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別替美國貧富分化遮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4-1-23 2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紐約時報中文網          作者:保羅·克魯格曼       2014年01月21日

   在美國,貧富差異的現實狀況越來越嚴峻。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在下層的那一半勞動力的實際工資停滯不前,甚至還出現下滑,而頂層那1%卻上升了將近三倍(最頂層的0.1%增幅的還要大)。我們可以也應該就如何應對這一局面展開嚴肅的討論,然而,有一個淺白的事實是不需要爭論的——當前構建起來的美國資本主義,正在動搖中產階級社會的根基。

  可是,當然,還是爭起來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的著名格言:當一個人要靠著對某件事情的不理解來拿薪水時,要讓他理解這件事情是很困難的。但我覺得,這同時也反映出,這些數字背後的含義是多麼令人反感,看上去簡直就是在挑起階級戰爭——或者你可以會覺得,這表明階級戰爭已經打響了,進攻方是財閥。

  隨之而來的是一場誓要混淆統計數據真相的戰役。這場戰役在某些地方格外的不加掩飾,幾乎就是直截了當地歪曲事實;某些地方則老辣一些,用眼花繚亂的步法苦心經營,編製出一套富人理應富有的謊言。

  在歪曲事實方面的例子,看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布雷·斯蒂芬斯(Bret Stephens)最近的一篇專欄就夠了,文章先是(錯誤地)指責奧巴馬總統犯了一個事實性的錯誤,接著聲稱貧富差異的加劇沒什麼大不了,因為每個人都獲得了很大的增長。那就是為什麼美國底層的五分之一人口自1979年以來收入增長為186%!

  如果你覺得這個數字有問題,你是對的:它只是個名義數據,沒有排除通脹因素。經過通脹校正的數據,也可以在那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表格里找到;從中可以看出底層五分之一人口的收入其實是下降的。噢,請注意,截止本文刊出之時,《華爾街日報》網站還沒有改正這個低級錯誤。

  好了,以上我們看到明目張膽的扭曲是什麼樣。那麼哪些是做的比較漂亮的呢?

  我曾經說過,保守派看來在死守一個觀點,即貧窮基本上是窮人的性格問題的結果。這個說法也許曾經有那麼一丁點道理,但在過去三十年裡,窮人面對的主要障礙,更多地是能給出公道薪水的工作機會匱乏。然而貧窮是活該的謊言依然在繼續,相對應地,富有乃天經地義的胡話也不絕於耳。

  他們是這樣說的:美國的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們在生活方式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們讓自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結婚並維持住婚姻,諸如此類。基本上富有就是謹守維多利亞時代美德的一個回報。

  這個說法有什麼問題?即便以它自己的標準,它假設的機會也是不存在的。比如,在一個公立大學的資金支持遭到削減,學費大幅升高的年代,有多少窮人的孩子,甚至勞動階層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連家庭穩定性這樣的社會指標,在相當程度上都是一個經濟現象:就業機會匱乏對家庭價值觀造成的損害是難以估量的。

  然而這種訛說的主要問題在於,它沒能辨清貧富差距加大的真正贏家是誰。白領職場人士,即便是相互結成了夫妻,處境也頂多算過得去。大贏家是一個小得多的群體。在「佔領」運動中流行起來的「1%」這個詞,對上升中的精英階層是一個不錯的概括,不過如果非要說的話,它劃得範圍太大了:頂層這1%中,有一個更小的群體得到了絕大多數的利益,即最頂層的0.1%。

  這些天之驕子都是些什麼人?雖說並非全部,但絕大多數都是金融領域的某種高層。這些人有沒有資格掙這麼多,我們可以具體探討,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他們能混到這個水平,可不是靠著謀略、清白和清醒那麼簡單。

  那為什麼理應富有的訛說還能如此堅挺呢?主要是通過一種以稀釋為手段的扭曲策略。為貧富差距辯護的人幾乎永遠不會說那1%,更別提真正的大贏家了。實際上他們會說上層的20%,頂多說到5%。聽起來似乎是個無害的選擇,其實不是,因為這裡面把已婚律師和華爾街的狼群混為一談了。順便說一句,迪卡普里奧的那個叫《華爾街之狼》的電影在金融圈子裡相當受歡迎,主人公的事迹博得了他們的喝彩——這是我們認識新鍍金時代現實的又一個線索。

  不過,我也知道這種現實會讓一些人感到不安,總有沒被財閥收買的人,他們希望能描繪出一幅不一樣的風景。然而,儘管這些事實帶有眾所周知的民粹主義偏見,但它們終歸是事實——我們也終歸需要面對。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