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國老幹部退休之後:來中國走穴 掙得盆滿缽滿!(轉)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的老幹部,不擔任公職后,多數都精神矍鑠,退而不休。

  唯一不同的是,中國的老幹部需要納稅人繼續供養,而西方老幹部則往往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積累的人脈關係,自謀生路。

  西方知名政客退休后喜歡來中國走穴,媒體經常將其譽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多數時間,維繫這些老朋友靠美好的情感是不夠的,他們個個身價不菲,利用中國諮詢培訓大市場掙得盆滿缽滿。

  最受矚目的無疑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2002年,他受深圳一家房地產公司邀請,發表主題演講的出場費達到了創紀錄的25萬美元。2003年,傳出他代言溫州一服飾的費用是200萬美元的新聞。到2010年,他卸任后在全球巡迴演說帶來巨額收入,出版自傳先收1500萬美元訂金,估計其身價高達3800萬美元,遠遠超過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的500萬美元身家。其實,柯林頓不差錢,不少銀子都會匯入其名下公益基金,為其贏得良好聲譽和社會影響。

  其實,中國最資深的美國老朋友是前國務卿基辛格。他1982年就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諮詢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 Inc。這公司只做兩件事:1、如果你想去某國投資,他們幫你分析之後告訴你能不能去;2、如果能去,他們就利用外交關係,幫助企業在該國「找人」。但他把一年的客戶限定在20家左右,並明確設定為商業行為,以避免政治風險。他還要求其所接受的任何項目,在給客戶帶來利潤的同時,必須符合被投資國的利益 ——基辛格喜歡充當得到雙方信任的中間人,而不僅僅是客戶利益的代理人。基辛格同時是美國運通公司的董事。2010年5月,美國運通第一次把它的高端核心品牌,帶有「百夫長」標誌的信用卡帶到中國,而它的發卡合作夥伴,則是基辛格在中國精心挑選的第三家合作夥伴——招商銀行。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卸任后,幾乎每年都要訪問中國。2007年11月,廣東東莞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以33萬美元買到布萊爾訪華日程當中的3小時。他在2009年重新包裝自己的團隊,組建了托尼·布萊爾公司。布萊爾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提供商業諮詢、政治體制改革」等方面的諮詢服務。

  2012年7月,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在中國對媒體記者聲稱:「我不是基辛格,我是保爾森。我的職業生涯主要是在商業,而不是政府。」辭職之後,保爾森出任博鰲論壇理事。報道稱,在去年的博鰲論壇上,保爾森提出計劃寫一本新書,主題是「有關中國和在中國做生意」。

  這些國外退休老幹部到發展速度最快、與全球經濟迅速融為一體的中國撈金,體現出如下特點:1、這是一個將政治影響力變現的過程,任何在主要國家擔任過要職的官員都是推動國家經濟交往的寶貴資源;2、變現的過程是雙贏的,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客觀上也對企業和社會作出了貢獻;3、掙錢的目的退居二線,而肩負責任、推動公益獲得更大人生成就感和價值成為主要訴求;4、最關鍵的一點,變現的過程是陽光的、透明的,尤其是商業行為是符合市場經濟遊戲規則的,因此這些收入都是體面的、合法的。至少不會危及本國納稅人的切身利益。

  也就是說,在卸任公職以後,他們迅速從公眾供養轉變成勤勞致富,曾經的權力只是完成了對下崗后發揮自我能力的鍍金和升值,使自己的人生在合法體面的軌道上得到延續,這點和本國所有夢想改變自身命運的普通人在路徑上別無二致。

  希望這樣的退休生涯能成為一個生動的鏡鑒,發揮餘熱的底線是恪守制度的邊界,將曾經籠罩在身上的權力光環變成自己繼續服務社會的動力,而不是為子孫和身邊人索取利益的工具。也就是說,退休老幹部可以有高額身價並因此致富,只是這個身價有市場確定,受到法治的制衡,並在陽光下兌現。

  一個時代要想有超越利益至上的追求,首先在於曾經的現任的權力擁有者率先垂範。當然根本還在於一個社會能否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制度,將權力真正裝到籠子里,實現真正的法治民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