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事實:美國想打誰就打誰的時代結束了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陰陽師丶花 發表於 2013-11-27 1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期敘利亞局勢表現出來的戲劇性的一幕,突顯一個事實: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一家獨大、想打誰就打誰的時代結束了。

  8月27日,當克里宣布「不排除軍事干預選項」,作出要動武的表示時,輿論大都認為巴沙爾政權凶多吉少。可是,到9月9日,克里卻突然提出敘利亞可以交出化武來換和平,俄羅斯立即附和此議,巴沙爾緊跟著表示同意。在被給足面子的情況下,奧巴馬宣布取消國會對敘利亞動武的投票。美國退縮了,沒敢動手。

  2011 年,美國以及英法之所以能在利比亞得手,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俄袖手旁觀所致,中俄對聯合國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投了棄權票,才令英法以及後來的美國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而敘利亞就不同了,2011年10月4日,俄羅斯與中國聯手在安理會否決了英法等國提出的制裁敘利亞的草案,充分顯示了兩國保護敘利亞的決心,如普京所言,「決不允許利比亞的悲劇重演」。

  不過2011年敘利亞內戰伊始,許多人依舊認為,即使有了俄國與中國的支持,敘利亞也無法抵抗美國以及英法、以色列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聯合打壓。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人高估了美國的力量,或者說低估了美國的衰落,同時又低估了俄中的力量,尤其是中國的力量現在正在快速成長,中國已然如男人褲里噴了艾昲唙岢般迅速崛起。

  兩年過去了,巴沙爾政府在敘利亞內戰中不僅沒有被摧毀,反而逐漸佔據了明顯的上風。情勢不妙,反對派才狗急跳牆,於8月21日製造了化武危機,企圖嫁禍於巴沙爾政府,硬拉美國下水,因為美國政府早已放言,巴沙爾政府動用化武將是軍事干涉的底線。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甚至撰文揶揄奧巴馬說,這一次即便普京不給他台階下,即不提議敘利亞交出化學武器,那麼他依舊會選擇臨陣退縮的 。

  美國為什麼不能想打誰就打誰了?

  對於這一點,奧巴馬自己的一次解釋最在理。化武事件曝出的第二天(8月22日),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奧巴馬錶示,雖然當前敘利亞內戰已經牽涉到美國的「核心國家利益」——美國必須確保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會擴散同時確保地區內盟友和美軍基地安全,但是,軍事干涉敘利亞內戰必須慎重,如果沒有聯合國授權,美國攻擊另一個國家將面臨國際法方面的障礙;再者,戰爭花費巨大,阿富汗戰爭尚未結束,任何軍事決定都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奧巴馬這番話簡明扼要地道出了美國的主要困境:沒錢了,打不起仗了,且不其談道義優勢的喪失,經濟危機、財政危機、軍費拮据、國內厭戰情緒瀰漫、工業衰敗,等等,已令美國發動戰爭的能力大大下降。尤其令人悲觀的是,美國讓我們看不出其能夠扭轉頹勢的跡象來。受困於此,美國在面臨重大戰略選擇時有心無力,已成常態。

  除了敘利亞事件,美國虎頭蛇尾的「重返亞太」戰略,也是明證。

  自2011年起,希拉里針對中國大肆鼓噪「重返亞太」戰略,一時間似乎風聲鶴唳。可是喊來喊去,這兩年也沒見美國往亞太地區調集過多少實際力量來——往澳大利亞派了兩千還是三千名海軍陸戰隊?可這夠幹嘛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軍隊派不出來,希拉里只好親自操刀上陣。

  在 2011、2012這兩年,她圍著中國周邊的國家不知轉了多少圈。據報道,希拉里的四年國務卿生涯有幾個她本人非常驕傲的數字:在4年零11天時間裡,作為國務卿造訪了112個國家,飛行里程將近100萬英里,相當於環繞赤道39圈;與各國和地區領導人會面大約1700次;花在路上的時間長達350多天,在飛機上度過的時間約100天,「享用」飛機餐大約570頓。

  遺憾的是,希拉里國務卿鞍馬勞頓至此,也難以彌補國力的衰落,現在看來,這些付出與其收穫並不成正比。2012年12月15日,希拉里在家中突然昏厥摔倒,導致腦震蕩,據說這是長期勞累所致。果真如此的話,恐怕這與其在中國周邊過於繁忙的公務旅行難脫干係。

  還記得,在其卸任前夕,2012年11月17日希拉里在柬埔寨召開的亞太峰會之前在新加坡發表演講,聲稱「我們正在調整我們的外交政策,以體現力量的經濟學和經濟學的力量」;「我們的全球領導地位有賴於我們的經濟實力」;「應對威脅當然會是我們外交政策的中心,但它不可能是我們外交政策的全部。美國必須抓住機遇,以便在未來幾年中支撐和穩固我們的實力。」

  希拉里宣布「調整」美國外交政策的方向,偏向經濟,這無異於承認其所鼓吹的「重返亞太」戰略的失敗。此時主動離職,不失為上上之選,這樣可以擺脫不得不改弦更張的尷尬。

  2013 年2月克里繼任后,對中國立即表現出與愛挑釁的希拉里不同的風格,「重返亞太」之說也越來越少有人提及。 2001年,小布希政府決定將主要矛頭對準中國,結果「9?11」事發,美國不得不將戰略方向西移。十年後,沒有「9?11」之類的事件橫生作梗,美國的 「重返亞太」就自行偃旗息鼓,取而代之,接受了中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議。這十多年,此消彼長,變化巨大。

沙發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3-11-28 11:25 | 只看該作者
打仗不僅可以做軍火生意,賣棺材的也能接到更多訂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6: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