44
不斷地佔有、攀比、競爭,無非是想過上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但有得必有失。 ...

為什麼想做善事就不叫慾望呢?見小孩餓得哇哇叫,就給他點吃的就不是慾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主題

389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6
renee209 發表於 2014-2-16 14:11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2-16 00:52
為什麼想做善事就不叫慾望呢?見小孩餓得哇哇叫,就給他點吃的就不是慾望? ...


1,為善,而不作為善想。
2,一切隨緣,有能力,有機會,就作善事;沒有能力,沒有機會,就不作。不強求。
1+2這就不是慾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7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2-17 07:00 | 只看該作者
renee209 發表於 2014-2-16 14:11
1,為善,而不作為善想。
2,一切隨緣,有能力,有機會,就作善事;沒有能力,沒有機會,就不作。不強求 ...

越加越多就有了欲。為善就有欲。所謂善有善報的說教就是引欲,你是否說行善是與已無關?我想不是的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主題

389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8
renee209 發表於 2014-2-17 07:33 | 只看該作者
行善:
1,可能來自以往累劫累世的習氣,和善根。
2,開始學習行善是為了自己能離苦得樂
3,其結果可以讓我們離苦得樂
4,但是不能讓我們最究竟地離苦得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