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材料】永州市,位於湖南省南部,五嶺北麓,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與著名旅遊城市桂林相距僅170千米。永州古稱零陵,因舜帝南巡崩於寧遠九疑山而得名。又因瀟水與湘江在城區匯合,永州自古雅稱「瀟湘」。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零陵地區,設立地級市。永州現轄芝山、冷水灘二區和祁陽、東安、雙牌、道縣、江水、江華、寧遠、新田、藍山九縣,以及鳳凰園經濟開發區、江永回龍圩管理區。總面積2.24萬平方公里,人口566.5萬人
對永州的初識,是在中學時代讀柳宗元的《永州八記》。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柳宗元貞元九年 (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調為藍田縣尉。貞元十九年 (803),回朝任監察御史里行,與韓愈、劉禹錫為同官,並與劉禹錫一起參加了主張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團。
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順宗即位,王叔文集團當政,柳宗元被擢為吏部員外郎,協同王叔文諸人,在半年內推行了一系列進步措施。如斥退殘暴害民、專門從事搜刮的京兆尹李實,京中人民因而歡呼;又廢除了太監害民的「宮市」和「五方小兒」,停止名地進貢等等。由是為宦官、藩鎮、保守官僚所反對。同年八月,順宗被迫讓位於太子李純,即憲宗,改元永貞。九月,王叔文集團遭到迫害。柳宗元初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劉禹錫、韋執誼、韓泰、陳諫、韓曄、凌准、程異亦同時被貶為遠州司馬,史稱「八司馬」。永貞元年冬,柳宗元到達永州貶所。
在永州九年,有機會深入了解人民疾苦,遊覽本州山水名勝,寫下不少詩文名篇。元和十年 (815)春,奉召至京師。三月,又外出為柳州(今屬廣西)刺史。六月至任所,官雖稍升,而地更僻遠。他在這裡興利除弊,修整州容,發展生產,興辦學校,釋放奴婢,政績卓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病歿。當地居民哀悼他,在羅池地方建廟紀念。現在柳州市柳侯公園內,還有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在散文創作上成就極高。他的哲學、政治論文,思想性強,富有邏輯,筆鋒銳利,如《天說》、《封建論》;他的寓言,對現實的諷刺有力,含義深刻,如《三戒》;他的傳記文,刻劃人物,狀寫氣氛方面,具有純熟的技巧秋高度的藝術性,如《段太尉逸事狀》。而他的山水記,膾炙人口,成就更高!這裡談的《永州八記》,即其山水記的代表作。
其中,特別是「鈷a潭記 」、「鈷a潭西小丘記 」和「小石潭記」,給我印象最為深刻。普普通通的幾個小丘,幾個荒潭,在柳宗元筆下,都成了美輪美奐的風景名勝,蒼松翠竹,躍然紙上。由此,我對唐代散文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對柳宗元的崇拜和景仰,也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直到現在。雖然我沒有到過永州,但是神往已久。今天在網路上找到永州的幾幅照片,愛不釋手,在此轉貼,以饗倍可親的各位網友:

[C][B]◆ ◇ 錦繡瀟湘 ◇ ◆[/B][/COLOR][/C]
永州被瀟湘二水融合貫穿,古稱「瀟湘」。永州山水,融「奇、絕、險、秀」與美麗傳說於一體,匯自然情趣與歷史文化於一身,贏得了古今文人墨刻的詠嘆。
永州之野,有山水之美,也有溶岩之奇;有樓塔寺廟之壯觀,也有木雕碑刻之勝異。九嶷山之神奇,陽明山之險峻,舜皇山之秀美,千里瑤山之古樸,構成了永州迷人的自然風光。又有舜帝古陵、浯溪摩崖、寧遠文廟、道州月岩、遠古石棚等名勝,形同碧玉珍珠,撒落在永州之野,熠熠生輝,令人留連忘返。 碧綠瀟湘水,巍峨九嶷山,永州以它奇麗的容貌、獨特的風情和豐富的傳說而成為一塊筆墨寫不盡的土地。
嶷山舜廟,為歷代帝王「朝祭」聖地,「堯天舜日」名貫天下,毛澤東「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的壯麗詩篇,更使九嶷蜚聲中外。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峰小峰連中峰,當天削去青芙蓉」,山奇、樹奇、泉奇、雲奇、佛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浯溪碑林,保存完好的摩岩石刻有505塊,其中「摩岩三絕」――《大唐中興頌》石刻,為天下三絕之首。寧遠文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最為完整僅次於曲阜文廟。道縣月岩,其岩形渾園,入洞仰視,自東看象「上弦月」,自西看象「下弦月」,從洞中看,藍天當頂,園如滿月,故名「月岩」。江永千家峒,世界瑤族的發祥地,千百年來,無數遷居外地和僑居海外的瑤胞先不斷這裡尋根祭祖。江華千里瑤山,山清水秀,風情獨特,住吊腳樓、飲瓜簞酒,為崇尚自然的旅遊佳境。
歷史上,永州是文人墨客的神往之地。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永州謫居10年,寄情於永州山水,寫出了名揚千古的《永州八記》和《捕蛇者說》等名篇名著;宋代文豪歐陽修的「畫圖曾訓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和詩人陸遊的「揮豪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等不朽名句膾炙人口。還有唐代文學家元結、「草聖」懷素、書法家顏真卿,宋代詩人黃庭堅、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明代地貌學家徐霞客,清代大詩人、書法家何紹基,以及司馬遷、李商隱、寇準、米芾等歷代名人為永州留下了大量的詩、銘、書畫、崖刻,給永州增添了無窮神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