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代的城管到底是做什麼的

[複製鏈接]

148

主題

1282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明媚水滴 發表於 2013-12-23 1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莊子》一書中提到,戰國時代有「監市」,「監市」就是中國古代城管的雛形。但是,古代城管與現代城管的概念和職能並不太一致,古代城管的職權範圍相對較廣。從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負責環衛、拆違章建築、禁止佔道經營外,還得「防火緝盜」,如現代消防隊員、聯防隊員一樣要負責救火、抓賊。他們還有管理市場物價、維持公平交易和社會治安的義務,兼有現代公安、消防、工商、物價、稅務等部門職能,是真正的「綜合執法者」,權力也比現代城管大。
古代城管都是些什麼人
古代並沒有現代城管局這樣的專職機構,自然也無城管隊員一說。古代城管人員身份比較複雜,既有軍人城管,也有警察城管。當然更多的是行政人員來當城管,如漢唐時的「京兆尹」,其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城管執法。
讓當兵的來當城管,是古代的常見現象。如在北宋的都城東京開封,朝廷便設有相當於現代街道城管隊的「街道司」,並相應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組成的執法隊伍,以保證開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良好的環境衛生。
清代的北京,還專設了督理街道衙門,其部分職能也與現代城管局比較接近,主要負責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壞公用設施、侵佔下水道者,都是督理街道衙門的執法對象。
古代城管怎麼管
在古代,佔道經營和違章搭建現象也是十分突出的。古代城管也為此傷透腦筋,不得不經常發「處罰通知」。
唐代的長安和洛陽和今天如出一轍,不少商戶為了擴大經營面積,非要在門面(正鋪)外多佔一塊(偏鋪)。在李顯(唐中宗)當皇帝時的景龍年間(公元707年至710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發布了一則當時的最高「城管通知」:兩京市場上各行業,凡自有正鋪者,不得在鋪前再建造偏鋪。
宋代稱佔道經營為「侵街」,為了防止「侵街」行為的出現,宋代城管想出了一個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標出範圍。這與現代街道畫線一樣,一旦超出範圍就要被制止,當時的城管會經常檢查是否有人違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4: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