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五
這個春節,我家最受歡迎的肉菜當屬白切羊肉——醬香濃郁,風味別緻。話說我前後做了三回白切羊肉,貌似每次只吃了幾片,就不曾見到了。我們家的白切羊肉除了拿來宴客外,就全部被打包帶走了。昨天,同學聚會,本想自己吃的羊後腿也貢獻出來,給同學嘗鮮了,得到好評一片,滿足了我小小的虛榮心。
【食材】帶皮羊肉5斤或羊後腿3隻、八角5顆、桂皮5g、陳皮5g、花椒10g、南姜50g、清水2000ml、生抽200g、料酒50g、白糖30g、鹽10g
【做法】
1、挑選帶皮羊肉,最好選羊脖子或者羊後腿部分。
2、洗凈,冷水下鍋,不蓋蓋子大火煮開以去除膻味。
3、取出羊肉。
4、準備各種香料(八角、桂皮、陳皮、花椒),做成香料包。
5、南姜洗凈,切開。
6、將香料包、南姜加水煮開,加入生抽、料酒和白糖即成滷水。
7、將羊肉放入。
8、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約煮1.5小時-2個小時(若羊肉無法完全浸泡在湯水中,間中必須翻面)
9、轉大火,加入鹽調味后,熄火;讓羊肉繼續浸泡在湯水中3個小時以上(同樣的若羊肉無法完全浸泡在湯水中,間中則必須翻面)。
10、撈出羊肉,讓其風乾水分。
11、切片裝盤。
12、即可食用
【小五食記】
做白切羊肉,我喜歡選用羊後腿和羊脖子,羊脖子肉多一些,羊後腿的肉雖少一點但肉質更緊密更有嚼頭。用羊脖子,小火煮1.5小時左右,羊後腿的時間久多一些,大概約為2個小時。
做好的羊肉,做天氣比較冷,室溫保存兩三天沒有問題,若天氣熱則要放進冰箱冷藏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