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南蘇丹不太平,這幾年總是相互殘殺。死了多少人?聯合國也無統計,反正人不如畜,其景甚慘!
為阻止南蘇丹再鬧大屠殺,聯合國呼籲各國出兵維和。因有石油,各國態度積極,日本也派兵400,築橋鋪路,已經忙乎2年余。
不料,南蘇丹近日戰火再起,聽聞虜殺甚多。維和部隊本該主動出擊阻斷左右,拯救難民於水火之中,不想美軍魚鷹運輸機遭襲,各國維和部隊均退居基地,龜縮其中。日本防衛大臣也令自衛隊不得外出。結果難民找上門來,據稱人數逾萬。

23日,聖誕節前夜,日本維和部隊隊長井川賢一接一電話,對方稱是韓國維和部隊司令,欲借自動步槍子彈萬發。井川從未遇到友軍借彈之事,急電東京。安倍首相速召防衛大臣、外務大臣與內閣官房長官三重臣密商軍情,曰為「安保會議」。結果一紙命令:「借」。
這一借,借出了問題。
日本有「武器出口三原則」,自動步槍子彈當屬武器,擅自提供給他國,無疑違反「武器不出口」原則。即使依據日本《PKO法》,也禁止向他國提供武器彈藥。但宰相安倍一口否認,稱韓軍大敵當前無米可炊,借子彈萬發,當屬「人道主義」。野黨質安倍詭辯,決意召集臨時議會會審「借彈案」。安倍執政黨大權在握,置野黨要求於不理,欲逃脫責任。會議能否舉行?目前依然是謎,但野黨似乎鍥而不捨,好戲還在後頭。
問題不僅僅出在國內,還引發一場日韓口水。由於安倍內閣堅稱是韓軍無米可炊,才向日本自衛隊伸手借彈,讓韓軍面子大失。韓國百姓狠批政府向「日寇」要子彈射向無辜蘇丹人民。青瓦台立即闢謠,稱韓軍並未直接向「日寇」要米,而是向聯合國維和機構要了米。而且韓軍糧米充足,本來也不需要日本子彈,只是擔心需要長期抗戰,多一點也是準備。並稱日本政府拿「借彈案」搞政治利用。韓國媒體更是揭露說:「本來日本政府早向韓國保證,不公開此次借彈案。」

青瓦台此言一出,讓安倍大感不悅。首相官邸急忙抖露出「日本外務省向韓國使館證實過借彈一事是否屬於韓國政府要求?」、「韓軍維和部隊司令致電日本自衛隊感謝」的證據,以證實非日本熱臉貼韓國冷屁股。
面對越描越黑的「借彈案」,韓國出身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最後出面圓場:作為聯合國感激日本的援助行動。
日本自從在60年代確定「武器出口三原則」之後,鷹派政府屢有突破。中曾根內閣以「日美安保」為由突破限制,向美國提供軍事技術。小泉純一郎內閣則實現了與美國聯合研製反導系統的目標。此次安倍內閣借「人道主義」之名,首次實現了日本自衛隊武器彈藥提供給他國的目標。

那麼安倍首相為何要向韓國提供萬發子彈?
其基本目的不乏三個:第一,日本與韓國同屬美國同盟範疇,日本向韓國提供子彈,是為了「行使集團自衛權」作輿論的挑戰與嘗試。這也就是說,日本所指的「集團自衛權」不只是針對美國,而是全面針對美國傘下的各個同盟國,包括韓國和澳洲。如果這一「借彈案例」成立的話,以後日本向美軍以及它的盟國提供槍炮子彈,會變得理所當然。
第二,日韓兩國因為歷史問題和領土問題對立激烈,日本政府想通過「借彈案」,強調日韓兩國屬於「你我不分的戰友」,而且你是危難之際我出手相幫,情誼非凡,以此尋求改善兩國關係的氛圍和途徑。
第三,安倍首相欲通過這一「借彈案」,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限制,為日本軍工產業最終走出國門做好鋪墊,以實踐安倍首相提出的「積極和平主義」——主動地去參與維護國際和平的軍事行動,並出口武器去幫助武裝勢力擺平戰爭糾紛。
安倍的這些目的能否最終達成?還有待觀察。或許還會濕手沾麵粉——自找麻煩。只是「借彈案」並未讓日本民眾感覺到安倍政府做了一件國際好事,而是感覺到安倍內閣動刀動槍的,似乎總與戰爭擦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