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記錄中國單車上的日子 你懷念這些鏡頭嗎?(組圖)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3-12-29 1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868年自行車傳入中國。幾十年來,從緊俏的奢侈品到標準的代步工具;從永久、鳳凰、飛鴿,到捷安特、美利達;從的自行車王國,到機動車過剩而自行車難覓的窘境。自行車如今已成了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人。圖為齊齊哈爾市一男子騎自行車載著家人。1993年攝新華社稿


  

  
1949年7月6日,為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慶祝上海解放,上海市軍民舉行聯合遊行。自行車隊加入到了遊行隊伍中。


  

  
計劃經濟年代,像自行車這種「奢侈品」只有去供銷社憑票才可以買得到。天津市南郊區供銷合作社小站第三經理部供應的自行車、五金工具等商品。(1956年攝)
  

  
1959年7月8日,北京市財貿職工業務技術表演大會在中山公園音樂堂開幕。宣武區大柵欄自行車商店職工劉繼先(左)和崇文門前門大街自行車商店職工劉國義,在會上表演安裝自行車,他倆都是選拔出的技術能手。劉國義只用了5分41秒就裝成一輛自行車。新華社稿


  

  
曾幾何時,自行車除了載人,還可載貨,可謂一車多能。北京南苑中心商店第五店售貨員曹振鋒用自行車把草帽、扇子送到田間。(1960年攝)新華社稿


  

  
49歲的四川省農民王大康,騎自行車旅行中國29個盛市、自治區,歷時兩年零四個月,行程44800多公里,於1983年6月17日到達終點西藏拉薩。騎自行車周遊全國,是他多年的夙願。新華社記者


  

  
為搞好北京市交通秩序,從1984年3月1日起,凡騎自行車上路者,必須攜帶行車執照,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如果被查到沒帶執照,交警就會對騎車違章者罰款。



  

  
作為曾經的「大件兒」,丟車是常有的事。1986年11月26日,北京市公安局撿拾物品招領處,將2千輛自行車分類、編號,在北京師範大學操場,為丟失自行車的群眾舉辦招領會。



  

  
1987年5月8日,北京星城自行車附件廠總工程師胡文元騎著他自製的電驅動裝置自行車為觀眾表演。這種自行車是正在北京舉行的首屆發明展覽會二百多參展項目之一。它採用12伏特的蓄電池,一次充電可供50公里行程,耗費一角多錢,時速為16公里。



  

  
1988年10月26日晨,廣州市自行車鼎盛時期馬路上的車潮。作為曾經的自行車大國,幾乎到了人手一輛的規模,人們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遊玩成為了街頭最常見的景象。



  

  
款式新穎的輕型單速、變速自行車引導了新潮流。山東泉城濟南的姑娘為擁有一輛輕巧美觀的「26」輕便車而感到自豪。(1990年攝)



  

  
上世紀60-80年代,自行車除了代步外,運輸也是重要的用途,自行車帶人、馱東西是記憶中最常見的畫面,即經濟又輕便。(1993年
  

  
長城上也可以進行自行車比賽,只不過這個「自行車」換成了獨輪車。1993年8月16日,參加「世界獨輪車長城行」活動的百餘名中外選手在北京慕田峪長城上進行100米速度賽。



  

  
山地車在90年代還算是「奢侈品」,價值也較普通車更高。在京城較大的自行車存放處,都設有山地車或賽車的專存處。一輛山地車存車費為兩角錢,比普通自行車貴一倍。(1994年攝)



  

  
進入90年代,「高檔」的山地車開始流行,多少倍速、碟剎等成為年輕人經常談論的話題,擁有一輛山地車成為那個時代年輕人的追求之一。街頭隨處可見騎山地車兜風的少男少女們。(1994年攝



  

  
1995年10月28日,500多名西安地區的青少年匯聚在西安古城牆上,參加「國際奧委會主席杯」全國百城市群眾自行車賽比賽。在歷史悠久的西安古城牆上舉行自行車比賽,尚為首次。



  

  雜技之鄉河北吳橋縣將雜技、魔術引入餐廳,人們在就餐時可以欣賞到豐富多彩、別有情趣的表演場面。餐廳服務小姐正騎著獨輪車送菜。(1997年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