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幸運兒到不願提!人民的鄧亞萍和消失的即刻搜索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陰陽師丶花 發表於 2013-11-25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租金約4萬元的北京高檔寫字樓16層如今已經人去樓空,鄧亞萍擔任總經理的「即刻搜索網路股份公司」集體搬到了南五環外的大興區。11月7日,一位物業管理人員看著到訪的《博客天下》記者脫口而出:「你也是來追債的?」

  在最輝煌的時候,這一層曾經有400多人來往穿梭,不乏曾在谷歌等大公司從事管理和研發的高級人員。

  這家公司的背景也令人驚嘆,它是《人民日報》社和人民網控股的企業,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家「國有制企業」。在網際網路搜索業務上,只有《人民日報》的「即刻搜索」和新華社的「盤古搜索」,是真正搜索業務上的「國家隊」。

  即刻搜索總經理鄧亞萍對自己這份工作期待頗高,這位曾經18次讓中國國歌飄蕩在世界大賽賽場上的國家乒乓球隊前隊員,對國家搜索隊的工作充滿自豪。

  2010年12月6日,她在母校清華大學畢業生招聘會上說:「當你的個人價值疊加在國家的利益上,你的價值會無限放大。我就是這樣的幸運兒。」

  幸運兒正面臨不幸。

  從幸運兒到不願提

  鄧亞萍曾經在共青團北京市委任副書記,擁有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英語流利,被認為是一位眼界開闊的青年官員。

  和她共事過的人認為她是一個敬業和果斷的人,正如她的球風一樣。她也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決心和行動力。

  前往即刻搜索上任后,鄧亞萍躊躇滿志地告訴員工:「你們不能跟百度學,要像谷歌看齊才對。」

  而今的即刻搜索,「(即刻搜索)10月中旬開始搬,11月基本就沒人來上班了」,曾負責即刻搜索所在16層清潔工作的歷思聯行保潔員告訴《博客天下》。

  多名知情人士告訴《博客天下》,即刻搜索早在幾個月前就和盤古搜索醞釀合併擬成立新公司了,目前合併動作基本完成,領導班子已初定,但是新公司的名字仍未確定。

  早前媒體報道,新華社副社長周錫生將擔任新公司CEO,現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原即刻搜索董事長馬利出任董事長。

  面對記者的致電詢問,即刻搜索公關陳誠和盤古搜索公關楊帆不肯定也不否定合併,僅稱「有更新的消息再作通知」。

  鄧亞萍很有可能「出局」。《人民日報》社系統的員工鄧智(化名)稱,目前鄧亞萍仍在《人民日報》社任職,不過,報社內部的人接到了招呼,盡量不談鄧亞萍,和這件事。

  「和競技體育差不多」

  堅定的愛國者鄧亞萍在2010年9月入職即刻搜索,這一決定讓當時所有的人都感到驚訝。

  鄧亞萍在2011年8月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演說中,有一段說法近乎為自己作辯護:「競技體育與網際網路工作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兩者都非常崇尚實力又追求技術,同時也都非常崇拜英雄。」

  曾多次專訪過鄧亞萍的《經濟觀察報》前記者楊光說,鄧「有號召力,侃侃而談但分寸拿捏很好,反應靈敏又做事麻利」。

  總經理鄧亞萍留著幹練的短髮,穿職業套裝,很少在公司談論自己的奧運往事,也不愛在辦公室擺放獲獎照片,她也不愛談論孩子和家庭。唯一的印痕是開會的時候,喜歡用乒乓球打比方。

  鄧亞萍也以一個晚輩的形象拜訪和請教行業大佬,李開復甚至還為鄧推薦技術人才,鄧的好幾位技術骨幹有谷歌工作的經歷。

  在鄧亞萍到來之前,即刻搜索的技術支持主要借用人民網的力量。

  鄧上任后,拉來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原副院長劉駿、前谷歌總部數據中心工程師王江、安卓1.0系統開發參與者錢江等人,組建了一支技術隊伍,公司規模由初創時期的百餘號人攀升至巔峰時期的超400人。

  鄧亞萍的人脈和人氣,加上《人民日報》的可靠背景,似乎可以讓即刻搜索贏得普通用戶和政府項目。

  「溫和的鄧總」

  即刻搜索的員工對這位總經理的評價頗為正面:溫和、勤勉、麻利。

  鄧亞萍一直到今年即刻搜索人事風波之前,仍然出勤頻繁,她常見的工作時間是8點半前就到崗,晚上7點半后還沒有走。

  即刻搜索的前員工李黛(化名)說,在她僅有的四次早到時間,在電梯里就遇到過鄧總兩次。另一位員工黃銘(化名)也說:「鄧總非常勤勉,經常加班。」

  李黛說,有一次百度一位工程師胃病去世的消息傳來,鄧總怕大家吃不好,速讓公司給員工加了餐補,「一頓飯加了10元,聽著不算太多,但畢竟也是一點心意。」

  鄧亞萍平時很少和同事入場打乒乓球,唯一的例外是公司舉辦乒乓球比賽——冠軍有獎勵,就是「和鄧總打一局」。這時的鄧總會「舉止大大方方,從不推託」。而下屬們也歡呼、拍照、拉著鄧總合影。員工需要簽字的文件,鄧亞萍的處理效率很高。李黛說:「通常兩天之內就會有批複」。

  員工們公認的是,鄧亞萍在最艱難的整合合併期,為新員工保住了「應屆生拿戶口」的福利。不過就像很多有戶口的單位所苦惱的那樣,優等生們等戶口辦下來也許就會選擇跳槽。

  李黛把自己從即刻搜索離職的原因歸納為:一、不是做技術的地方;二、公司沒有基本的工資普調和明確的上升通道,「錢途不明朗。」

  已在一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就職的覃鋒軍說:「就算明天即刻搜索打電話請我去我都不去,不是個做事兒的地方。」

  曾專訪過鄧亞萍的《南都周刊》記者易小荷說,感覺鄧更多「擔任宣傳外聯角色」。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訴《博客天下》,「鄧總的角色不太需要懂技術,因為她本質上是執行上面的意見。」

  尷尬的職業經理人

  李黛告訴《博客天下》,今年4月後,鄧亞萍已很少在公司露面了,基本只在員工大會、新員工培訓和領導參觀視察時才出現。

  在「首席科學家」劉駿離職之後,鄧亞萍也逐漸從公司日常業務中淡出。劉駿被認為是鄧亞萍最倚重的技術人才。他在一篇被點名指責的網路文章出現之後離職。

  坊間傳言,成立三年的即刻搜索,投入20億,但營收還不到500萬。從事技術研發的即刻搜索員工黃銘稱:「沒有外界傳言虧得那麼多,營收也沒傳說的那麼少,不過總體是虧的。」

  儘管虧損,但即刻搜索仍然打過至少一個漂亮仗。今年春節前夕,多家公司推出搶票軟體、搶票插件和搶票瀏覽器,即刻搜索亦開發了一款「即刻搶票」。

  鐵道部的官方網站12306沒有屏蔽「即刻搶票」,這使得「即刻搶票」,按照李黛的說法,「小火了一把」,開發的參與員工甚至收到了不菲獎金。即刻搜索的員工認為,「即刻搶票」在技術上比有的搶票應用好,不會給12306帶來致命的壓力。

  不過也正是在今年2月,一篇署名為「jikesoldier」的《我所了解的即刻搜索的研髮狀況》文章自彎曲評論網站首發后火熱流傳。

  在這篇帖子里,自稱在即刻搜索工作三年的jikesoldier數落公司的種種不是——裁員、高管離職、內部重組、無核心技術等等。其中,劉駿被點名指責。

  即刻搜索數名員工、前員工表示那篇文章有問題:「很多和真實情況不符。」

  許多即刻搜索員工認為,「估計哪個做搶票公司的被即刻搜索搶了生意惱羞成怒吧。」

  商人有競爭對手。官員可能有敵人。究竟是誰幹的,沒人說得清。即刻搜索並未追查和公布發帖之人。

  在帖子流傳不久的2月27日,人民網副總編輯張善菊空降出任常務副總經理處理日常工作,劉駿總體協調負責的前端開發組被解散,雲壤公司和即刻搜索的合作基本宣告終結,「(張善菊)這位副總到任之後,鄧總出現就少了。」李黛說。

  即刻搜索有一大批員工離職,包括多位技術骨幹,大批實習生合同被解除,「留下的基本是等戶口的應屆生。」

  鄧亞萍一直想找到肝膽相照的夥伴,不過這對自己本身只是職業經理人而不是老闆的她來說,確實有難度。

  無論怎麼寫一份述職報告,鄧亞萍的這段IT經理人經歷都將尷尬。可能唯一幸運的是,鄧亞萍曾經這樣闡述過做即刻搜索的意義:

  「我們(即刻搜索)本身代表的是國家,我們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履行國家職責。」

  三中全會《決定》最重要的改革路徑就是確定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政府要盡量退出市場,不要用行政手段去配置資源,儘可能讓市場這雙看不見的手,引導各種生產要素的最佳整合,使勞動、技術、知識、管理和資本激流涌動,使中國經濟走進富有活力、創新力和內生增長動力的可持續增長軌道。

  市場和政府的這種關係,一般看起來非常抽象。為什麼好端端的政府,要讓市場去起決定作用,而不是讓自己直接起決定作用呢?

  三中全會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在吸收建國以後60多年的經濟發展經驗和教訓而得出來的抉擇,沒有人故意讓黨的三中全會去降低政府的干預功能。

  改革前不喜歡市場,政府就是一切。結果,國民經濟瀕臨崩潰,民不聊生,貧困成了社會主義的同義詞。過去30年的改革,市場起了很大的作用,使中國經濟擺脫了一窮二白的尷尬,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富有活力的最大經濟體。

  但是,政府的一雙手,永遠不會消停,國有企業壟斷市場,政府引導和決定投資取向。雖然經濟增長速度驚人,但是各種經濟和社會的矛盾層出不窮,尤其是資源配置不合理,投資效率每況愈下,環境破壞嚴重,官僚腐敗,兩極分化達到空前的程度。

  如不深化改革,中國很難保持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向市場求效益,向市場求資源的重新合理配置,是保證中國靠內生增長的必然趨勢,誰違背這個市場原則,誰都會吃苦頭,這就是市場和政府的關係,是三中全會以後10年的改革中心點。

  這兩天,我突然看到我的校友鄧亞萍(她畢業於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獲中國學碩士文憑)在網上遭到前所未有的圍追堵截,主要內容是她花了20億人民幣打造的人民搜索網,後來改為即刻搜索,三年過去了,錢花出去了,但是,即刻搜索的業績非常慘淡。

  最近消息稱,即刻搜索(歸屬人民網)和盤古搜索(歸屬新華網)合併,人民網和新華網委派新的領導人,鄧亞萍的去向不明。原來在她領導下400多人的公司,位於北京中心的黃金地段,每天租金4萬元,現在卻人去樓空。

  鄧亞萍做為一名運動員、學生、校友,那都是一等一的好人。不過,做為大公司的經理人,她確實沒有經驗,也沒有任何網路的技術。人民網把一個沒有企業管理經驗的鄧亞萍委派去抓企業,而且是一個正在創業的企業,還要面對許多已經非常成功的私有同業企業的競爭,簡直是在完成一件從一開始就註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不過,鄧亞萍可能自己也過於自信,以為憑著一股敢拼、敢闖的精神,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全中國沒有人會懷疑鄧亞萍的拼搏精神,對於那些認識她的人,包括本博主,大家也都非常佩服她的那股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個性。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殘酷,就在於鄧亞萍沒有充分估計市場的重要性,而過多的強調國家的作用和所謂的『國家職責』。

  早在2011年, 她說,『我們(即刻搜索)本身代表的是國家,我們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履行國家職責。』她還說,『我們不和百度競爭,百度應該幫助我們,而不是和我們競爭。』

  百度也好,360也好,谷歌也好,都是私有企業。它們的成功,完全是按照市場規律辦事,那就是,用最好最合適的人,在最恰當的時候,辦恰當的事情,讓每一個生產要素得到最大潛能的發揮。

  那些搞絡網的人都知道,新浪、網易、騰訊,哪一個公司老闆不是靠對市場的靈感才能發展企業的?如果打著『國家利益,完成國家使命』作為抵抗市場競爭的旗幟,那麼,國家再有錢也是沒有用的。

  許多大型國有企業,拿著無數的錢跑到海外,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結果虧多贏少,它們也是在履行國家的職責嗎?一半是,一半不是。國家職責也好,國家使命也好,也必須講究成本和回報。光有成本,沒有回報的使命和職責,都是毫無意義的。

  鄧亞萍的即刻搜索,之所以不成功,主要就是過高的估計國家的壟斷作用,過低的估計市場的殘酷競爭。

  目前,許多國有企業為什麼是利潤大戶,主要就是它們的壟斷地位。壟斷,包括市場、人才、資金、土地、貸款和政策壟斷,是大型國有企業橫行霸道的基礎。許多企業,到了國外,一旦失去了國內的壟斷優勢,就很難踢開拳腳,有的甚至是寸步難行,除非政府把保護傘撐到了海外。

  不過,壟斷企業也必須講究效益。不講究效益,也有被打垮的時候。就算不垮,也是國家和納稅人的莫大負擔。例如,中鋁集團、中海集團、中遠集團和原鐵道部。

  即刻搜索有同業民營企業所沒有的優勢,例如,資金優勢和政府的壟斷優勢。但是,在搜索這個行業里,市場的競爭成分,遠遠大於壟斷的成分。就算是一位富有企業管理經驗的人來管理即刻搜索,也會是一敗塗地的。這也許,就是鄧亞萍被當作槍使的一個原因。上級委派她去這裡作領導,抱著僥倖的心裡,以為憑著鄧亞萍的魅力和拼勁,就可以讓政府在一個高度競爭的行業里,能夠戰勝市場,創造奇迹。

  可是市場是無情的。市場不懂什麼是政府,什麼是國家。因為市場沒有階級性,沒有黨性,更沒有國家的使命感。市場只是一雙看不見的手,因為亞當-斯密早就給它賦予了明確的定義。

  是個人也好,企業家也好,政府也好,都必須遵循市場規則,才可以把這雙看不見的手用來整合資源,配置要素,提高效率。在市場的競爭中,沒有效率的企業必須出局,有效率企業可以留下來繼續競爭,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而轉移的客觀規律。

  三中全會的《決定》,強調市場的重要性,就是為了避免今後以政府的身份而不顧市場的效率和競爭規律。我們都必須在學習這個規律中,不斷取得進步,利用市場效率來造福人民和社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