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 中國和世界面臨「拐點」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3-12-19 1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紐約時報中文網日前發表文章,題為:中國和世界面臨「拐點」,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副總統小約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上周訪華期間,與美國的商界領袖共進了一次早餐。由於此次訪華的時機以及在此期間(主要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五個小時談話中)處理了多項棘手問題,拜登此行意義重大。
  拜登一向喜歡引用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詩句,這次他又這麼做了。
  拜登說,「威廉•巴特勒•葉芝寫過一首詩,叫做《1916年復活節周日》(Easter Sunday 1916),這首詩講的是20世紀愛爾蘭歷史上的首次起義。」(這首詩的標題實際上是《1916年復活節》[Easter, 1916])
  他接著說,「其中有一句,我認為用它來形容2013年的太平洋地區,比形容1916年的愛爾蘭更恰當。」
  「他說,『一切都變了,徹底變了,一種恐怖之美業已誕生。』」(該詩原句是,「一切都變了,徹底變了,一種恐怖之美誕生了。」)
  拜登接著說,美國和中國「正處在人們所說的機遇期,為21世紀的發展道路設定了某種方向。我認為影響就是這麼深遠。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所在的位置,我們正處在彼此關係中的拐點——不光是同中國的關係,還包括同整個地區的關係」。
  「拐點」是指發生劇烈變化的時刻。在數學中,它指的是凸曲線與凹曲線的連接點。
  讓拜登產生上述想法的事件包括:中國突然宣布在東海一大片地區設立「防空識別區」,而中國與一些鄰國在東海存在領土爭議;中國宣布打算向著一個讓市場扮演「決定性角色」的制度邁進——拜登說,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大的決定」;除此之外,還有前不久結束的中國共產黨三中全會上提出的其他經濟和社會改革。拜登還提到了美國與中國在如何對待記者方面的「重大分歧」。  
  簡而言之:中國在崛起,全球化在向前推進;各種制度在相互碰撞。
  我們真的處在一個「拐點」嗎?中國的評論人士是怎麼看的?
  著名獨立學者章立凡持同樣看法。他說,目前是一個讓人感到非常不舒適的時刻。
  他說,「我同意拜登的觀點。」
  章立凡在接受採訪時說,「我認為,在經濟方面,我們已達到了制度的極限,必須改變。政治制度也是一樣。舊的制度無法再繼續。這就是中國面臨的』拐點』。」
  章立凡說,「中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因此產生了一種傲慢。中國認為自己可以制定規則。所以,在防空識別區等問題上,中國正在進行試探,想看看國際社會將如何回應:它是否會向中國屈服?中國在宣布設定防空識別區的半個小時之前通知了美國,這也是在試探。」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謝韜和本傑明•I•佩奇(Benjamin I. Page)合著了《與龍為伴》(Living With the Dragon)一書。
  謝韜說,中國的制度正在全球範圍內引起摩擦。
  他說,「中國的態度是,『如果你尊重我,那就別挑戰我!』而在西方,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仍然尊重你,這種態度是我們政治制度的產物。」  
  他說,「中國不知道如何開展外交,中國有影響力,但不知道如何用。」
  「中國現在試圖做的就是要搞明白,如何與國際社會 『並軌』,同時維持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這兩個問題是中國領導人最關心的。」
  章立凡說,國際社會應該做出強有力的回應。

148

主題

1282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沙發
明媚水滴 發表於 2013-12-25 08:48 | 只看該作者
劇烈的變化之後會是什麼 鳳凰涅槃的感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