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美國人》編輯文章:標註轉基因食品是個餿主意

[複製鏈接]

50

主題

95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1 發表於 2013-12-14 07: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10-27 11:44 AM

《科學美國人》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有信譽的科普雜誌。其編輯部最近發文對標註轉基因食品表示了批評態度,現全文翻譯,原文鏈接點擊這裡

《科學美國人》編輯文章:標註轉基因食品是個餿主意

原作:《科學美國人》編輯
翻譯:一劍

剛剛過去的6月份,康涅狄格州和緬因州成為首批通過法案的州,要求所有含轉基因作物成分的食品標明「轉基因生物」(GMOs ) 。在2012年11月加州選民以51.4 %的微弱多數否決了類似的37號提案 。 遊行者在選舉之前高呼: 「我們所要的僅僅是給我們的餐桌上的食物一個簡單的標籤而已」。但是,事情根本沒那麼簡單。

自農業剛剛開始冒頭起,我們一直都在擺弄我們的食品的DNA。通過選擇性繁殖植物和動物最可取的特質,比如我們的前輩改變了生物的基因組,把一種亂蓬蓬的雜草育成擁有豐滿籽粒的玉米。在過去的20年裡,美國人一直在吃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物,在這些植物中,科學家們使用現代化的工具插入基因或調整基因,以幫助作物耐旱和耐除草劑。大約70 %的美國加工食品中都含有轉基因成分。

強制性的標註轉基因,而不是為人們提供有用的信息,只會加深民眾的誤解,認為所謂的弗蘭肯食物在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美國科學進步協會、世界衛生組織和格外小心翼翼的歐盟都同意,轉基因食物和其他食物一樣安全。相對於在作物間交換成堆的DNA這種常規育種技術, 基因工程則更加精確,在大多數情況下,更少會像傳統育種技術那樣產生意外結果。為確定是否有毒或致敏,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已經測試了所有市場上的轉基因食物。結論是,這些都沒有毒性和(額外附加的)致敏性。 (害怕轉基因食物的人可以尋求食用「100 %有機」的產品,100%有機可以表明食物中完全不含有任何轉基因成分 )。

許多人認為轉基因標籤的名稱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權。其實不然。這樣的標籤反而限制了人們的選擇權。1997年,因為那時候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反對轉基因生物,歐盟開始強制標註轉基因食品。由此到了1999年,為了避免這樣的標籤可能失去顧客,大部分歐洲主要零售商已經把帶有自己品牌的轉基因產品下架。雀巢公司等主要食品生產商紛紛如法炮製。結果就是今天幾乎不可能在歐洲超市貨架上找到轉基因食品。

如果美國也強制標註轉基因的話,反對轉基因食品的美國人將會為類似的清除轉基因食品而歡呼。但是所有其他的人都會為此付出代價。由於種植傳統作物往往比轉基因生物需要更多的水和農藥,前者通常較為昂貴。因此,我們都將為非轉基因食品完全不知道是什麼的那些所謂的好處而支付更高昂的價格。根據私人研究機構北橋環境管理顧問公司的估算,如果標註轉基因食物37號提案獲得通過,加州家庭平均每年會因此增加400美元的食品費用。強制標註轉基因也將強迫農民、製造商和零售商額外準備一整套全新的詳細檔案,以應對任何對其產品「自然性」的質疑 。

對轉基因食品的反對也加劇了對一種能為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帶來巨大利益技術的污衊 。最近公布的7年的研究數據顯示,印度農民種植的轉基因作物每畝產量增加了24%,而利潤增加了50% 。由於這些好處,這些農民能夠為他們的家人購買更多的糧食和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

為了遏制由缺乏維生素A而導致的世界上每年50萬兒童失明和25萬兒童的死亡,科學家們已經設計出了黃金大米來提供維生素A的前體β -胡蘿蔔素,約四分之三杯的黃金大米就可以滿足每日所需的維生素A。多次測試的結果顯示該大米是安全的。然而,綠色和平組織和其他反轉基因組織的錯誤宣傳和歇斯底里,拖延了在菲律賓,印度和中國引進黃金大米。

目前有更多類似的產品在研發中,但只有在公眾的支持和資助下,這些食物才可能擺到我們的餐桌上。有國際研究團隊已經開發了比傳統木薯高 30倍的β-胡蘿蔔素、4倍的鐵以及更高蛋白質和鋅含量的轉基因木薯,而木薯是將近6億人的主食。而另一組科學家研製的轉基因玉米含有比傳統玉米高169倍的β-胡蘿蔔素、6倍的維生素C以及雙倍的葉酸。

截至記者發稿時,至少在20個州正等著討論通過關於轉基因標籤的立法。這種爭論才不像表面上看來這麼簡單,僅僅是為了滿足一部分美國消費者的要求而給食物打個標籤。最終,我們是在決定是否要繼續開發一個非常有利的技術或基於毫無根據的恐懼來躲避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9: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