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巴馬「賣官」收入驚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2-26 1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奧巴馬「超級市場」正在大酬賓。它賣的可真算奢侈品:駐外大使名額。駐比利時大使,236萬美元;駐西班牙大使,112萬美元;駐英國大使的性價比最超值,馬修•巴贊以231萬美元「買」走他曾經是奧巴馬的競選團隊財務主席,總計為奧巴馬募得七億美元的捐款。去年中期選舉以來,巴贊個人也為奧巴馬捐款231萬美元,作為回報,總統最近任命他為駐英國大使。

這也正是奧巴馬「超級市場」的「賣官」邏輯在選舉中捐得多,總統就會給個外交官職位,重點是,這種「賣官」行為是合法的。據統計,奧巴馬任期內,至少已有23位捐款逾50萬美元的金主獲得駐外大使這一美差,累計金額至少超過1000萬美元。而「賣官」,也是美國總統毫不避諱的傳統。對於這種行為,批評聲從未斷絕。美國外交人員協會抗議道,在眾多大國中,只有美國習慣性地派遣非職業外交官擔任駐外大使。「現在該終結這種『三年制大使租售』的腐敗系統了。」

三成大使職位可「出售」

近四十年來的「銷售」數據顯示,近三成的美國駐外大使,可以花錢買到。

在美國,任命大使是總統的一項權力。只要經他提名后,參議院表決通過即可。當然,參議院一般會很給面子地通

過在外代表國家和元首本人,因此必須由總統來挑選自己人,才能保證自己的外交政策順利推行。

問題是,全球200多個國家,美國駐外大使的職位有186個。這麼多大使,讓日理萬機的奧巴馬一一點將,不現實。有些國家,比如中國、日本,總統必須對派駐到這些國家的大使人選深思熟慮。而像亞塞拜然這樣離美國很遠,關係也不大的小國,總統就無暇顧及了。

「潛規則」由此形成,近幾屆總統會點將大概三成大使:小布希30.02%,柯林頓27.82%,老布希31.30%,卡特26.73%。截至2013年7月31日,奧巴馬任期內的此項數據已達35.2%,刷新近年紀錄。

這意味著,新總統上任,按照慣例,他便有三成的大使職位拿來「銷售」。

至於為何保持在三成,有兩個解釋:一是對美國重要到需要總統欽點大使的國家,就是這個數目;二則是「歷史傳統」已經形成,可以在前任的比例基礎上有所損益,但不可太過。

剩下七成呢?事實上,大使的遴選渠道有兩種:如上所言是「政治任命」,不論出身及是否有外交經驗,只需總統提名即可,這類人往往與總統有著特殊關係;其餘七成則是「職業外交官」,出身於美國國務院,以外交官為職業,有著可預期的晉陞途徑。

大使價位逐屆暴漲

大使職位是怎麼「賣」的?當然不是把支票塞進信封里,一手交錢一首交貨。你要在總統競選的時候就想好投資策略,爭取擠進個捐款榜的前五、前十,若押寶成功,總統自然會投桃報李。近年來,大使價碼行情漸漲。就拿駐瑞士大使來說,柯林頓時期還是19.6萬美元,到了小布希已漲至45萬美元,而現任大使唐•拜爾,為奧巴馬籌得了至少50萬美元。

再來看看近幾任總統提名的「最昂貴」大使值多少美元。柯林頓的前三甲是:32.8萬(奧地利), 25.2萬(荷蘭),19.6萬(瑞士)。小布希則為:49萬(愛爾蘭),45萬(瑞士),36萬(瑞典)。而奧巴馬時期,就近期已提名的部分大使來說,前三名是:236萬(比利時),231萬(英國),156萬(德國)。

奧巴馬令人嘆服地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直接將價碼從十萬級提到了百萬級。通貨膨脹,以及大選開銷激增,都是價碼猛增的原因。但光砸錢不夠,還得有人情關係,最好是總統的心腹、世交。比如威廉•法瑞希,是布希家族的老朋友,曾為老布希管過家產,只花了14萬美元就捧回炙手可熱的駐英大使。

相比之下,時尚雜誌《VOGUE》主編安娜•溫圖爾則不那麼幸運,作為奧巴馬的第四大金主,在中期競選時斥資268萬美元,自2007年以來總投入545萬美元,可謂下足血本,然而她心儀的駐英國或法國大使,卻一個都沒撈到。

職業外交官「換軌」自救

肥差都被「關係戶」搶走了,職業外交官們坐不住了。已退休的美國外交官托馬斯•皮克林痛斥這是「出售公職」,他擔心,「大家都想出使舒適優渥的國家,而將這變成總統『犒勞』金主和盟友的機會,也許會令對方國家感到不被尊重。」

總統的「偏心」從數據中可見一斑:1960年以來,職業外交官出使加勒比海地區、西歐的比例均為27.7%,而出使中東和中亞的比例高達85.9%和100%。像科索沃、黎巴嫩這類戰亂地區,50多年雷打不動,全是職業外交官的天下。

就連有些國家也是「嫌貧愛富」,他們會根據大使是否為總統身邊人,判斷美國對雙邊關係的重視程度,他們認為,大使能和總統「說得上話」才是關鍵。

比如近日奧巴馬提名前總統肯尼迪女兒卡洛琳為駐日大使。雖然媒體紛紛質疑這位「前朝公主」既不通日語,也沒有外交經驗,但日本很買賬,他們熱烈歡迎卡洛琳,認為美國對日本十分重視,才會派來前總統之女這樣的「政治明星」。

對於政治任命的大使來說,出使經歷是積累政治資本,回國后可進入更高平台。而職業外交官很可能一輩子就在幾個國家之間調來調去直至退休。

有些職業外交官等不及,乾脆掛冠而去,跳入其他政治圈子,再以「政治任命」的方式重返外交界。

話說回來,那些「銷售」出去的大使,不僅能讓總統掙到競選經費,也能為美國政府省下一筆開支。美國外交系統一向不願意花錢開展社交,而通過「買官」當上大使的人們,經常願意為了舉辦這些活動自掏腰包。
沙發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3-12-26 16:13 | 只看該作者
這些大使到位后 這筆買路費怎麼報銷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8

主題

1282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3
明媚水滴 發表於 2014-1-23 09:52 | 只看該作者
社交活動的開銷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75

帖子

7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1
4
蘿蔔蟲 發表於 2014-1-23 14:32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也搞這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