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極深海神奇新物種:毛刺蟲身裹絨毛頭部長刺(組圖)

[複製鏈接]

50

主題

95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1 發表於 2013-12-16 0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1 於 2013-12-16 02:02 編輯

  南極深海神奇新物種:毛刺蟲身裹絨毛頭部長刺(1/5)

  

  在2008年的一次研究巡航中,林斯以及來自BAS和其他研究機構的一隊海洋生物學家,從南大洋未被探索過的海域撈出了5,469個標本,分別屬於275個物種。

  南極海域的許多新物種屬於棘皮動物,這類動物中還包括海星和海參。

  下面是這次考察中的一些發現

  

  那一年,「詹姆斯·克拉克·羅斯」號輪船上的科學家們趁夏季冰薄的有利時機,接近了冰架的邊緣,撈上來幾千個標本,包括一些在南極水域新發現的物種。林斯稱: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在撈上來的所有物種中至少有10%是前所未見的,這個比例可能還會

  

  一個來自全世界的科學家團隊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對其中僅僅一小部分物種進行了識別和歸類,歸類結果發表在10月1日出版的《大陸架研究》(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雜誌上。

  

  阿蒙森海擁有海溝和海盆,有的地方可能超過了5,000英尺(1,500米)的深度。

  這種地質構造是以前各個冰河時期留下來的,某些存活到現在的動物可能曾經在這種地質構造中避難。

  林斯說:在阿蒙森海發現的動物,如海星、海膽和海蛇尾等,通常比環南極洲其他海域中的同類動物具有更強的遊動性,其他海域的動物通常被不愛活動的大型海綿所左右。這表明:在過去,海洋動物可能在必要的時候搬遷到了更加適合居住的環境。
  
  阿蒙森海擁有海溝和海盆,有的地方可能超過了5,000英尺(1,500米)的深度。

  這種地質構造是以前各個冰河時期留下來的,某些存活到現在的動物可能曾經在這種地質構造中避難。

  林斯說:在阿蒙森海發現的動物,如海星、海膽和海蛇尾等,通常比環南極洲其他海域中的同類動物具有更強的遊動性,其他海域的動物通常被不愛活動的大型海綿所左右。這表明:在過去,海洋動物可能在必要的時候搬遷到了更加適合居住的環境。

  ——一種渾身長滿絨毛的「毛刺蟲」,之所以這麼稱呼它,是因為它的頭部還長著長長的硬毛刺。這種動物可以在3,000英尺(1,000米)的深處茁壯成長。

  ——蒂爾近愛爾斗蛸(一種生活在南極海域的章魚)為「隱蔽物種的形成」提供了證據:隱蔽物種從表面上看起來與某個物種沒有什麼兩樣,但內部構造卻是不同的。

  ——一種海百合,發現於將近5,000英尺(1,500米)的深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19: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