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霧霾的五大意外收穫」你感受到了嗎?

[複製鏈接]

5055

主題

5090

帖子

715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菊花包子 發表於 2013-12-10 1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2月9日,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等各大中央網媒,刊髮長篇評論文章《盤點霧霾帶來的五大意外收穫》,列舉了空氣污染、霧霾現象的五大益處:讓中國人民更團結!讓中國人民更平等!讓中國人民更清醒!讓中國人民更幽默!讓中國人民長知識!這讓不少網友驚呼,霧霾有這麼多好處我咋就一直不知道?

起初看這條新聞,還以為是我眼睛出了問題,難道是部分媒體為吸引眼球惡意解讀?霧霾還有好處?再仔細刷了刷微博,才發現「霧霾的好處」徵文大賽開始了!除了央視網的這篇「霧霾帶來的五大意外收穫」,還有環球時報刊文稱霧霾會讓導彈打不準,有利於軍事防守。看著各大主旋律網站刊出的一篇篇正能量神文,我突然覺得這難道是作者們在用生命開玩笑嗎?

要說老百姓當阿Q就算了,如果媒體再阿Q那就真的太可悲了。面對這「五大意外收穫」,有網友稱真的太意外了,不敢分享怕收稅!太陽能是國家的,風能是國家的,目前為止就霧霾和空氣還可以免費用了,趕緊吸兩口吧,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正宗好霧霾,中國好肺癌!霧霾一來,官不貪了,商不奸了,物價不瘋長了,鬼子的導彈也瞄不準方向了,井蓋下的民工可以酣暢淋漓地做中國夢了!還有,沒有霧霾,你什麼都不是!

有網友補充霧霾利好:終於有效的助力計劃生育和緩解老齡化,而且終於擺脫了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摸索出了一條合適國情的先污染不治理的新路。那麼友情建議,繼續和深化已有的污染成果,讓敵對勢力放棄對這個戰略板塊的慾望,並且進而污染化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的未來戰場。西藏污染要抓緊,現在就是對印度的污染攻勢還比較緩慢,有關部門要重視起來!

霧霾到底多有啥危害這知識難道還要普及嗎?身為媒體人,難道不經常看看媒體上那些佔據主要版面的報道嗎:高速公路被迫關閉,許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業在政府部門的緊急指示下停工……這是一幅多麼亂鬨哄的圖景。沒有一個人喜歡霧霾天。菜場的大媽不喜歡,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不喜歡,進入中國發展的跨國公司外籍高管不喜歡,各級政府官員也不喜歡。但身為媒體人,為何現在竟大張旗鼓的宣傳所謂「霧霾的好處」?

2012年12月18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發布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2012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四城市空氣質量相對於2010年沒有改善,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數將達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經濟損失達68億元人民幣。根據財新《新世紀》周刊報道,早在2007年,世界銀行和當時的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形成的結論之一是:以PM10為指標衡量的空氣污染,每年在中國導致35萬至40萬人「早死」。難道新聞從業者從來不看新聞和數據統計?作者願意天天在這環境下寫稿嗎?

    

當下,霧霾危害表現得可能不會像倫敦、洛杉磯事件中那樣直接,也不會像颱風、暴雨那麼劇烈,更多地表現為潛移默化的、長期積累的影響,很難刺痛公眾最深處的敏感神經。而在危機防範體系中,長期存在這樣一種誤區:有傷亡的就是大事,不直接致命的就是小事。按照這種邏輯,即使霧霾影響很廣、危害很大,因為短期內不會帶來致命後果,自然很難被看作嚴重的公共危機事件。這種情況下,評論人最應該做的是,讓民眾真正意識到霧霾的危害,讓政府拿出更多的實際行動來,而不是總盤算著把喪事又辦成喜事。

  

自入冬以來範圍最大的一場霧霾正籠罩全國,從華北到東南沿海甚至西南地區,已有25個省市遭遇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渾濁的空氣、極低的能見度,與公眾的焦慮、驚懼相隨,一同成為近幾天的輿論熱點。此般場景,我們並非第一次經歷,也註定不是最後一次。約翰·鄧恩早就說過,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海浪衝掉了一塊岩石,歐洲就減少。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所以,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而鳴!(文/風青楊)

148

主題

1282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沙發
明媚水滴 發表於 2013-12-25 09:07 | 只看該作者
還真是心態好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3-12-26 16:28 | 只看該作者
嗯 真是挺意外的 這樣的天氣還有這樣的心情 奇葩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20: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