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裔美國人如何養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4-1-23 22: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人口日益老齡化,也日益多元化,對許多亞裔美國人而言,贍養老人產生了沉重的問題,也產生了極大的反響。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中,75歲以上女性的自殺率是其他族群同齡女性的兩倍。隨著亞裔美國人老齡人口的激增,語言障礙,以及注重老少同堂、贍養老人的文化習俗讓這個問題顯得更為複雜。

賓夕法尼亞州索德頓——在呂鳳(Phuong Lu)家起居室的紅色皮沙發上,擺著一個單人枕頭和用布條綁著的兩塊厚毯子。呂鳳今年81歲的母親阮盈(Doanh Nguyen)收拾好行李是為了離開這裡,她這樣打算已經很久了。呂鳳說,「她已經準備好回越南了。」但阮盈走不了。為了防止她走到什麼地方,門都從裡面鎖上了。她無法走出在費城郊區的家,到門外的雪地上,老人哪兒也不能去,更回不了祖國越南。

呂鳳和其他許多人面對的挑戰突顯出,亞裔美國人亟需熟稔文化的人士提供照料老人的服務,Passi的創始人和執行總監崔任慈(Im Ja Choi,音譯)表示。這家機構為會講韓語、普通話和越南語的家庭護工提供培訓課程。崔任慈在自己的母親罹患胃癌后創辦了這家機構。「她生病後,我不能直接把她送到養老院去,」崔任慈說。「那也不符合我的文化。」她還說:「那是亞裔美國人要承受的痛苦。他們得去工作,孩子們也得上學,就只能讓父母自己待在家裡。要是把父母送進養老院,老人就會很寂寞。

今年68歲的彭科(Pheng Kho)是1981年從柬埔寨來到美國的,一同來到美國的還有他的妻子、母親和兩個孩子。彭科的母親溫奧(Oun Oy)今年已經90歲了。2012年,溫奧患了中風,於是許多日常活動都沒辦法自己做。「她出院回家后,不能一個人待在家裡,」彭科說。「像自己做飯這種事,她根本做不來。」他和妻子曾嘗試獨自照顧溫奧,但很快就意識到,儘管他們不想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但他們的確需要幫助。彭科談到養老院時說,「她不想去那裡。她一進急救室就想回家了。」2012年夏天,這家人聯絡了崔任慈的機構,於是他們現在有了一名柬埔寨護工,每周家訪兩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