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專家點評中國軍工現狀:道出其中驚天秘密!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國衰落是一夜間的事情,但承認並適應這一事實卻需要很長時間。儘管蘇聯解體已過去近20年,但俄國內仍有許多人懷念昔日輝煌,並堅持認為俄羅斯是蘇聯的化身。最近,俄金剛石中央海事設計局總設計師尤·烏·阿森涅夫在接受中國香港特區《軍事家》雜誌採訪時,披露了一些關於俄軍艦設計及中俄軍事技術合作的秘聞,字裡行間流露出昔日超級大國子民所固有的自傲。

  採訪中,阿森涅夫流露出對於中國海軍的發展頗為輕視,認為,以中國現在的水平,要在艦艇設計上追上俄羅斯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俄羅斯有百年海軍技術積澱,而中國海軍裝備基本是在俄技術幫助下才發展起來的。何況這中間還中斷了幾十年。」

  「中國同俄羅斯進行技術交流時忽視系統整合,而只注重單個設備的先進程度,以為買點零部件就可以做出產品。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暴露出中國人對軍事技術的核心問題還沒有理解。就如同做整容手術,要換個鼻子,不是光考慮鼻子本身,還得從與臉的整體融合方面來考慮。」「不光是中國,即使是海軍裝備最先進的美國也曾犯過類似毛玻

  蘇聯解體后,美國曾花重金聘請200多名俄羅斯地效飛行艇工程師為自己複製地效艇,結果零部件都造出來了,卻裝不到一塊兒去,因為這些人中沒有一個人擔任過副總設計師以上的職位。同樣的道理,中國雖能造出許多單項性能不錯的艦載武器,但在整合上欠缺經驗,如中國艦載雷達兼容性就很難做好,嚴重影響實際使用。……

  而俄羅斯在系統設計和系統整合方面功力深厚,這也是俄制武器享有盛譽的關鍵所在。」他認為,中國已造出漂亮的軍艦,但這些艦艇存在不少問題,如被稱為『中華神盾』的052C型驅逐艦隻造了2艘,很重要的原因是解決不了系統兼容問題,中國要想進入艦艇設計的最高殿堂,僅靠模彷是遠遠不夠的。

  

  阿森涅夫還提到一個細節,不久前,一批中國海軍專家訪問金剛石中央海事設計局,提出三個問題:「1、俄制艦艇為什麽高速性能極好?2、俄軍艦的兩個推進軸為什麽在出故障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同步運轉?3、俄制敵我識別系統的作用距離為什麽能和艦載搜索雷達相當?」阿森涅夫說:「中國人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明顯有不相信的成份,我們一一進行實際演示后,他們都露出驚訝的神情,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們是按照20世紀50年代蘇聯給的資料進行相關計算……都過了這麼長時間了,技術和設計思想很多都不一樣了。」

  當被問及俄方是否向中方傳授這些技術時,阿森涅夫聳聳肩:「不是什麽技術都能給別人的。」很明顯,這些技術是俄羅斯看家的本領,輕易不會外傳。在阿森涅夫眼裡,俄羅斯並不擔心中國從所購俄制武器中獲取核心技術。阿森涅夫認為,外界貶低俄制武器性能是一種偏見,「我們的武器是用來打仗的,西方武器看起來很好,但打仗卻未必中用。」

  他舉例說,法國勒克萊爾坦克很先進,包括計算機、全電控制、空調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飲水機,「這樣的坦克是用來打仗呢,還是讓士兵們舒服地服完兵役?或者是用來閱兵?」他說,當初他曾向準備採購勒克萊爾坦克的阿聯酋軍方指出該坦克過於精密,環境適應性差,特別是發動機的空氣濾清器和冷卻系統在沙漠中很容易失靈,但是阿聯酋人聽不進去,結果他們買來的60輛勒克萊爾坦克在一年之內就因發動機故障全部『趴窩』。

  阿森涅夫回憶道:「我後來對阿聯酋軍方說,之前我就提醒過空氣濾清器的問題,現在真的堵住了吧,你們為什麽不買俄制坦克呢?對方的回答讓我很無語——因為俄制坦克上沒有空調!看來他們買坦克不是為了打仗,而是想坐在裡面輕鬆地溷完兵役。阿森涅夫還強調,西方武器在設計上只顧指標先進,很少考慮惡劣戰場環境的需求,缺少備份措施。

  西方艦艇過於依賴信息來源,如衛星、飛機等,而俄制艦艇除了能從衛星、飛機等獲取信息,自身也具有完備的信息探測設備,「這就如同開槍,士兵完全可以蒙著眼睛然後接受別人的指令去瞄準開槍,但如果他能自己觀察、自己開槍就更好,至少他能更準確地把握目標狀況以及被摧毀情況。」阿森涅夫指出,俄制武器在每處設計上都根據戰場需要採取備份措施,如俄艦炮平常靠電驅動,如果電力系統出故障則轉為液壓驅動,如果液壓系統再出問題,則可依靠人力操作,西方的戰艦就沒有類似設計,一量電力系統癱瘓,整個艦炮就廢了。

  他說:「很多人看到俄制艦艇上密布的雷達、電子設備和武器,總感嘆太複雜,沒有必要,實際上這些人不是戰士,不知道武器系統多重備份的重要性。西方艦艇一旦信息接收設備和電力系統被毀就喪失戰鬥力,而俄制艦艇在同樣條件下卻可繼續作戰,孰優孰劣,不是很清楚嗎?」

  當然,上述說法只不過是俄國人的一面之詞,表面上頭頭是道,實際上外界普遍認為,今天俄軍工能力遠不能和蘇聯時代相比。美國軍事專家布拉特·沃森指出,俄羅斯雖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工企業,卻再也無法複製蘇聯時期結構完整、配套齊全的軍工體系,加上經濟長期困頓,軍工企業設備陳舊、軍工科研人員大量流失,俄在先進武器研製方面已力不從心。

  這從俄羅斯為印度改裝『戈爾什科夫』號航母遲遲不能完工、圓錘潛射彈道導彈屢射屢敗就能看出來,「今天俄羅斯之所以大力發展2000噸級輕型艦艇,不是戰略上的需求改變了,而是自身造船能力僅及於此。」

  

  

  英國軍事專家拉芒什也認為,俄軍品出口雖一直名列前茅,但銷售的基本是蘇聯時期的武器裝備,且由於配套體系喪失,俄制先進武器越來越依賴國外部件。在俄軍工業走向沒落的同時,新興國家如中國的軍工能力卻在快速進步。

  不可否認,中國武器技術有不少來自俄羅斯,但隨著052C型驅逐艦、「昆崙山」號船塢登陸艦、99改主戰坦克等大型裝備問世,中國軍事技術正在擺脫俄羅斯風格,開始形成自己的特點,特別是今年中國成功實施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標誌著中國已摘取當今世界軍事技術領域最閃亮的明珠。為何俄羅斯遲遲不願出口蘇33給沈飛,就是沈飛吃透了蘇27的技術遠遠超出俄羅斯的想象。殲20的誕生則標誌著中國軍工由模仿和山寨,走向了真正的自我研發,創新。早在明朝,中國的火炮曾威震邊疆,令少數民族軍隊膽寒,可謂攻城拔寨無堅不摧,現在的中國軍工也慢慢的來到了祖先的這個門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