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非:比「人吃人」更可悲的(轉)

[複製鏈接]

3996

主題

4055

帖子

5529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發糕 發表於 2014-1-23 1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即便在遙遠的非洲,中非共和國對於中國人而言,也是陌生中的更陌生,除了號稱「最後一個帝國」的前中非帝國,以及那位據說吃過人肉卻最終客死異鄉的博卡薩一世皇帝陛下外,人們對這個面積並不算小的非洲內陸窮國,所知近乎為零。

  不獨中國,亞太、美洲,甚至和非洲有千絲萬縷淵源的「老歐洲」,中非於他們中大多數人而言,也只能用「遙遠」、「陌生」這樣的字眼去概括。

  然而一起駭人聽聞的「人吃人」新聞,剎那間把一切都改變了:中非共和國瞬時成了中外眼球聚焦的所在。

  「人吃人」發生在1月19日,地點是中非首都班吉(Bangui)桑戈區(quartier Sango),兩名穆斯林(一名中非本地人和一名查德人)被一群當地基督徒圍攻,用砍刀砍死,併當眾焚屍、分食,場面慘不忍睹。

  對於這場「人吃人」慘劇,前方消息紛紜且自相矛盾。有美國媒體報道稱,事件和宗教衝突及血親復仇有關,穆斯林為主的「賽萊卡」(Séléka)在前年12月至去年初的武裝暴動中,曾虐殺大量中非基督徒,而反「賽萊卡」、以基督徒為主組成的民兵組織「反巴拉卡」(anti-Balaka)則在去年下半年起掀起「以眼還眼」的血親報復,雙方均對婦孺、平民大打出手,自稱是「復仇者」的馬格洛伊爾稱,自己妻子、妹妹和妻子腹中胎兒都被「賽萊卡」殺害,因此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率先披露「人吃人」消息的查德新聞網站Alwihda Info則披露,最初兩名受害人才是施暴者,他們在PK5區聖馬蒂亞斯教堂Eglise Saint-Mathias.附近衚衕里主動追逐毆打一名基督徒出租司機,並一路追逐到桑戈區,結果反被司機找來的基督徒「援兵」圍住,釀成「人吃人」慘劇,其視頻和圖片被手機拍攝上傳,震驚了世界。

  用「教派仇殺」來解讀這起慘劇,無疑是蒼白的。中非人口多數為穆斯林,少數為基督徒,前者大多為遜尼派,受外來影響較大,而後者則多為摻雜了原始宗教崇拜的「土基督教信仰」,教派對抗不過是表象,其背後,則是這個非洲內陸窮國不同部族間爭奪財富、資源和政治影響力的鬥爭。由於財富、資源有限,加上歷史上法國殖民和「帝國」的扭曲,這種鬥爭即便在非洲各國中也屬於較殘酷的,而中非地處「非洲十字路口」,是伊斯蘭教和土生基督教、東非黑人部族和赤道非洲黑人部族碰撞的焦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血親復仇,在二戰後一次又一次以政治衝突、宗教衝突、「革命」等形式表現出來,循環往複,無休無止。

  「人吃人」本身固然是可悲的,更可悲的,卻是在「人吃人」之前,中非的人間慘劇被全世界所遺忘和漠視。

  本輪政治惡性循環的開始,是2003年3月前總統博齊澤(Fran?ois Bozizé)發動政變,推翻巴塔賽(Ange-Félix Patassé)政府上台,建立基督徒為主的政權。他上台後任人唯親,導致穆斯林等反對部族不滿,2006年10月底,反對派武裝「民主力量聯盟」 (UFDR)異軍突起,曾在一個多月時間裡橫掃北方,進逼首都班吉,但被政府軍在法軍空襲介入下擊退。2007年雙方達成政治和解協議,博齊澤承諾在 2011年進行「公正、民主選舉」,但旋即食言。2002年12月10日,「民主團結力量聯盟」(UDFU,以前稱UFDR)、「正義與和平愛國者聯盟」 (CPJP)和「中非人民民主陣線」(FDPC)三派反對派武裝以政府不尊重2007年協議為由,組成「塞雷卡」聯盟統一行動,取得重大軍事進展,迫使博齊澤簽署組建「團結政府」的利伯維爾協定。去年3月17日,「塞雷卡」自恃羽翼豐滿,撕毀協定發動軍事進攻,於24日推翻博齊澤政權,旋即組建了中非歷史上第一個穆斯林內閣——以「塞雷卡」領導人喬托迪亞(Michel Am-Nondokro Djotodia)為總統的政府。

  然而打著「反迫害」旗號上台的「塞雷卡」,執政后和前政府如出一轍,轉而放任穆斯林大肆迫害基督徒,去年底,基督徒部族組織「反巴拉卡」 (anti-Balaka)進行報復,不到1個月時間就令「塞雷卡」節節敗退,今年1月10日,喬托迪亞內閣總辭,至此中非共和國的政治惡性循環,又完成了一輪翻來覆去。

  歷史上,「非洲憲兵」法國在中非總是扮演重要角色:法國的支持曾讓博卡薩當上皇帝,法國的撤銷支持又讓博卡薩皇冠落地;法國政府對博齊澤的支持讓他多次度過難關,而2013年法國兵的作壁上觀,又讓這位前中非軍事強人短短几天內就丟掉了整座江山。現任總統奧朗德內政、經濟乏善可陳,支持率屢創新低,為此一反前任薩科齊逐步從非洲抽身的策略,轉而積極參與了非洲地區多次軍事干預,包括帶頭干預馬里內戰,和向中非維和行動增兵等。但法國畢竟實力今非昔比,居高不下的政府債務、赤字,和國內對非洲干預行動的冷漠,讓法軍在中非飽受掣肘,1600名法國維和士兵在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猶如「撒胡椒面」,4400名以非洲兵為主的聯合國-非盟聯合維和部隊也幫不上太多的忙,法國要求歐盟增派500士兵幫助維和,即便實現,也只能是聊勝於無。

  不僅如此,隨著血親復仇的擴大化,暴力循環以一輪強似一輪的方式不斷推向高潮,國際力量對中非局勢的失控感和無力感愈演愈烈。此次「人吃人」發生在法國維和部隊駐地附近,後者卻對慘劇的發生無可奈何。正如一些非洲當地傳媒所指出的,倘在外國大兵雲集的班吉地區尚且無法阻止血親復仇和針對平民的暴力,那麼,在外國人幾乎絕蹤的「外省」呢?

  「人吃人」是可悲的,更可悲的是,造成「人吃人」的動亂迄今已延續了如此之久,卻幾乎未曾被世人所關注、甚至知曉:兩名被吃掉的穆斯林,以及傳說中曾是受害者的施暴者,他們的慘劇因「人吃人」而大白於天下,可更多死於戰禍、輾轉溝壑的中非人,其悲慘命運卻無人多問一聲,多看一眼:遠的不說,僅去年 12月底至今年1月10日的暴力衝突,就在中非導致至少1000多人死亡,90多萬人無家可歸;去年1-11月,僅首都班吉和四座較大省城,就發生了至少 4530宗穆斯林對基督徒、基督徒對穆斯林的性暴力,兩派對立武裝僅去年一年間,據聯合國兒童與武裝衝突問題特別代表澤魯圭(Leila Zerrougui)披露,就強征了近50萬「娃娃兵」參戰,「人吃人」發生前一周內,據紅十字會提供的信息,僅被發現的、死於暴力的平民屍體,在中非西北部一地就有50具以上。

  國際社會開出的「藥方」,照例是選舉:1月20日,僅由135人組成的「全國過渡委員會」(NTC)在24個候選人中遴選出班吉女市長卡特琳娜.桑巴-潘撒(Catherine Samba-Panza)為過渡總統,並承諾將在國際社會協助下,不遲於2015年上半年舉行正式大選。

  婦女在中非政治生活中有清廉的聲譽,桑巴-潘撒政治聲譽較好,地位超脫,NTC選擇她而非兩位前總統兒子巴達賽(Sylvain Patassé)、柯林巴( Désiré Kolingba),用心可謂良苦。但地位超脫也意味著對兩派對立武裝缺乏控制力,這樣的過渡政府很可能淪為弱勢,從而無力阻止「復仇恐怖循環」的蔓延。

  在「部族的非洲」,選舉政治往往因部族、宗教等因素的干擾,而無法產生預期效力。中非穆斯林人口佔多數,但傳統上基督徒是政治生活主體,這樣的矛盾,自博卡薩帝國崩潰以來,已一次又一次成為「復仇恐怖循環」啟動的導火索,「選舉藥方」並非第一次被開出,在仇恨和血腥日積月累下,這一次是否會有不同的「療效」?

  1月20日,兩位中非宗教頭面人物——天主教班吉教區大主教恩扎巴蘭加(Dieudonné Nzapalainga)和伊斯蘭教中非大伊瑪目巴亞馬(Omar Kobine Layama)聯袂開始「歐洲和平之旅」,將在幾天內巡訪布魯塞爾、倫敦和巴黎,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中非人命運,呼籲各自信徒「和平、和解」,實現宗教間的和諧共存。兩位宗教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和胸襟氣魄令人感動,但如前所述,中非的血腥循環,又豈是宗教衝突這麼簡單的事?

  更可悲的是,不論過渡政府的成立、兩位宗教領袖的努力,還是仍在延續的血腥暴力、尚流離失所的中非難民,甚至成千連名字都未留下的中非暴力犧牲者,都未能引起新聞效應和國際關注——中非驟然成為全球新聞熱點,僅僅因為「人吃人」的「獵奇效應」,而非這個面積60萬平方公里非洲內陸窮國452.5萬人既悲慘、又叵測的遭際和命運。

964

主題

4387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火箭

Rank: 6Rank: 6

積分
39564
沙發
ChineseInvest88 發表於 2014-1-24 12:09 | 只看該作者
可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4: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