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國謀臣眾生相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12-20 17: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陳宮本系中牟縣令,曹操刺董卓未果,出逃中牟縣被捉,陳宮不但釋之,且隨之而去。因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陳宮認定其為狼心之徒,棄之而去,轉投呂布。呂布兵敗被殺,陳宮拒絕降曹,寧願速死。陳宮系謀臣中之智勇忠義之人,惜呂布不能從其計謀,終致敗績。

 荀彧、郭嘉等系曹操謀臣,張昭、魯肅系孫權謀臣,這些謀臣多計謀,且忠誠。郭嘉病逝,曹操痛感失去一得力臂膀。魯肅初見孫權,即建議剿黃祖、伐劉表,競長江所極而據守之,鼎足江東以觀天下勢,一但有機會,便可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后孫權果然依計而行。

劉備之謀臣眾多,如諸葛亮、龐統等。然眾多謀臣中,諸葛亮最足智多謀。劉備三顧茅廬之際,諸葛亮便向他建議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建國規劃,劉備果然依計而行,先取荊州,后取益州,據益州,建帝號,與曹魏、孫吳鼎足而立,且不斷用兵,圖謀天下。

  上述謀臣出謀劃策深得重用,屢建奇功,名垂史冊。然另有一些謀臣則不然,命運多桀。許攸獻計奪冀州后,在曹操表前炫耀,曹操大肚能容,一笑了之。然在許褚面前炫耀,激起許褚的憤怒,認為許攸無禮,於是拔劍殺之。可見,謀臣莫在武將前爭功,否則難免見嫉。

  楊修本是曹操倚重之謀臣,聰明伶俐。然而卻不懂得官場潛規則,當曹操出兵不利,是戰是撤舉旗不定之際,他從曹操的口令中悟出撤的味道,便率先打點行裝,被曹操認為有動搖軍心之嫌,將其殺之。楊修耍小聰明,結果不妙,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孔融向曹操薦禰衡,然其出言不遜,令曹操不悅,不予重用。雖眾人因其言語不遜,力勸曹操殺之,然曹操怕因之污損虛懷納賢之清名,故意令其出使荊州,欲借劉表之手除之。然劉表亦知曹操用心,不肯動手,而是再使禰衡往江夏,借黃祖之手殺之。禰衡狂傲而見殺。

 龐統因相貌奇陋,初不見重於劉備,被貶為縣吏,後方受劉備重用。他因獻連環計,為赤壁大戰中孫劉聯軍破曹操水軍立下功勛。龐統雖與諸葛亮有齊名之說,然龐統命運不佳,益州未破身先死,未能盡展其聰明才智。較之諸葛亮,龐統之貢獻遠遜矣。

  較之曹、劉、孫,袁紹雖有眾多謀臣,而不善用,故兵多將廣,終取敗績。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對袁紹、袁術、劉表、劉璋、孫策、張魯、張綉、韓遂等均表示不足掛齒,認為天下英雄惟他與劉備。果然曹操眼力不錯,最終三分天下者,除曹、劉外,即孫策弟孫權。

  謀臣要發揮作用,須遭遇明主。曹操、劉備、孫權可謂明主也,故手下謀臣作用大矣。然而作為謀士,亦不可恃功自傲,如許攸,更不可逛放不羈,言語不遜如禰衡,否則謀多未用,豐功未建,身先赴死,滿腹經綸與才學無從揮灑,豈不惜哉。

  觀荀彧、郭嘉、張昭、魯肅、諸葛亮等曹、孫、劉手下眾謀臣,各被其主倚為股肱之臣,計謀見用,建功至偉,橫溢才華揮灑自如,青史英名流傳千古,何以然,因其善於審時酌勢,善於控制自我,知進知退,所以才能善始善終,這才是大智慧與大聰明。

148

主題

1282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沙發
明媚水滴 發表於 2013-12-25 08:52 | 只看該作者
三國時代的謀臣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