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盤點2013中國外交最引人矚目9大焦點(組圖)

[複製鏈接]

3996

主題

4055

帖子

5529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發糕 發表於 2013-12-27 1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是中國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除了國內事務重大舉措不斷出台,外交領域亦呈現全新氣象,引起世界廣泛關注。一年來,中國新領導人重大外交行動頻出,焦點和亮點很多。在即將送走這個好戲連台的一年之際,對其進行一番梳理,可歸結出最引人矚目的9大聚焦點。

  

  1】習近平成功訪俄,第一夫人引世界關注。

  3月下旬,12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產生新一屆政府後僅一周,習主席上任伊始的首次出訪,即以訪問最大鄰居俄羅斯的行動展現在世人面前,凸顯雙方高層對這一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優先考量。此次訪問取得引入注目的多項成果。兩國一致同意,加強在經貿、能源、新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在涉及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習主席還成為參觀俄國防部作戰指揮中心的首位外國領導人。而陪同出訪的第一夫人彭麗媛首次亮相國際外交舞台即成為一大亮點。其溫婉、優雅、大方的形象不僅為普通民眾所津津樂道,也引起國際媒體極大關注。有評論稱,第一夫人一夜之間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張亮麗新名片!

  

  2】釣魚島及南海諸島之爭升級,中國突破日本對釣魚島實際管轄權

  因日本政府去年9月「購島」引發的中日釣魚島對峙本年度進一步激化。中國政府採取了設立海警局,宣布領海基線,並開始海、空立體常態化巡視等針對性應對措施,初步逐漸扭轉了被動局面。對於這場較量,外媒有個三階段說法倒也貼切:第一階段是中日各自申訴主權;第二階段是中國突破日本的實際管轄權;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即爭奪行政治理權階段。南海諸島問題,亦因菲律賓試圖通過「廢艦坐灘」造成永久佔有伎倆遭中方反制措施而形成雙方緊張對峙局面,菲方已祭出國際法庭裁決的路數,難免事與願違。日本首相安倍則藉機試圖拉攏東盟諸國對抗中國,但同樣難以得逞。已有評論預測,中日開戰將發生在2014年!昨天,安倍又一意孤行,參拜了靖國神社。但筆者認為,雖然中日擦槍走火的危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但開戰的可能性依然並不大。

  

  3】習近平多次出席多邊外交峰會,中國國際地位和作用呈上升勢頭。

  3月,習出席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第5次峰會,五國決定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初始規模為1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庫,中國承擔最大份額410億美元。9月,習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G20第8次峰會和上合組織元首理事會第13次會議。習在G20峰會所作重要發言中,除強調中國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還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和新建議,大多被納入《二十國集團聖彼得堡峰會領導人宣言》。10月,習出席在印尼舉行的APEC峰會,提出促進亞太經濟持續與健康發展的三大主張,強調「亞太互聯互通」,力促合作共贏戰略。本年度的這些多邊外交,體現了中國的話語權,集中發出了「中國聲音」,提高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更有媒體稱,中國「引領世界經濟健康發展新潮流」!

  

  4】中國嚴厲警告朝鮮勿鬧事,金正恩特使崔龍海北京遭冷遇。

  在今年初朝鮮公然進行核試驗遭國際社會制裁后,金家三世政權採取敵視態度,宣布進入於戰爭狀態,不斷發出發射導彈等戰爭叫囂。甚至要挾進行核戰爭!中國新領導層曾嚴厲警告朝鮮不要在中國家門口鬧事!5月末,趕在習奧莊園會晤前,金正恩派特使崔龍海攜其親筆信來北京面呈習近平。但他在北京等了3天,最後一刻才得償所願。習近平明確告訴這位特使,朝鮮半島無核化和持久和平穩定,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朝方希望安排金正恩訪華,則未獲中方允諾。最近又發生金正恩處決其姑丈張成澤事件,中朝關係今日前所未有的低潮期,金正恩訪問中國的願望更變得遙遙無期。

  

  5】習奧實現莊園會晤,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顯雛形。

  6 月上旬,在美方積極推動下,於習主席拉美三國之行結束時,終於在美國加州提前實現習奧首次元首會晤。兩人身著襯衫一同漫步在安納伯格莊園的身影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次「計劃外」的非正式訪問,按美方說法,「主要是奧巴馬和習近平試圖建立良好私人關係,以更好地定義雙邊關係。」而習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有一個概括:一是不衝突、不對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贏。顯然,這是超越以往大國關係中諸多負面因素的新嘗試,是中方高層從全球化時代世界新格局出發提出的開創性外交戰略構想。儘管中美雙方都對容易引起外界誤解的G2提法相當謹慎,但就這一當今世界最重要雙邊關係的實質目標而言,G2是一個恰當的概括。

  

  6】李克強訪南亞、歐洲多國,盡顯「高鐵代言人」總理務實風範。

  李自5月下旬首次出訪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至上月底訪問羅馬尼亞,期間訪問了亞洲、歐洲多個國家,簽署一系列雙邊協議,取得豐碩成果。特別是其兩次南亞之行和習近平的南亞訪問,意義重大。至2012年低,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即達到4000億美元規模。目前,中國是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有媒體認為,中國與東盟深化經貿合作將進入全新階段,有望開啟「鑽石十年」。中國新總理開放、自信、務實的風範、以及幽默的談吐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被媒體譽為「中國高鐵代言人」。甚至其專機在巴基斯坦獲四架戰機護航的特殊禮遇亦引起網路熱議。

  

  7】中美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獲91項成果,汪洋副總理妙語連珠。

  在炎熱的7月,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華盛頓舉行。雙方圍繞落實兩國元首安納伯格莊園會晤共識,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多達91項具體成果,集中展現了中美外交多領域、多層次溝通與合作的廣泛圖景和豐富可能性,更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特殊重要性的具體背書。雖然中美關係今後還將經歷一些無法預料事件和因素的挑戰和考驗,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波折、搖擺、甚至倒退,但就大趨勢而言,至少有一點是明確的,即兩國領導層都深刻理解,相互合作解決雙邊、地區和全球性事務才是體現各自利益訴求的客觀需要和現實途徑。此次對話一個有趣的場景是,中國副總理汪洋在幾次致辭中脫稿演說,妙語連珠,特別是其風趣幽默地以夫妻妙比喻中美經濟關係。就打破中國官員刻板的國際交往形象而言,這是一個進步。

  

  8】習主席出訪中亞4國,強化與該地區的戰略合作關係。

  9 月份,習主席對土庫曼、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中亞四國成果進行國事訪問。中國西進,加強打造與中亞長遠穩定的戰略夥伴關係,除了是中國能源、資源安全與多樣化戰略的需要,也是打擊包括「東突」在內的「三股勢力」、穩定中國西部的現實需要,更具有地緣政治和全球大戰略的深層含義。習主席在此次訪問中與這些國家簽訂了一批重要合作協議,特別是提出了構建連接亞歐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大藍圖。

  

  9】中國設立東海識別區,美副總統訪華與習近平晤談5小時

  11月下旬,中國宣布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這是年終前,中國採取的一個深思熟慮的大動作。其直接意義是增加了預警監視空間,贏得一定的安全主動;而其長遠意義在於,標誌著美日韓等國在冷戰思維和強權理念主導下划設的單向防空識別區被中國一舉打破!引起這幾個國家較大反彈,並拒絕承讓,算不上大意外。而這一大動作更大的戰略意義需要時間才能逐步顯現。中國在釣魚島博弈和突破第一島鏈封鎖等方面將贏得寶貴的戰略主動和更大機遇,對於應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亦有重要意義。美國副總統拜登不久前剛結束其東亞三國之旅。他在安撫日韓盟國、協調相互立場的同時,更引人注目地與習近平主席進行了長達5個半小時的晤談。雙方進行了坦承、有效的對話溝通,美方立場有所軟化,事實上默認了中方划設識別區這一既成事實。更值得注意的是,此事件不會對中美關係產生長期負面影響,中美在競爭中尋求合作的主基調亦不會改變。拜登在會見日本在野黨時的那句不可太當真的話可以看做一個小註腳,拜登表示:習近平主席還處在初創時期,我不想給他添麻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7: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