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目前中美的博弈看法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14-1-19 1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初到現在,國際形勢可謂風雲變幻一波三折!隨美金融危機歐洲債務的進一步惡化,國際博弈愈加激烈!而以實體為支撐的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以金融宏觀調控為策略的金融政策為保持中國金融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黨的18大會議上,西方所希望的中國金融開放政策並沒有出台,等於封死了西方欲借中國金融開放之初的不成熟或說調整期對中國進行攻擊的金融大鶚們沒有下口的地方,西方利益集團惱羞成怒的表現越發突顯,焦躁不安的心理導致西方對中國的整體失衡。

朋友們只看到表面風光的背後,深層次的大博弈如同無煙的戰場,你來我往刀光劍影暗伏殺機。以美為代表的西方有些迫不及待,開始在中國周邊玩弄危險的策略。這期間有幾個代表為作為最突出 特徵:東海因領土爭端幾乎陷入衝突的邊緣,倭寇甚至做出不惜誘發衝突的動作,中南半島危機深化,泰國紅黃之間的博弈代表的是國際勢力在中南半島的角力與爭奪,對手甚至製造出陣陣槍聲導致傷亡也在所不惜妄圖冒險一搏,柬埔寨的和尚們不安心於廟宇中念佛而開始忘記「與世無爭」的佛家教議參與街頭政治,南海危機重重,菲佣與越南躍躍欲試。

中國作為應對,首先對倭寇施加強大軍事壓力,其次則是對美軍艦作出不惜一撞的架勢,第三則公布對越艦船碰撞視頻向南海國家表明中國立場:在南海中國是兩手都硬的策略,東盟國家「最強大」的越南中國一沒顧忌「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面子,二根本沒將東盟最強軍事國家放在眼裡。四是防空識別區的劃分採取果斷的隔斷措施,並適當的將美軍機的「勇闖」中國識別區的路線圖向世界公布。

而作為最強註腳的支撐則是一年來的多次試驗射擊。首先的激烈四射是向美及西方表明中方態度與底氣。意欲讓美見好就收,不要逼迫中國採取進一步的措施,而美國則因思維慣性及自視「強大」高人一等居高臨下的思維與行事方式,偏偏不願意相信中國力量的成長,仍然我行我素,不將中國的態度放在眼裡,採取更加冒險的姿態,特別是在中倭關係中採取明確選邊站,明確支持倭寇,明確安保政策讓倭寇跳得更高更加兇險,在南海則一再的激化矛盾,借菲之手企圖挑起事端置中國兩難之處的決策。



2014年來,這十多天美國最明目張膽。在2013年年底中國為加重美的心理,欲讓美知難而退,果斷的再一次試射美一直不願意承認存在的DF41、JL2,讓美看清中國真實的二次反擊能力。但美自認美與中國不可能對等威懾,都是美戰略威懾別國,不可能出現中國威懾美國的現象,內心不舒服的美國則試射民兵作為應對為沖在前面的小嘍羅打氣助威,且美一貫的認為常規上對領土的威脅應該更加不對等,在中國周邊調動大量軍事力量。美認為常規力量上,美可對中國造成致命威脅,而中國以常規對美則是束手無策的局面,而中國領土受到威懾則 對美來說是容易的事。

我們看到中國在2014年年初更加果斷的試驗高倍音速飛行器,顯示中國完全有能力在常規上對美有打擊能力。這個試驗的意義是表明中國「第一次有能力」在常規上對美領土腹地有打擊能力!我們看到美氣急敗壞的表現原因在此!

中國節奏開始顯現威力。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歷史中,與中國完全作對的國家幾乎沒有好下場,基本上都是被軍事投入拖皮一個萬劫不復的地步,如果美願意接受這種挑戰,中國一定有能力應對,且歷史驚人的再現一定會出現。

為什麼這樣說?

美以星球大戰方式玩完了前蘇聯,美對中國則欲再玩弄此策略。象反導、高速飛行器都此這類,欲以前沿技術將中國玩殘。美妄圖以雄厚的技術積累對中國採取絞殺,將中國拖到精疲力竭,而美沒想到的是中國的技術積累如此雄厚,在美八次反導試驗失敗之後,第九次終於「成功」的美國向世界公布美準備在世界部署反導,借反導將有關關鍵節點國家牢牢的控制以控制世界,加劇地緣緊張局勢,加速製造世界熱點。而中國則果斷應對,以一顆報廢衛星為代價將美吹噓的反導技術打回原型,在以後的二三次實驗則是完全成功。說明中國技術的反導以低投入高可靠技術開始佔領世界軍事前沿。而剛剛的高倍音速飛行器則更加突顯中國技術的低投入高可靠可行。

高速飛行器美十年來一再的實驗中,中國則一直作技術儲備低調應對,不願意與美搞僵關係,以「和」為主,更不願意陷入所謂的軍備競賽中,中國是人口大國,以民生為第一,中國想節約下來的資源用於發展用於改善民生。但目前的形勢已經不允許中國再「低調」下去,人家不願意讓你這樣發展,已經到明面給你下絆子的地步,明目張膽,目空一切,毫不顧忌,大張旗鼓。則中國試驗高倍音速飛行器其實是被逼無奈的一種選擇。美逼迫中國如此,反而讓美陷入兩難處境。中國一向以低成本投入取得高效率結果為特點的策略開始發酵,如果美陷入與中國在高邊疆高空技術競賽的地步,其在金融危機下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繼續競賽的結果是將美也拖垮。美跳得高的原因之二是這個。

以中國的嫦娥工程為例子,美為登月先後花費2000多億美元,其火箭製造發射質量達到2900噸的地步。要知道當時的一美元相當於現在的五美元還不止前前後試驗飛行13次,這種2900噸級的火箭發射13次的成本是多少大家可算一下,同步軌道發射一公斤的成本大概是一萬-10萬美元(西方標準),發射到月球軌道的成本大家就清楚了。而中國投入區區百億就解決問題,600噸級的火箭就與美2900噸級有火箭效果相當。再以反導為例子,美從里根時期開始立項到現在先後試驗二十餘次,花費不菲,前八次完全失敗。中國則實驗一次就成功。

這種投入對比,成本對比大家都能清楚是什麼後果。也許美現在技術領先,但這種試驗下去,從成本考慮,美與中國競賽下去的後果是什麼。
我們希望各國的有識之士,對國際形勢與民生要有個清醒的認知。以和為貴,共同發展,讓人類一心建設美好家園為第一要務。



這種博弈的後果,如果美能冷靜的看待的話,會逐步降溫,特別是對倭寇的冒險慫恿。這種背後的支撐會逐步減弱。否則一旦對抗的話,美將置於二戰以來最危險的境地。一直的霸權體系的維護是靠戰略威懾來實現的,一旦這種威懾失靈的代價是什麼美清楚。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