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智谷:習近平重新評價毛澤東釋放哪些信號?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4-1-11 10: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此番講話與前任領導在「毛誕」日上的表述有諸多不同,頗值得玩味。多方顯示,毛思想在某些方面有重回執行層面之勢。




自1976年毛澤東去世以來,中共在毛澤東的每一個「逢十」整數誕辰,都會舉行高規格座談會或紀念大會。時任的總書記也會在會議上發表講話。

從1983年以來,領導人的每次講話各有側重。

1983年,胡耀邦在紀念毛澤東誕辰九十周年的座談會上講話,彼時距離毛澤東去世時間還比較近,在僅僅兩年前的1981年,最高層剛剛完成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和撰寫《關於黨的若干重大歷史問題的決議》,因而胡耀邦的講話,除了對毛澤東在一般意義上的肯定,還特別從當時的政治現實出發,較多地談到毛澤東晚年的錯誤,並專門剖析如何看待毛的晚年遺產,提出「繼續推行他晚年錯誤的一套」、「擔心公開揭露他的錯誤會造成信任危機」、「把毛澤東的偉大貢獻因晚年失誤而一筆勾銷」三方面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




從1993年開始,每個整數年份的毛澤東誕辰紀念大會,領導人講話都會重申《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對毛澤東的評價: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

同時,每一代領導人都會在原有評價的基礎上加上新的表述。1993年,江澤民在前述表述的後面加上了「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2003年,胡錦濤在江澤民講話的基礎上,又增添了「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

而今天習近平的講話,又新增了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的新表述。




歷屆領導人對毛澤東的評價越來越長,其中透出最高決策層對待毛澤東政治遺產的態度。

毛澤東去世之初,華國鋒尚在主政,當時官方報道中對毛澤東均持全盤肯定的立場。華國鋒在十一大報告中甚至還認定:「在社會主義時期,毛主席對馬克思主義的最偉大貢獻,就是完整地創立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鄧小平成為中共新一代的「領導核心」,中共對毛澤東的評價開始出現調整,從1981年的「歷史問題決議」出爐到八十年代中期,官方在涉及毛澤東的評價時都較多地涉及他晚年的錯誤,並且強調「毛澤東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並要把晚年錯誤和毛澤東思想區分開來。

1993年以後,中國和「毛澤東時代」的時隔已比較長。為了避免刺激國人對「大躍進」、「文革」等慘痛經歷的過多回憶,官方在紀念毛澤東的活動中逐漸淡化了對他所犯歷史錯誤的著墨,而強化了毛澤東作為愛國主義者的形象。

江澤民和胡錦濤在講話中新增的表述,並沒有強調毛澤東領導革命的意識形態色彩,轉而強調毛澤東領導中國實現民族獨立,改變國家面貌的歷史功績。最高層顯然將毛澤東的革命和中國的「和平崛起」聯繫到一起,力圖超越對毛澤東個人功過的評價,轉而以毛澤東凝聚民眾對於中國實現「獨立自主」的民族自豪感,激勵民眾對於「民族復興」理念的認同。




官方也藉由紀念場合,宣傳決策層的思想路線。

在 「毛誕」紀念活動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直是個熱詞。這一辭彙的重要性隨著習近平對毛澤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開拓者」的定位而達到高峰。

在當下中國的政治生活中,毛澤東思想一詞已經逐漸從日常話語中淡出。官方報道中提及最多的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的是,這一體系和毛澤東生前的思想和言論客觀上存在著差異、甚至衝突。

因而官方在毛誕紀念和黨代會上,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概念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統合,鄧、三、科等理論創新就不再是對毛澤東的否定,而成為對毛澤東思想繼承基礎上的創新。換言之,每一次毛誕紀念都成為高層對外宣示其意識形態延續性的平台。




1993年和2003年江澤民、胡錦濤在紀念活動上的講話,對毛澤東本人的論述和評價,在整體篇幅中所佔比例並不大。他們講話的主體,更多集中在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現實理論問題,以及對當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等具體工作的動員。

習近平本次紀念講話和此前兩次區別很大。習近平的講話更多地涉及到對毛澤東本人經歷的敘述和對他生平的評價。除了繼續肯定毛澤東作為偉大愛國者的地位,強調毛澤東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做的歷史貢獻以外,講話中有相當篇幅專門談及毛澤東晚年錯誤,其中意味深長。

習近平對意識形態工作高度重視,網路時代的輿情多元化使對毛澤東的評價的爭議越來越多。習近平近年來一直強調黨史研究的重要性,他提出的「兩個三十年」(不能因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不能因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主張,則直面評價毛澤東這一敏感議題。

此次習近平在座談會上的表態,可謂是對涉及毛澤東評價的爭議的官方定調。「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有其主觀因素和個人責任,還在於複雜的國內國際的社會歷史原因,應該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和分析。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表明了他對於毛澤東的明確態度。

而「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並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更再次重申,否定毛是「歷史虛無主義」,從而在涉及毛澤東的問題上畫出一道清晰的意識形態紅線。




習近平講話的後半段,沒有像之前領導人一樣分領域鋪陳未來工作部署。他專門提到「要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這一表述不太尋常,江澤民、胡錦濤在毛澤東誕辰的紀念活動時,都沒有這類表述。

這一敘述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習近平並不把毛澤東思想看作歷史範疇中的概念,也從屬於現實政治的軌道。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定的基本路線當然決定了執政黨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領域的具體措施,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也可以直接指導黨建、外交等領域的具體工作。多方評論皆指出,習執政以來在外交等方面多有毛的風格,可為明證。

習近平肯定的不只是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更強調了對毛澤東思想具體方法論的現實應用,信號意義明顯。




要之,毛澤東去世后最高層對其的評價,大略經過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6年到1978年,對毛澤東全盤肯定。

第二階段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前期,開始對毛澤東「一分為二」地看,在強調毛澤東領袖地位不可動搖的同時,也比較多地強調對其晚年錯誤的「正確認識」以及防範極「左」錯誤再現。

第三階段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追求對毛澤東歷史形象的超越,突出毛澤東的愛國者色彩,使毛澤東更多成為愛國主義符號,以免過多在意識形態領域糾纏。

近年來可能開啟的第四階段,則在繼續強化毛澤東「愛國者」形象的同時,重新挖掘毛澤東時代政治實踐中的「有用成分」。一個佐證是,今年年中,官方媒體在時隔五十年後大舉宣傳毛澤東1963年關於「楓橋經驗」的批示。作為1963年「四清運動」的典型,「楓橋經驗」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都是官方媒體上的「冷詞」,「楓橋經驗」在主流語境的回歸,或是「毛澤東思想」重回執行層面的一個指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