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警告北京:絕對不允許中國外銷兩種武器(組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8 1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談到中國武器裝備,自然一些人立刻聯想到的就是「無用,落伍,落後」的代名詞。但是似乎作為目前頭號「霸權帝國」的美國則不是這樣看待。美國軍方,政府,多次對外公開宣稱「中國有幾種常規武器,是必須杜絕出口的」。為何他們要如此這樣說?到底是什麼竟然使得美國軍方感到「頭疼」「擔心」?所存在道理又何在?姑且做一個簡單分析。

  第一種:QW1~4系列紅纓-5改進版(聯軍戰鬥機的噩夢)

  紅纓-5型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是中國早期按照前蘇聯SA7「環杯」基礎仿製的一種導彈。這種導彈由於尋的頭採用了被動紅外。因此主要以「打屁股」為主。即尾追攻擊。它的最大射程約在5500米。最大射高4500米。於上個世紀70-80年代早期裝備解放軍陸軍。它雖然是一種具有超音速飛行的導彈(580米/秒)但是它自身僅適合攻擊低超音速或者高亞音速飛機。且不具備「迎頭」等多角度打擊能力。但是這種導彈卻在今天的阿富汗戰爭中,有了「絕佳」表現。去年的美國國防新聞報到了關於 「塔利班游擊隊用中國HY5擊落2架美軍直升機」報道。同期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也對此進行了報道。而這些導彈並不是中國現在賣給塔利班的。而是在 1983-1985年蘇阿戰爭期間,受美國CIA謀划賣給塔利班用於打擊前蘇聯陸航部隊導彈。而今天它們卻被應用在這個計劃的始作俑者--美國自己身上。

  90 年代中前期中國開始對HY5進行了換代改進計劃。QW-1型新型單兵導彈系統就此誕生。隨後他被秘密銷往巴基斯坦,在巴國被稱作「不怕死的安扎II」。這種新製造的紅纓導彈解放軍陸軍自己裝備則是從90年代中晚期才開始。它具有與前者不同的先進打擊能力。換裝了全新的「QWZ-2」主動雷達尋的頭。改變了以往「打屁股」的單一能力。可以多角度,多視角不同攻擊。

  戰鬥部採用了新型的中國「非接觸式」進引信「智能」爆炸技術。不但減少了導彈自身載荷。同時還增加了部分打擊威力。它可以一次性攜帶550克烈性炸藥。巴國引入工作交給該國的阿卜杜勒卡迪爾汗博士「軍備發展實驗室」執行。這種導彈在巴國總計試驗了大約50次。其中15次為實彈演示。曾經擊落了1架中低空飛行的「空中衛士」。巴國認為這種導彈可以完全匹敵美製「毒刺」導彈。這種導彈增加了部分單兵操控系統。因此系統較之原有基礎略有增加。大約10公斤左右。可是更加便捷的裝填發射和維護使他成為了巴國陸軍新寵兒。導彈初速提高到700米 /秒。可以攻擊1-1.5倍音速全部第三代戰鬥機。

  

  

  由於中國導彈制導技術較之美國等發達國家相對還是不足的。因此中國制導導彈尋的系統也較為簡化。更加便於第三國購買後進行維修和增強發展。依據巴國當時介紹,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軍人,可以在50秒內完成裝填--發射。而一名非專業化人員也可以在80秒內完成以上動作。鎖定部分採用了全自動鎖定系統的初步鎖定。導彈自身反應時間比以前縮短了大約2秒打到了3.5秒。而一名職業軍人在行軍狀態到發射狀態大約只需要10秒中。而非職業軍人也只需要20秒。

  該導彈依據巴國國防部透露說:引進價格相當便宜。並且最大優勢是,這種導彈是在中國開始執行「EXCV」技術之前研製和製造的。因此它的尋的部分可以自由分解拆卸。便於第三國批量製造和持續性研發。巴國為此新研製了全新的「ANZAII」型導彈單兵系統。並且大批量裝備本國陸軍。

  美軍宣稱這種導彈雖然整體能力上還不能與「毒刺」完全匹敵。但是一旦這樣的導彈落入了那些「非法組織」與「恐怖國家」手裡這將是「人類世界文明」的災難。(美國版本的人類文明)據悉朝鮮曾經在90年代晚期向中國要求購買過這種導彈。但是遭到了拒絕。伊朗也對此十分感興趣。他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擁有這樣的導彈,來替換目前用的SA18。(主要是認為不靈活和比較笨重)。

  第二種:紅箭-9A(無情的裝甲殺手)

  這種導彈是在原有紅箭-8A基礎上改進研製的。而紅箭8A曾經也在80-90年代中前期,被巴國引進後進行了批量改進位造巴國取名為「綠箭8C」秘密銷售給南聯盟部族武裝用於打擊南聯盟政府軍。在後來統計數字中,這種「紅綠箭8A」導彈在南聯盟內戰中擊毀的坦克包括了T80U坦克。總計佔據被擊毀坦克總數的70%。這引起了美國不小的震動和關注。但是紅箭-8A射程最大僅有4000米。不足以作為更遠距離打擊。

  因此紅箭-9A孕育了。這種在紅箭-8基礎上增強了導彈制導精度和改進了串聯爆炸部以及加裝了聚能罩的導彈最大射程約 5000米。改進型的串聯戰鬥部是專門用於對付「披掛裝甲」的新型坦克使用的。美國國防部曾經在90年代晚期從巴國渠道獲得了2枚此導彈。在自己的喬治亞州秘密實驗場地。對於自己的M1A1進行了1200,2400,4800米不同距離的「正面,側面」打擊。在1200米距離上這種導彈竟然「驚人洞穿了」M1A1中國人號稱「無敵」的貧鈾主裝甲。在2400米距離上依舊打破其主裝甲(破/碎甲非洞穿)。在48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側面3級貧鈾裝甲。

  依據美軍方推算破甲能力約摺合北約勻制鋼裝甲1050-1100mm。因此上戰後美軍開始對自己的M1A1進行再一步的升級換代。據悉主要是增加了貧鈾裝甲的抗擊能力與厚度。

  

  

  紅箭-9A國際價格相對紅箭8A略有上升。但是總體價格較之陶-2C還是低很多。因此便於部隊批量使用和裝備。同時它具有了8A也具有的所有特點。只要經過簡單的改裝就可以應用在任何民用車輛上。或者加裝一個無線遙控發射機可以實現遠距離「操控」發射。同時導彈架設和發射,一名經過訓練的士兵就可以簡單完成。而這些手段恰恰是一些游擊隊最需要的。

  美軍自我的所謂「測試」看起來未免有些「威脅論概念」但是依據巴國陸軍試驗測試9A導彈可以有效打擊蘇制幾乎全部披掛型反坦克裝甲。而中近距離的確可以洞穿一定厚度的貧鈾裝甲。但是似乎並沒有美軍方所稱「那麼邪乎」。不過對付類似法國「格克萊爾」 「挑戰者II」「豹IIA4」「黑鷹90」這樣的坦克還是效果不錯的。再加使用便利。改進餘地較大。價格相對較為廉價。因此這也是被美國陸軍成為「決不可擴散的中國武器之一」。

0

主題

359

帖子

759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9
沙發
leonardo2025 發表於 2014-1-11 15:27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就是美國毒刺導彈的翻版。當年美國協西歐和日本之力也奈何不了北極熊。恰巧碰到中蘇鬧矛盾,於是拉上中國一同阻擊蘇聯。中國在北方拖住了蘇聯120個師的兵力。在阿富汗幫助美國把大批武器送給塔利班,包括國產輕武器還有部分美國先進輕武器裝備。毒刺導彈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蘇聯直升機,運輸機還有低空攻擊機的噩夢。中國在南面對蘇聯扶植的越南致命的打擊,使得美蘇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最終導致蘇聯解體。美國當年正因為需要中國的幫助才答應象中國投資,同時進口中國的產品。沒想到被中國接機做大。看來毛澤東的卻是政治大師,把美蘇玩於股掌之間。當年美國本來還答應吧F16裝備給中國的,但是蘇聯解體的提前,美國覺得中國已經沒有利用價值,這個項目還有升級中國戰機超7超8超5計劃一併停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