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隱藏了20億年的恐怖秘密:非洲發現了什麼神秘建築?(組圖)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4-1-10 1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眾所周知,原子物理應該算是一門相對來說還比較年輕的科學。1942年,人類造出了第一個人造核反應堆,那也只是大約60年前的事情。但是,人們恐怕很難相信,核反應堆在20億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經存在。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至少在非洲加彭共和國境內有17座這樣的核反應堆。

  所有這些天然核反應堆都是在加彭東南部的奧克洛和班格姆巴附近鈾礦藏豐富的地方發現的。這17座核反應堆中,有9座反應堆中全部都是貧鈾。這些遠古時期的反應堆是在1972年發現的。

  非洲發現奇怪核反應堆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當時,法國有一家工廠使用從非洲加彭共和國進口的奧克洛鈾礦石,他們驚訝地發現,這批進口鈾礦石已被人利用過。

  


  

  


  


  

  


  


  
資料圖:加彭共和國的奧克洛核反應堆遺址


  


  鈾礦石的一般含鈾量為0.72%,而奧克洛鈾礦石的含鈾量卻不足0.3%。這一奇怪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隨後人們發現,在加彭發現的鈾礦中有高濃縮的鈾235。最初,為什麼鈾礦中含有這麼豐富的鈾235讓科學家們感到很神秘。

  一些人認為,這些鈾礦被外星人乘坐的UFO所使用的燃料所污染。

  另一些人則說,這些鈾礦所在之處本來是遠古文明時期的人類用於存放他們的核廢料的「核垃圾潮——就像內華達的尤卡山一樣。

  但是,更深入的研究發現,該地異乎尋常的鈾礦是自然形成的,據考證,奧克洛鈾礦成礦年代大約在20億年之前,成礦后不久就有了這一核反應堆。而人類只是在幾十萬年之前才開始使用火。

  讓人吃驚的是,這座核反應堆的構成非常合理。比如,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個核反應堆有幾公里,如此巨大的一個核反應堆,對周圍環境的熱干擾卻局限在反應區周圍40米之內。

  更讓人吃驚的是,核反應堆所產生的廢物,並沒有擴散,而是局限在礦區周圍。與這個「天然」的大型核反應堆相比,今天人類所能建造的最大的核反應堆,也顯得黯然失色。

  天然核反應是可能的

  科學家們認為,天然核反應是可能的,因為,遠古時期地球上鈾235的含量比現在的要多。要發生核反應,鈾礦中必須有不少於3%的鈾235同位素。

  除此之外,要發生核反應還應該有合適的發生核反應的地點,而且反應堆周圍不應該有吸收中子的物質存在。種種跡象顯示,加彭的反應堆工作了大約100萬年。

  以目前的自然條件來看,這樣的天然核反應堆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目前自然界中鈾235的含量非常少。

  


  

  


  


  
資料圖:加彭共和國的奧克洛核反應堆遺址


  


  

  


  


  
資料圖:加彭共和國的地理位置


  


  天然核反應堆引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他們認為加彭的這些天然反應堆可以說是獨一無二,在地球上任何其它地方都無法找到的。它們讓人類知道了許多關於地球歷史的信息。它們還讓人類有機會了解,核反應堆如果長期工作的話,會造成怎樣的後果。而且,研究遠古核反應堆將有助於提高處理放射性核廢料的技術。

  史上十件最神秘的古物:難道真是外星人遺留?

  


  

  


  


  「都靈裹屍布」是一塊顯示一男子有遭受十字架釘死痕迹的麻布,自中世紀首次發現以來,便一直是爭議的焦點。相傳這塊麻布曾包裹過耶穌的屍體,一直被基督徒視為聖物。放射性碳測年代顯示它的年代介於公元1260到1390年之間,並非耶穌的裹屍布,反而與它是偽造物的說法吻合。

  


  

  


  


  「在中國發現的古代廁所」,這是網際網路上有關白公山鐵管來歷諸多奇特的新聞標題之一。科學家在中國青海柴達木盆地一座名叫白公山的山頂上,發現數百根銹跡斑斑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鐵管,而附近是一個鹽湖,科學家至今不清楚這些鐵管的來歷。

  


  

  


  


  這些拳頭大小的古羅馬青銅器發現於法國、瑞士和德國,給考古學家提出了一個饒有興趣的難題:它們不僅沒有明確的用途,而且許多上面還雕刻著各種符號和標誌,其中一些難以辨認,有一些則確定與黃道十二宮有關。

  


  

  


  


  這是一個泥土圓盤,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不過,它的來歷、含義和用途至今仍是個謎。「費斯托斯圓盤」(亦譯斐斯托斯圓盤或費斯托圓盤)發現於克里特島,盤上共有241個印記表示45種不同符號,有些表示人物、動物、植物和工具。

  


  

  


  


  電子裝置尚不存在的年代,古人用電池去做什麼呢?「巴格達電池」(Baghdad Battery)1936年發現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郊外,是一個小陶罐,罐內裝著鐵棒,鐵棒懸在銅質圓柱體內,它們被焊接在一起,外層覆蓋著瀝青。

  


  

  


  


  伏尼契手稿是失落文明的證據,還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這份以奇特字體寫成的手稿,是美國書商威爾弗里德-伏尼契1912年在羅馬附近一所耶穌會大學圖書館發現的,年代可追溯至15世紀,裡面還有許多植物、天體和出浴美女等奇異的圖片。

  


  

  


  


  20世紀30年代,美國人喬治-奇坦在哥斯大黎加的迪奎斯三角洲(Diquis Delta)和卡諾島(Islade Cano)發現了無數石球。這些石球大小不等,大的直徑有6.6英尺(約合2米),小的直徑只有幾厘米,球面異常光滑,光可鑒人,是非常理想的圓球。

  


  

  


  


  在一個具有50萬年歷史的岩石塊中發現火花塞后,自命不凡的調查人員即認定,它在那裡出現有三種可能性:第一,它來自於一個高度先進的古代文明(難道是「亞特蘭蒂斯」?);第二,外星人曾在恐龍時代造訪過地球;第三,來自未來的時空旅行者在遙遠的過去留下了線索。

  


  

  


  


  安蒂基西拉機器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電腦,比比爾-蓋茨開發的電腦時間提前了約2000年。

  


  

  


  


  1957年,考古學家在美國緬因州印第安人遺址發現了年代可追溯至11世紀早期的真正挪威硬幣,這一發現也提供了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證據,即北歐海盜早在義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以前,就曾去過比紐芬蘭還要往南的地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