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賣淫女為何成了哈佛優秀畢業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2-11 0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2月03日10:31  新浪教育

  美國哈佛大學一名畢業生新出版的自傳《就此解放》一書最近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出生在極端正統猶太教家庭的女子文森,由於未成年時與男人談情說愛被視為違反教規而被逐出家門、17歲開始自謀生路,她有過濫交的歷史,也曾多年靠賣淫維持生活。是什麼最終拯救了這位女孩?答案令人感到欣慰:教育。在極端正統猶太教家庭女孩子不能上大學的離奇傳統中,文森最終進入了大學,後來更獲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寫下了一段靠自己改變人生命運的傳奇故事。

  文森的父母共生育了11個孩子,文森排行第五。文森的父親是一所猶太教堂的牧師,他對家中的孩子設立了嚴格的猶太教規定,不允許女孩上大學和成為猶太學者,而男人在家中和社區則具有絕對的權威。一個女孩一生中的兩個重要目標是:一是謙卑二是服從父親和丈夫。為了達成這兩個目標,女孩子必須在穿衣上按規則辦,穿襯衫扣子必須扣到頸項、所穿衣服的袖子必須過肘部,裙子要過膝,不能戴飾品,緊身衣服是被禁止穿的。女孩子要避免與未婚男人講話,至於唱歌和大聲講話也會被人皺眉頭。這是文森家庭信奉的極端正統猶太教的規矩,他們認為這樣女孩子才能保持好名聲,也是找到一個好丈夫的基礎。如果女孩子在婚前有性行為,那就了不得了,就會被視為娼婦,沒人會要。雖然文森最初對宗教也是充滿熱情,但這架不住青春期少女的懷春之情,包括對異性和性的好奇。

  16歲那年,文森給一個朋友的哥哥寫信,然後互吐愛慕之情,他們質疑宗教下女性在社區的作用。文森的父母後來發現了女兒和男友的通信大為震驚,流言蜚語在社區也飛快的傳播。文森被社區戴上了壞女孩的標籤,文森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壞女孩,只是對男女情感好奇,而這種「邪惡」的慾望摧毀了自己。文森曾向母親表示,她想上大學,但得到的回答是:你是不是精神有病哇。


  17歲那年,文森買了一件緊身毛衣,結果這更犯了忌諱。為了不影響其他女兒找對象,父母在她17歲時將她送到紐約布魯克林,為她支付了一個月的房租,然後的日子就由文森自己去謀生。文森找了一份辦公室文員的工作,但是按小時配的最低工資,這樣微薄的工資根本無法維持在紐約這種大城市的生活開銷。而且在極端正統猶太教的教育下,文森根本不知道如何與男人打交道。從與世隔絕的正統猶太教生活來到紐約,文森無所適從,初夜遭強暴后,她自問:「這就是性嗎?」她經歷了多段糟糕的感情,也嘗試服藥及割腕自殺,後來還被送進精神病院。由於失去童貞就被教徒視為娼妓,文森知道父母家是再也回不去了。為了生存,文森開始援交,也就是找人包養。文森在報紙上登廣告,想包養她的男人還不少。文森先挑中了一名律師,但後來又分手。

  從21歲起,文森開始充當妓女。在接下來幾年,文森維持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出賣自己的色相。生活的實踐讓文森意識到,她墮落了而且沒有幸福。混亂生活中,教育是唯一救贖,而教育也最終救贖了文森。文森申請布魯克林學院被接受而且還獲得了獎學金,學校一位教授鼓勵她發表對各領域的意見,建立自信。大學畢業后,文森又報考了哈佛大學的研究生,最終被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錄取並獲得全額獎學金。文森以優異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后,不僅在職業上有發展,而且找到了自己的心愛的人,如今育有1女。文森說:我堅信,所有的人應當有自我決定生活方式的權利,能在人生旅程中倖存,過自己選擇的生活,我每天都為此深深感激。文森的故事是一個地地道道烏鴉變鳳凰的故事,它告訴人們,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成為「壞人」,即使是做了妓女,如果真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路就在自己的腳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3: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