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青楊:美國投行為何偏愛中國內地官二代?

[複製鏈接]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3-12-11 1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僱用中國內地官二代,遭到美國聯邦政府調查一事,有新細節曝光。英美媒體再報道,美國當局正擴大事件的調查範圍,並指摩通有多達三十名僱員,與內地政府及國企高層有親屬關係。(光明網)這條新聞讓不少網友不解,為何美國司法部門與中國官二代過不去呢?

  人情關係辦大事?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清楚美國投行為何樂於雇傭官二代?一方面是官二代大多具備良好的學歷學業背景,特別是具備國際經濟金融知識和視野,其綜合背景符合國際化大公司的要求。更加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國際投行更加看重官二代的家庭背景,說到底是上輩們的權力背景。目的在於試圖依靠權力撈取商業利益罷了。

  中國貴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國企業爭相進入中國市場分一杯羹,但在中國特色國情下,外企要得到生意,必須依從潛規則辦事。巴結甚至賄賂高官權貴固然在所難免,直接聘用有官方人脈背景的官二代就更加快捷方便,即使有些官二代的學歷經驗不符理想,薪酬又是天文數字,但單憑他們在國內的人事關係,就已物超所值了。

  外資投行們非常清楚,在中國,「人際關係是做生意的重要因素」。在中國發展的外資企業,經過在華多年的摸爬滾打,漸漸了解了這個充滿人情世故的國度。一般情況,雇傭一個背景深厚的官員子女擔任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或中國區總裁,可以為外資投行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回報。這些背景深厚的官員子女自然成為各大投行高薪挖角的對象。

  中國內地官二代為喜歡進西方投行?

  而至於中國某些官二代之所以爭相投奔國際投行掘金,一方面看中的是投行強大的國際背景與平台,另一方面也在於投行嚴格的保密制度。很多官二代認為,跟中國人進行官商勾結容易被出賣,而與洋人勾結則可以神不知鬼不覺。這種安全感讓一些官二代走出了一條在國內上名校,出國鍍金,最終就職於在華國際投行以及成為海外企業在華代理人等角色。

  國際投行等海外企業給其超乎尋常的高薪待遇,官二代也不忘投桃報李,利用權力資源、人脈資源等給其帶來豐厚收益和利潤。這些官二代憑藉父輩的特權,一個電話一個字條,便可以日進萬金,點石成金,是何等的瀟灑快活。捲入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腐敗案而遭停職的張曙光正是典型,他自己留在中國做裸官,老婆與女兒移民美國,女兒受到跨國企業的青睞,無非是看中她父親的地位與權力。

  美調查投行雇官員子女為哪般?

  其實,類似國際投行不惜手段挖掘雇傭「官二代」「人才」現象,在國內企業普遍存在,應該引起重視。就拿國內一些商業銀行特別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來說,也存在挖掘官二代的問題。目的與上述一樣,都是為了獲得特殊金融資源,比如:利用父輩權力掌管的資金資源以及大型貸款項目資源等。這同樣是對其他企業的嚴重不公,同樣在破壞市場經濟的公平公正環境。

  正因如此,國內也應該學習和借鑒美國做法,對一些企業雇傭官二代是否存在利益輸送以及帶來相關業務情況開展調查,維護國內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美國反海外企業賄賂立法宗旨是,維護美國企業在海外的公平競爭。如果一些企業利用賄賂當地政府官員等手段獲得經營優惠或者經營資源,就會對其他企業造成不公平,使得其他企業在競爭中喪失競爭地位優勢。這種公平理念才是真正值得國內學習的地方。

  跨國公司在中國陷入賄賂門,歸根結底在於監督不力的公權力。在中國,權力對其他資源還有很強的支配作用,各級官員假如沒有良好的操守,而制度的鐵籠子又往往關不住權力的時候,行賄就難免發生。比企業公然行賄更隱蔽的是僱用高官子女,披著合法外衣,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完成利益交換。這不是跨國企業的發明創造,而是國內也不少見的現象。(文/風青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7: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