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游標的名片為何「亮瞎」了美國人?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風清揚

陳游標去美國收購《紐約時報》遭拒,陳游標的10億美金在紐約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但陳游標的英文名片卻上了某美媒的頭條:「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人、中國最著名慈善家、中國道德領袖、地震救援英雄、最著名最受愛戴的精神模範、中國最有魅力的慈善家、中國首屈一指的環保拆遷專家等諸多頭銜。」這些頭銜一下就震懾住了傲慢的美國人,在推特引起瘋傳——「史上最牛名片」。。

  陳游標的名片為何「亮瞎」了美國人?

  微博上有網友轉評這條新聞時驚呼:「標哥你這麼牛,你家裡人知道嗎?」也有網友轉發周孝正語錄稱:「一流人才無名片,二流人才名片只有名字,三流人才名片有職務,超過三個職務的是騙子。」陳游標的名片頭銜在美國也成了一個笑話,推特上瘋傳的最普遍的評論是:「Shows you how lame Chinese are with their titles」(可見中國人的職稱多麼不靠譜)。有網友認為,陳游標做人做人太浮誇,像邵逸夫這樣在全國默默無聞建設6000多座逸夫樓,這才是真正值得稱讚的正能量之舉。

  當然,支持陳游標的網友也不少,有人就這樣挺他:「上個世紀80年代末,日本企業家也曾經握著手裡的大把日元叫囂著要買下美國。從索尼收購哥倫比亞公司使企業娛樂化轉型,到三菱買下曼哈頓的洛克菲勒大廈,日本企業家也曾經驕傲的橫行一時。陳游標不是一個輕言細語循序漸進的為世界發出中國強大信號的人,但放心,他做過的蠢事,日本人也做過。」

  陳游標名片與榮譽

  有見過陳游標國內名片的人曾說,陳游標的名片很講究,陳游標的名片更像一張微型的獎狀,除了一張頭像照片之外,名片的正反兩面印滿了「中國首善、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CCTV經濟年度人物大獎、中國最具號召力慈善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等頭銜。除此之外,正面還用紅色楷體字印著他的榮譽頭銜——它們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

  除了名片上的頭銜,陳游標還有無數的榮譽證書,陳游標曾對媒體說:他有2500多本榮譽證書,3000多條錦旗,1萬多條哈達,就是說有1萬多個藏民給他送了哈達。陳游標高調稱,他應該是世界上獲得榮譽證書最多的一個人。把這些榮譽證書壘起來,有兩層樓房那麼高。這些都是作為一名企業家或商人很難獲得的,而與這些頭銜和證書相比,他更看重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他的高度評價。比如舟曲的救援,甘肅省委書記對他的高度評價,比如溫家寶總理在汶川大地震時誇他是位 「有感情有靈魂的商人」。

  陳游標的慈善「秀」為何總是惹爭議?

  熟悉陳游標式新聞的人都知道,許多所謂新聞,更是低成本或零成本,幾句不靠譜的大話,被媒體一渲染,就變成重大新聞了。那些以宏大得嚇死人的前半段新聞由頭,主要作用就是為了後半段內容中看似不經意的「此外」做掩護,比如收購《紐約時報》、比如莫言獲諾獎后說要送一套房。最後購了嗎?送了嗎?這些都頗有點像鴻門宴上項莊舞得天花亂墜的劍,醉翁之意並不在酒,而在於新聞效果,吸引人的注意力。其實也就是吸金的過程。2009年11月在武漢接受媒體採訪時,陳游標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差不多60%是因為做慈善結交的生意」,則更是說明了他的這些神奇招數的實質。而在此前的無數次以陳為主角的「熱點新聞」,都一樣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

  陳游標的聰明在於總是能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用恰當的新聞來吸引大家的眼球。儘管像「砸賓士」、「賣空氣」等行為讓許多人認為是炒作,是作秀。但有時候,你不得不讚賞陳游標的「秀」慈善的方式,很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前不久陳游標不是用16噸百元大鈔現金搭了一個演播室。這招不知用了多少回了,但讓陳游標樂此不疲的原因在於「無論如何,老百姓在新聞中看到這張圖時,都是會有些震撼的。」

  陳游標慈善之所以廣受爭議,一方面他高調、張揚,以最特別的方式刺激著人們的眼球。另一方面他又喜歡榮譽,大方邀賞。一方面,他一路捐贈、慷慨解囊,另一方面,他又有做了慈善不說出來,晚上就睡不著覺的「榮譽」感。正是因為中國慈善事業在制度方面的缺陷,比如善款流向不明,信息披露不足,社會各界對現代慈善事業發展的基本共識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人們對慈善的標準與要求一降再降,只要是真心做慈善,即使要「作秀」也可以接受。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個時代需要他這樣的人。當然,他也需一個這樣的時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