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美院女生嫁老外為何要找周恩來特批?(圖)

[複製鏈接]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4-2-7 0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70年代中央美院女生嫁老外為何要找周恩來特批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的思想觀念仍很保守,人們與外國人打交道慎之又慎。然而,一個十七八歲的中國姑娘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勇敢地愛上了一位外國留學生。為了這一段美麗的感情能開花結果,她竟冒出了一個驚人的想法:給周總理寫信,尋求他的幫助。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的結合造就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樁跨國婚姻。

  

  中國第一例由周恩來總理特批的涉外婚姻

  這位有著非凡勇氣的姑娘叫宋懷桂,17歲的她幸運地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在這所藝術的殿堂里,她曾師從董希文、吳作人、艾中信等名師,潛心學習藝術。也是在這裡,她邂逅了保加利亞留學生萬曼,尋找到了自己的真愛。20世紀5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從世界各地招錄了一批留學生,保加利亞青年萬曼便是其中一個。他們攜手走進了愛情的伊甸園。

  可是,時代的背景給他們造成了一些人為的障礙。兩顆心雖然不分彼此了,可天生的國界線在政治時代的層層常理中,還是被各位管理者劃得清清楚楚。每次接頭、約會,他倆像地下工作者一樣,躲躲藏藏。他們的戀情公開后,宋懷桂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種種阻力;父母的勸說、親朋的警告……然而,重重的關卡、繁瑣的手續,使得他們幾乎不可能成為夫妻。痛苦、淚水成了當時他們愛情生活的苦咖啡。生性不屈服的宋懷桂仍執著地堅守著這段異國情:「給總理寫封信,請他表明一下對這件事的態度,也許會有一線希望。」這個大膽的想法給他們帶來了重大的轉機。信發出半年後,他們收到了總理的回信。這封珍貴的信函成了他們通往婚姻路上的綠燈。沒費多大週摺,他們順利地辦了各種手續,領到了證明他們純潔愛情的結婚證書。

  70年代中期,他們移居法國。在這個浪漫的國度里,他們以藝術家獨特的眼光發現著美,創造著美。在巴黎每年一次的世界現代藝術博覽會上,宋懷桂和萬曼巧遇了皮爾·卡丹先生。他將自己的硬質傢具與他們編織的軟雕塑相結合,配成了一系列奇特的藝術組合,並在比利時文化中心和巴黎文化中心予以展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卡丹先生從1978年就和中國有商務往來。80年代初,他想把馬克西姆這個法國的百年老店開到中國,也許是出於回報卡丹先生的知遇之恩,內心好強的宋懷桂決定承擔這一要務,開始了藝術家向商界經營的轉型。1983年馬克西姆終於在中國杭州開張了。

  為了陪伴妻子回國開展皮爾·卡丹的有關事務,當時已成為世界軟雕塑藝術家的萬曼先生,毅然來到杭州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成立了壁掛研究所。他把這種新的藝術概念引進中國,繼續圓自己的藝術之夢。在丈夫的愛心支持下,本想終身投身藝術的宋懷桂一步一步走到了商海。她組織了新中國的第一次時裝表演,她培育了新中國的第一支模特表演隊。宋懷桂還是第一個進入中國的法國服裝品牌皮爾·卡丹的中方首席代表,也是著名的馬克西姆餐廳的老闆。被喻為法國飲食文化和服裝文化的傳遞者和傳播者。她女兒宋小紅是歌手崔健的妻子。

  有消息稱宋懷桂女士於2006年在北京去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