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河南農民抗戰時自發營救美國飛虎隊隊員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3-12-24 0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青年報

  抗戰時期,美國「飛虎隊」幫助中國打擊日寇。在河南,一架飛虎隊戰機襲擊日寇軍用列車時起火。飛行員跳傘逃生,在當地民眾營救下重新返回西安駐地。在河南省新鄉市檔案館館藏的一份民國檔案《督政紀要》中,一篇題為《新鄉地區營救美籍空軍副指揮狄士威上校脫險記》,記載了中國民眾營救「飛虎隊」隊員的整個過程。

  面對飛行員掏出的美金,三位農民表示不收錢並會幫助他

  1945年3月20日,四架美國飛機出現在河南新鄉市獲嘉縣郭提車站上空,對日寇的一列軍用列車俯衝掃射。瞬間,列車上的軍火彈藥發生爆炸。一架飛機不幸中彈起火,飛行員被迫跳傘降落在獲嘉縣劉固堤村西。這個跳傘逃生的飛行員正是美國援華空軍第十四航空隊的上校加布里埃爾·狄索斯威(狄士威)。

  正在麥田裡勞動的三位青年農民目睹了飛機轟炸、列車爆炸、飛行員跳傘降落的情景,他們發現飛行員是個黃頭髮、藍眼睛、高鼻樑的外國人。狄士威見了他們,迅速從衣袋裡掏出許多美金。由於語言不通,三人以手勢示意不會收取任何錢財並且會幫助他。狄士威明白了三人的用意后,頻頻點頭,表示感激。

  三位農民帶著狄士威,首先找到曾在河南省政府建設廳供職的曹文華。在曹文華的幫助下,又找到了在獲嘉縣政府供職的張紹渠。趁著夜色掩護,他們步行三十多里,在新鄉縣與獲嘉縣交界處的南陳庄找到了獲嘉縣長張建成,並把狄士威交給他保護。張建成趕忙安排他們休息,但也犯愁。雖然身處縣政府,但是周圍都被日寇佔領了,縣政府內只有幾個老頭,手下無一兵一卒,怎麼能保證美國飛行員的安全呢?

  天快亮了,張建成正在為如何解決問題犯難時,突然有七八個人帶著槍衝進了縣政府。其中一個人對張建成說:「美國人是在這裡吧?你能保證他的安全嗎?」原來這隊人是奉新鄉抗日自衛團副司令郭家林之命來尋找美國飛行員的。就這樣,狄士威被轉移到郭家林的司令部。郭家林為了溝通方便,找來了在焦作煤礦當工程師的李承之當翻譯。經李承之翻譯,雙方弄清了對方的身份和意圖,還了解到狄士威所在航空隊駐紮的基地在陝西西安。

  郭家林的司令部每天人來人往,並不是藏身的好地方。他就和參謀孫家賓商量對策。孫家賓主動提出:自家有個防土匪的土炮樓,雖然有些顯眼,但相對安全。郭家林認為有道理,隨即把狄士威秘密轉移到了位於新鄉縣東營村的孫家土炮樓內。郭家林讓翻譯李承之日夜陪著狄士威,又讓孫家賓的弟弟照顧狄士威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新鄉營救人員積極和西安美國空軍指揮所聯繫營救事宜。

    西安將派飛機接走飛行員,營救人員確定飛機降落地點

  因為狄士威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與本地人不同,營救人員為了符合他的習慣想盡各種辦法,到新鄉城裡弄來麵包、牛奶,還冒著危險穿過日寇據點陪他到大召營學校澡堂洗澡。由於西安方面遲遲沒有迴音,狄士威開始懷疑營救人員的誠意。他變得焦躁不安,數次不顧一切地往炮樓外跑,每天還用水果刀在自己的皮鞋上劃一道作為落難的紀念。而孫家人更是整天提心弔膽,因為一旦被鬼子發現就會家破人亡。就這樣,狄士威在土炮樓內生活了一個月。

  又過了10多天後,西安方面終於有了迴音,派來了一個叫田曙新的官員。田曙新告訴新鄉的營救人員,西安方面準備用飛機把狄士威接走。把一個活生生的美國人從河南新鄉弄到西安,是非常困難的。飛機降落必須要有機場,且不說造機場需要的人力物力,單說風險就叫人膽寒。當時日寇到處張貼告示,獎勵舉報者十萬大洋,窩藏者抄家滅門,血洗全村。而且,狄士威所住的孫家炮樓,北有道清鐵路,東有平漢鐵路,四周都是日軍的據點,漢奸亂竄。如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翻譯李承之卻不慌亂。他首先選出了在村裡群眾中聲望極高的小學校長王清田當主要負責人。李承之對營救人員說:「這是抗日的大事,危險也得干。地點就選在新鄉縣的店后營村,主要事情由王清田負責。」接下來他向大家介紹:店后營村比較偏僻便於隱蔽;土質堅硬適宜修飛機場;群眾覺悟高能完成任務。聽了他的分析,大家點頭稱是。場地確定以後,新鄉營救人員迅速電報西安,西安回電:4月24日晨,飛機到達。王清田則走東家、串西家地動員群眾,村民們紛紛表示支持。村民深夜碾平麥田,迎接飛機降落

  1945年4月23日晚8時,新鄉抗日自衛團的團員和店后營村的百十名青壯年農民,用牲口拉著80套石磙來到村西北的麥田。看到已經出齊麥穗的麥子,他們不忍心下手。此前,已經連續三年遭災,又加上日本人的掠搶,村裡已經餓死了不少人,村民們都眼巴巴地盼著麥子成熟。可現在要把這好端端的麥子碾掉,實在叫人心疼。王清田看到大家有些猶豫,便指著自家的麥田,果斷地說:「先從這兒碾!」就這樣,王清田以吹口哨為號,指揮村民幹了大半夜,碾出了一個佔地100畝的飛機場,又在周圍鋪上了白布,擺了十幾面大鏡子,堆起了許多乾草,準備給飛機指引目標。一切就緒后,王清田便讓村民回家隱蔽,自己和郭家林、李承之、田曙新把頭天夜裡已經轉移到自家的狄士威接到臨時機場等候。


  4月24日凌晨6時,一陣嗡嗡聲響起,四架飛機自西南方向飛來。第一架戰鬥機到臨時機場不遠的大召營火車站上空來回掃射,迫使日軍縮在據點裡不敢露頭;第二架戰鬥機在臨時機場上空盤旋監視掩護;第三架戰鬥機則引導小型C-5號輕型飛機降落臨時機場。狄士威臉上多日的愁苦一掃而光,激動得像個孩子。他勸王清田、李承之、郭家林、孫家賓隨他到西安,以免遭日本人報復。但王清田等四人要留下來做善後工作,保護家人和鄉親們。狄士威只得和他們一一告別,並讓他們趕快撤離,說一會兒要轟炸臨時機場以掩人耳目,然後依依不捨地登上了飛機。

  狄士威走後,日偽漢奸竄進村子,挨家挨戶調查,威逼利誘村民講出真相,但村民們沒有動搖、泄露。敵人抓不住把柄,一時也無計可施。被營救的狄士威在後來對日空戰中屢建戰功,抗戰勝利后回到美國,晉陞為四星上將,並擔任過美軍駐歐洲空軍司令。事情雖然已經過去68年之久,但中美兩國人民為抗擊日寇同仇敵愾,同生共死的深情厚誼,至今令人難以忘懷!(文中所示檔案現存於河南省新鄉市檔案館)(作者:賈兆全 楊寶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