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移民海外的中國人,究竟有多少是「人才」?

[複製鏈接]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 王二傻

由歐美同學會下轄的「中國與全球化研究智庫」通過對全球移民狀況的分析與研究,提出報告稱:中國為西方培養人才,移民赤字觸目驚心,巨額財富流往海外。報告甫出,立馬成了國內輿論的焦點。

先說人才問題。據智庫王輝耀介紹,「中國向美國的移民現象具有鮮明的人才移民特徵,美國已成為中國第一大人才流失國。」為了證明這一觀點,報告援引2010年一項美國社區調查報告的數據,聲稱「在接受調查的華人華裔中,有40.8%的是2000年及以後進入美國的,而且中國移民的學歷層次較高。」

上文中提到的2000年,實在是一個好數字,他讓我想到了紐約下城的變化。熟悉紐約的同學應該知道,90年代出了唐人街包括小義大利區的那一大部分地區原本是沒什麼華人的,可今天什麼陣勢?福建人把這個地方几乎全包了。福建人也不都是沒文化的,但實在有太多偽造的「文化」。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他們不少人都有非常漂亮的履歷諸如大學,碩士。我曾經常去吃飯的一家飯館的老闆明確告訴我,他也是碩士,但補充說,「這個嘛,你知道的」。由此延伸到眾多偷渡的,「受迫害的」,「忘了自己名字」的那些人 ,其中可能不乏人才,但他們究竟是哪類人才,總是不能不讓人困惑的。

我尤其想知道的是,他們調查採集的樣本對大量人在美國卻完全脫離所學專業,轉而從事一般性簡單勞動工作的人又是如何界定的?人才不是天才,他有非常強的時效性、地域性,很多時候還取決於他們所處的位置(position)。對大量的原來可能是人才,但今天已經成了被「辱沒的人才」又該如何評價呢?要嚴格的劃分他們其實是很難的,比如三傻,原來可能是個人才,而今天早已變身為一個極普通的證券煽客,你說他是個人才,那是連他自己都不信的呀!

此外,無論移民的方式,華人子弟都是乖乖仔乖乖女都學有所成嗎?他們都是人才嗎?別說遊手好閒吃喝玩樂的那些不肖子孫,即便是不少確實用功,但學業平平最終放棄的人有多少,想來大家心知肚明。即便是父母從教育考慮移民海外,他們的子女是否都在好好讀書也是問題。對於某些自稱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拿了文憑的青年男女們,又有多少是握有貨真價實的文憑是真正學有所成的,我始終存疑。至於在紐約,洛杉磯,溫哥華,悉尼,奧克蘭,開著跑車扎堆鬼混的人,大家印象中不約而同的指責他們都是「紈絝子弟」,但我可以告訴你,不全是!其中就不乏ABC的美國孩子是揮霍自己父母打工的錢,而他們的父母正是曾經歷盡艱辛的留學生。他們或者也有文憑,但有文憑就是人才嗎?

親屬移民包括結婚移民是國人移民海外的一大類,沒有數據顯示這些人究竟是人才或不是人才。以我的個人觀感,他們中一定有人才,但一定很少,這是由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所推定的。

投資移民是不是人才?我看當然大多都是。沒有兩把刷子能掙這麼多錢是不可思議的,但投資移民一去不返,能在海外紮下根來好好做生意的人又有幾個呢?

言歸正轉。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多年,大量的年輕才俊移民海外是不爭的事實,以清華為例,據說歷屆畢業生不去美國似乎就沒了著落,同學見面不談留學談別的沒興趣。不過,即便這樣,就移民的整體數量來看這些人也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中國近年的大學畢業生每年都在六百萬至八百萬之間,因此泛泛地說「人才流失」,是否有些驚悚唬人的味道?若說930萬海外移民是一群烏合之眾 ,那一定是污衊,但說這群人魚龍混雜一定是客觀的,說魚多龍少就更客觀。以你自己的感受,你認為能稱得上人才的究竟有多少?(見海外阿Q圖表)。

再說移民數量。報告稱,"2013年世界移民人口數量2.32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4.2%,截止2013年,23年來中國海外移民的存量是934.3萬人。」930萬是什麼概念? 佔14億中國人的比例又有幾何呢?從世界移民史、移民趨勢看,我相信中國向海外移民的數量一定會逐漸增多,畢竟中國打開國門,通暢合法移民的渠道也就僅僅三十年,歷史與現實的需求恰逢處在一個需要宣洩的階段。工作、學習、生活,以至於人們常提到的所謂「恐懼與焦慮」,都可以是一種很好的理由。但我們把930萬人放在世界的背景放在幾千年從未放開移民的大背景下觀察,還至於這麼驚奇嗎?,為什麼不希望多一點人移民,都出去看看呢?以文明為例,國內再多的說教,也不如把一個人送到海外待個3、5年,即便是接受一點點最表面最一般的禮貌觀念,也會讓這個人變得稍微規矩點。事實上,當我們看到隨著中國不斷的變化,迴流人數在逐漸增大,通過這種東西文明的互相交匯,更多的人出來 ,更多的人回去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巨額財富流往海外"更要辯證的看。該智庫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個人可投資資產超過600萬元的中國人在中國擁有約33萬億元的資產,其中2.8萬億的資產已經轉移至海外,約佔中國2011年GDP的3%」。假定這些數據是確定無疑的,也不必大驚小怪 ,這個3%能動了中國經濟的筋骨嗎?何況:據我觀察,一是大部分流出的錢除買房子吃喝日用,大多並沒有投入實體經濟,這些錢去向存疑,二是因為流出來不過是因為政治仍不穩定的因素,萬一中國好了 ,萬一「好到你不相信的地步」,這些錢又流回去是否就絕不可能呢?三則財富的自由流動是 「民主」社會的題中之義,不要說你想堵堵不住,換個角度考慮,以中國人的文化取向,他們錢即便不再匯回去,難道對中國就一定有害嗎?

我的結論是:
930萬移民中有多少可以稱為「人才」,大可商榷。
中國處在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移民也是,何妨以平常心待之。
國人到國外學習工作,何妨被看作是西方為我們繼續培養人才。
辦好國內的事,給海外學子回去的理由。治霾太慢,先廢掉那個糟糕的回國簽證制度。
東西借鑒,感受差距,是一個民族繼續前進的動力。一個人想多走走多看看,既是人性的也是社會的,是擋不住的。
清明政治,嚴肅法律,包括在一定程度上放開資本賬戶,儘快讓財富流動,進出自由。






2014-01-22
無聊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