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推動人類歷史進程的50大發明 算盤被贊能提高智力(組圖)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美國《大西洋月刊》近日邀請了12位科學家、技術史學家、工程師、企業高管等組成專家團,為我們遴選出了自車輪(車輪的廣泛使用一般被認為始於6000年前)問世后,50個最偉大的發明,並在《大西洋月刊》11月刊進行了詳細報道。

  1.印刷術(15世紀30年代)

  12名專家有10名提到了印刷術,其中5名專家將印刷術排到了前三位。有人將印刷術的發明稱為「知識開始自由複製並快速展示生命力」的轉折點。

  2.電(19世紀末)

  電的出現催生了電燈以及接下來的第4、9、16、24、28、44、45號發明的出現,也成為現代生活的基矗

  3.盤尼西林(青霉素)(1928年)

  盤尼西林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霉素。1941年前後,英國牛津大學的理學家霍華德·弗洛里與生物化學家錢恩實現了對青霉素的分離與純化,並發現其對傳染病的療效,弗萊明、弗洛里、錢恩三人因此共同獲得1945年諾貝爾獎。

  不過,儘管抗生素於1928年首次發現,但直到二戰後才廣泛使用。當時,它們成為治療以前被認為是絕症的「靈丹妙藥」。

  4.半導體電子設備(20世紀中葉)

  這些設備是現代虛擬世界的物質基矗

  5.光學鏡片(13世紀)

  據史料記載,羅馬人擁有玻璃工業。但經過幾個世紀之後,人們才發明眼鏡。眼鏡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人類的集體智慧並最終導致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出現。

  6.紙(2世紀)

  查爾斯·曼恩說:「如果你有紙,作畫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在紙出現之前,人們在經濟上承擔不起作畫的成本。」

  7.內燃機(19世紀晚期)

  內燃機將液體或氣體燃料與空氣混合后,直接輸入汽缸內部的高壓燃燒室,混合物燃燒爆發產生動力。內燃機的出現讓蒸汽機走入歷史的故紙堆。

  8.牛痘疫苗(1796年)

  天花是世界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天花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氣中以驚人的速度傳播。18世紀,歐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數曾高達1億5千萬人以上。

  1976 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觀察到患過牛痘的擠奶女工不再患天花的事實后,首創了接種牛痘疫苗預防天花這一方法。詹納的成功不僅挽救了數億人的生命,也開闢出了一個新的領域:免疫學。不過,直到1885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路易斯·巴斯德成功研製出預防被瘋犬咬傷所引起的狂犬病疫苗,醫學界和一些政府才開始接受利用某些患者可以防止其他人生病這一想法。

  9.網際網路(20世紀60年代)

  網際網路是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

  10.蒸汽機(1712年)

  1698 年托馬斯·塞維利、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展在 20世紀初達到了頂峰,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它具有恆扭矩、可變速、可逆轉、運行可靠、製造和維修方便等優點,因此曾被廣泛用於電站、工廠、機車和船舶等各個領域中,特別在軍艦上成了當時唯一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11.固氮作用(1909年)

  固氮作用是分子態氮被還原成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過程,其最重要的應用就是合成氨。由於1909年發明了人工合成氨的方法,化學武器之父、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榮膺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氨是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之一,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除氨水可直接作為肥料外,農業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銨、磷酸銨、氯化銨以及各種含氮複合肥,都以氨為原料。

  但硬幣都有兩面,氨也是軍工需要的硝酸、炸藥的原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外國首腦和軍事專家曾預測:由於含氨化合物的短缺,大戰將在一年之內結束。但當時德國掌握壟斷了合成氨技術,使其含氮化合物自給有餘,從而延長了一次大戰的時間,哈伯的成功也給平民百姓帶來了災難、戰爭和死亡,這大概是他料想不到的。

  12.衛生系統(19世紀中葉)

  衛生系統的出現是人類比1880年多活40年的主要原因。

  13.製冷技術(19世紀50年代)

  1850年,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物理學家約翰·格力在他的私人派對上展示了人類第一台製冰機,標誌著人工製冰進入工業化時代。喬治·戴森說:「製冷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吃飯乃至生活方式,其意義幾乎與我們發現如烹飪食物一樣深遠。」

  14.火藥(公元10世紀)

  火藥出現在中國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隨著火藥的出現,人類將「殺人」這件殘酷的事情外包給了機器。

  15.飛機(1903年)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並且試飛成功。他們因此於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運載工具。飛機改變了我們的旅行和作戰方式,甚至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

  16.個人計算機(20世紀70年代)

  個人計算機一詞源自於1981年IBM的第一部桌上型計算機型號PC,在此之前有Apple II的個人用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像槓桿(第48號發明)和算盤(第43號發明)一樣,讓人類變得更加強大。

  17.指南針(公元12世紀)

  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18.汽車(19世紀末)

  1879 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衝程試驗性發動機。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 卡爾·本茨為其機動車申請了專利。同年10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年),視為汽車誕生年。

  汽車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文化甚至我們的風景。

  19.工業鍊鋼技術(19世紀50年代)

  1856年,英國人貝西默發明了底吹酸性空氣轉爐鍊鋼法,標誌著現代工業化鍊鋼方法問世;稍後出現的平爐鍊鋼方法可以消化大量廢鋼鐵料。1900年前後,電弧爐鍊鋼方法問世,該方法主要以廢鋼鐵為原料,生產特殊鋼。

  貝西默鍊鋼法使得鋼鐵的大規模製造成為可能,而這種大規模生產出來的鋼鐵也成為現代工業的支柱。

  20.口服避孕藥(1960年)

  口服避孕藥的主要成分為雌激素和孕激素,具有抑制排卵的作用,避孕有效率達95%以上,是育齡婦女常用的避孕措施之一。

  1960年4月,美國生物學家、「避孕藥之父」格里高利·平卡斯在波多黎各和海地對避孕藥進行了首次臨床試驗。50年來,避孕藥正逐漸成為全球女性生活中的重要藥品。而且,避孕藥的出現掀起了一場社會變革。

  21.核裂變(1939年)

  核裂變的發現是核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核裂變,又稱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主要指鈾或鈈)分裂成較輕原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彈以及裂變核電站或是核能發電廠的能量來源。其中鈾裂變在核電廠最常見,加熱后鈾原子放出2到4個中子,中子再去撞擊其他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而自發裂變。

  1938 年聖誕節前夕,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在中子轟擊鈾的實驗過程中,成功使鈾核分裂為兩部分。1938年12月22日,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將根據實驗報告寫成的論文寄給德國《自然科學》雜誌,1939年1月6日,這篇宣告「鈾核裂變被發現」的論文發表了。哈恩因「發現重原子核裂變」而獲得 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

  隨後,1942年12月,恩利克·費米等人在美國芝加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鈾石墨反應堆,實現了人類首次駕馭原子能的壯舉。1945年,美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隨後,相繼實驗了氫彈,從而拉開了核武器發展的大幕。後來,1954年,前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從此,人類邁入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時代。

  22.綠色革命(20世紀中葉)

  1945年,美國著名農業科學家、植物病理學家、遺傳育種專家諾曼·博洛格,將合成肥料(第11號發明)和科學植物育種(第38號發明)等技術結合起來,成功培育出了抗並耐肥、高產、適應性廣的半矮稈小麥,使小麥產量大幅提高,這一壯舉使超過10億人免遭挨餓的厄運。由於他的卓越貢獻,博洛格於197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3.六分儀(1757年)

  六分儀是一種用來測量遠方兩個目標之間夾角的光學儀器。利用六分儀可以測量某一時刻太陽或其他天體與海平線或地平線的夾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或飛機所在位置的經緯度。六分儀的原理由牛頓首先提出。

  24.電話(1876年)

  1876年3月10日,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發明了電話,從此,電話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同時,電話也讓我們的聲音能夠「旅行」。

  25.按照字母順序排列法(公元前1000年)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這一「利器」,人們可以很好地對知識進行整理和檢索,這一方法或許也促進了那些使用語音字母的社會的出現。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沙發
 樓主| 陰陽師丶花 發表於 2014-2-7 09:47 | 只看該作者
 26.電報(1837年)

  喬爾·莫克說,在電報出現之前,「傳送信息最快的方式就是騎馬」,不過,電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 1837年,美國發明家薩繆爾·摩爾斯首先成功示範有線電報。1887年,德國科學家海因里希·赫茲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證明了無線電波的存在。 1895年,義大利青年大學生伽利爾摩·馬可尼,在院子里進行無線電通信試驗獲得成功通信距離為30米。

  27.機械鐘錶(15世紀)

  15世紀,在德國紐倫堡,皮特·海因萊因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攜帶型計時器,同時發明了鐘錶發條。機械鐘錶讓人們可以對時間進行測量。

  28.無線電

  1906年,加拿大發明家雷金納德·費森登首度發射出聲音,無線電廣播就此開始。費森登也因此被尊稱為「無線電廣播之父」。無線電廣播的出現,首次展示了電子大眾媒體在傳播思想和信息以及進行文化滲透方面的強大功能。

  29.攝影術(19世紀初)

  1826 年,法國工匠尼埃普斯將一種瀝青融化后塗在金屬板上,經暗箱曝光后得到一張街景的照片。1837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銀版攝影法」。1839年,法國政府買下該發明的專利權,並於同年8月19日正式公布,因此這一天被定為攝影術的誕生日。當時,用這一方法拍攝一張照片需要20至30分鐘的曝光。 1851年,英國人阿切爾發明了「濕版攝影術」,使人像攝影縮短至只需幾秒鐘,從而成為現代攝影術的開端。

  攝影術的出現改變了新聞、藝術和文化領域的面貌,而且,也改變了我們目睹自己真容的方式。

  30.鏵式犁(18世紀)

  1785年,英國開始生產鐵制犁鏵。19世紀末使用內燃機的拖拉機出現之前,鏵式犁一直是最主要的配套農具之一。第一台鏵式犁不僅能耕地還能翻地。如果沒有鏵式犁,我們所知道的農業就不會在歐洲北部或美國中西部存在。

  31.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公元3世紀)

  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被普遍認為是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的許多發明之一,它是歷史上第一個將水從低處傳往高處的抽水機,其大大節省了人上下跑動來運水的時間,也省力。阿基米德螺旋抽水機不僅改變了灌溉的方式,而且很多污水處理廠目前仍然在使用這一設備。

  32.軋棉機(1793年)

  1793年,美國發明家、機械工程師和企業家伊萊·惠特尼根據美國棉籽特點,吸收歐洲經驗發明了軋棉機,順利地解決了棉籽和棉花分離難題,將相關流程的生產效率提高了約50倍,從而使得美國南方山地短纖維棉花成為一種有利可圖的作物。

  軋花機的發明一方面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繁榮,另一方面卻極大地鞏固了南方蓄奴制莊園經濟,從而無意中為美國南北戰爭的戰前格局埋下伏筆。

  33.巴氏滅菌法(1863年)

  巴氏滅菌法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路易斯·巴斯德發明。巴氏滅菌法亦稱低溫消毒法,冷殺菌法,是一種利用較低的溫度既可殺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營養物質及風味不變的消毒法。巴氏消毒其實就是利用病原體不是很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處理,將其全部殺滅。

  巴氏滅菌法主要用於給牛奶、啤酒和葡萄酒消毒,被廣泛認為是歷史上最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之一。

  34.格里高利曆(1582年)

  格里高利曆也就是我們所俗稱的公曆,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阿洛伊修斯·里利烏斯改革儒略曆(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愷撒採納埃及亞歷山大的希臘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計算的曆法)制定的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格里高利曆的紀年沿用儒略曆,自傳統的耶穌誕生年開始,稱為「公元」,亦稱 「西元」。

  雖然格里高利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為出發點,但改革的重頭貢獻是給文明社會提供了一個準確又可靠的公務與民用的日曆系統。格里曆改革雖然早在1582年就已制定,但還是經過了幾百年才被所有國家慢慢採用。德國在1700年開始正式採用,而俄國一直到了紅色革命后的1918年才從儒略曆改到格里曆。

  35.煉油技術(19世紀中葉)

  如果沒有煉油技術,那麼石油鑽井(第39號發明)將毫無意義。

  36.汽輪機(1884年)

  汽輪機是一種以蒸汽為動力,並將蒸氣的熱能轉化為機械功的旋轉機械,是現代火力發電廠中應用最廣泛的原動機。汽輪機具有單機功率大、效率高、壽命長等優點。

  1884年,英國工程師帕森斯設計製造了第一台單級反動式汽輪機,雖然以前的汽輪機和我們現在的汽輪機相比結構非常簡單,但是,帕森斯的發明推動了汽輪機在世界範圍內的應用。現在,汽輪機被廣泛應用在電站、航海和大型工業中。

  37.水泥(公元前1000年)

  毫無疑問,水泥是文明的基石。

  38.科學植物育種法(20世紀20年代)

  20世紀初,科學家發現了奧地利植物學家格雷戈爾·門德爾寫於1866年、但早已被人們遺忘的一篇論文,直到那時,我們才弄清楚如何給植物育種。

  39.石油鑽井技術(1859年)

  石油鑽井技術推動了現代經濟的發展和地緣政治的出現,但也改變了全球的氣候。

  40.帆船(公元前4000年)

  帆船即利用風力前進的船。帆船起源於歐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帆船與第15號發明「飛機」一樣,改變了我們的旅行和作戰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

  41.火箭(1926年)

  火箭是目前唯一能使物體達到宇宙速度,克服或擺脫地球引力,進入宇宙空間的運載工具。1926年3月16日,美國發明家羅伯特·戈達德在馬薩諸塞州沃德農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因此,戈達德被公認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喬治·戴森說:「火箭是迄今為止唯一能讓我們逃離地球的辦法。」

  42.紙幣(11世紀)

  紙幣是位於現代經濟學核心的一個抽象概念。紙幣是指以柔軟的物料(通常是紙張)造成的貨幣,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紙幣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國是世界上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

  43.算盤(公元前3000年)

  算盤是第一批能夠提高人類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

  44.空調(1902年)

  1902年後期,美國工程師及發明家威利斯·開利發明了首個現代化、電力推動的空氣調節系統,因其對空調行業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為「空調之父」。如果沒有空調,人們會在美國休斯敦或者印度班加羅爾(被稱為印度「矽谷」)創業嗎?

  45.電視(20世紀初)

  電視把整個世界帶到了人們的家庭中。電視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

  46.麻醉術(1846年)

  1846年10月16日,美國牙科醫生威廉·湯姆斯·格林·莫頓在波士頓麻省總醫院首次向世界公開表演乙醚麻醉。莫頓的墓碑上寫到:「在他以前,手術是一種痛苦;從他以後,科學戰勝了疼痛」。

  47.釘子(公元前2000年)

  萊斯利·伯林說:「釘子使人們有了棲身之所,從而延長了人們的壽命。」

  48.槓桿(公元前3世紀)

  在力的作用下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槓桿。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槓桿原理。阿基米德對槓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槓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船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鬥中,阿基米德利用槓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難怪他說「給我一支槓桿,我就能把地球撬動起來」呢。

  另外,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還沒有車輪。據信,他們當時依賴槓桿。

  49.裝配線(1913年)

  1913年10月7日,美國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自動流水裝配線,首次實現汽車的批量生產。裝配線使得手工藝經濟搖身一變,成為大眾市場經濟。

  50.聯合收割機(20世紀30年代)

  聯合收割機就是收割農作物的聯合機,是能夠一次完成穀類作物的收割、脫粒、分離莖稈、清除雜余物等工序,從田間直接獲取穀粒的收穫機械。聯合收割機讓農業實現了機械化,人們得以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其他工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