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場中國人輸不起的巨大賭博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3-11-12 0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石勇
  
20世紀快結束的時候,美國有一個叫約翰·霍根的科學作家,一臉認真地喊出「科學的終結」,說它逼近了限度,玩下去的希望渺茫,已經很難有類似於愛因斯坦相對論之類的偉大科學發現了。



霍根沒有像盧梭那樣說科學是壞的,需要改邪歸正,而是說它需要來一個急剎車。這讓討厭科學家傲慢嘴臉的公眾爽了一下。對科學的基礎,它的方法,它在理性上的限度,它的社會、環境後果刨根問底、盯住不放的哲學家也樂見這樣的觀點。但科學家們反彈激烈,當然罵了一通后照樣我行我素——從19世紀的歐洲開始,他們在對世界的解釋上,就取代牧師的地位了,誰能阻擋他們雄健的步伐呢?



儘管和民主一樣,科學是個好東西,但玩得過火,把自己弄成一種神學(專用名詞叫「科學主義」),以為像上帝一樣會知全能,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更重要,同時也更讓人怕怕的是,在高度複雜的現代社會,科學不再是愛笛生、拉瓦錫們在小實驗里鼓搗的那些東西了,而是被嵌在一個實驗—技術的風險系統裡面,或本身就製造出巨大的社會和環境風險。如果它的方法本身就有誤,基礎不牢呢,豈不是把大家置於逃不掉的不安全之中?而科學能否控制它所產生的風險,還真沒人可以打保票。



和這一問題意識相關,前段時間,中國一些搞轉基因的科學家的言行引爆了廣泛的社會憂慮。他們的偉大抱負是把轉基因水稻——13億中國人的主糧——產業化(也是商業化),如果轉基因水稻能佔領老百姓的餐桌,基於某些理由,他們會非常高興。



為實現這個偉大抱負,這些人的言行相當惹眼。比如,「61院士上書國家領導人請求儘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說再遲緩就是「誤國」;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啟髮指控農業部「不作為」,說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決策不能依靠民意,應按照國家的法規辦,按程序走,如果法規不對就修改——總之一切要給轉基因水稻的產業化讓路;而中國農業大學轉基因大米專家黃崑崙在受農業部委託做轉基因大米的小型豬90天餵養試驗后,拿出了科研成果:「試驗用豬在90天餵養期間,無中毒或死亡現象,皮毛順滑,行動靈活,飲食正常,生長發育狀況良好」——推論是:由於豬在「生理性」和「雜食性」上與人的相似性,豬吃了沒事,人吃了當然也是安全的。



這些言行,把當下中國關於轉基因的爭論推向了一個高潮。相關科學家及轉基因的支持者們始終佔據「專業優勢」,指控反轉基因的人「外行」,是在非理性地疑神疑鬼。但不幸的是,他們露出了很大的BUG:似乎不僅不懂得現代社會的起碼常識——你要把轉基因強加給懷有疑懼、抵觸心理的老百姓,也得問一下人家,而不是那麼霸道,換言之,得尊重一下「公共選擇」——,而且,缺乏對科學方法是否可靠的哲學審視。



當然,也沒有誰去正視這一轉基因爭論中最核心的問題:到現在為止,從國內外情況看,轉基因是否無害,並沒有得到足夠的證偽或證實。雙方都能舉出一些對自己觀點有利的事實,但說服力並非就不需要驗證。



而有意思的是,轉基因這一「科學」問題,和其它領域相關時,所暴露的一些問題,是在爭論的視野之外的。





                                方法缺陷



一座房子再輝煌壯觀,基礎不牢的話,成為樓歪歪、樓倒倒的可能性肯定相當大,住在裡面的人,得用生命來賭樓倒歪、樓倒的機率。科學也是。轉基因水稻產業化更是。



我們來考察一下公開出來的那些研究。



轉基因水稻已經取得了兩張安全證書。它們是怎麼得來的呢?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抗蟲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項目負責人林擁軍說,這兩張安全證書的取得「非常嚴格」,不僅對白鼠做了90天餵養實驗,還做了三代繁殖實驗,結論都顯示食用轉基因大米與普通大米並無差別。



有問題嗎?有。除非能夠證明,人的生理結構就是白鼠的生理結構,否則,用白鼠吃了90天沒事,三代繁殖也沒事,根本無法證明人吃了沒事,三代繁殖也沒事。這犯了哲學家賴爾所說的「範疇錯誤」了:適用於範疇A的東東,並不適用於範疇B。不是所有用白鼠做實驗的結果,都不能適用於人,但,這是轉基因。



大概相關人員也覺得這未免太輕率,於是用小型豬,用屬於靈長類的獼猴來實驗。獼猴吃了會怎樣現在暫時不知道,但用豬做實驗,如前面所引述的,給出了結果。這個結果(也包括以後預期獼猴實驗會得出的結果),和用白鼠做實驗一樣,仍然陷在「範疇錯誤」中不願自撥。公眾譏諷轉基因科學家們是不是把13億中國人當成白鼠和豬,要拿來「集體實驗」,這樣的「抗議」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林擁軍教授想必意識到了用動物來說事難以服人,於是,試圖用「人體實驗」來證明,說自己從1999年來已連續14年吃轉基因大米,至今身體無恙。這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行為讓人欣賞。但吃轉基因大米,畢竟不是吃烈性毒藥,馬上見效,或吃慢性毒藥,14年見效,因此這樣的「人體實驗」可以證明它確實是無害的。轉基因的傷害,也許要幾十年,甚至一兩代人之後才能顯示出來呢?林教授等人能確定它不是這樣嗎?顯而易見,「人體實驗」的論證雖然避免了「範疇錯誤」,但它對於論證「轉基因水稻無害」並不充分,並非一個有效的論證。



不清楚在「科學」這一名義的庇護下,轉基因科學家們為何顯得這麼「不科學」。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缺乏一種哲學意識。



負責對科學進行追問的,是現代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叫科學哲學。它的用意很清楚,一是在「基礎性」上,對科學進行審視,給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一些哲學上的指導,看一下科學的基礎是否牢固,就是它的方法可靠不;二是在「終極性」上,馴服科學這匹野馬,探尋人類認識的限度,有哪些東西是科學可以搞定的,哪些搞不定,從而只能保持謙卑或無語——類似於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所說,「凡不可說的,應當沉默」。



有很多哲學家在干這些事情。比如,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提出了科學的一種「可證偽性」方法。一個科學假說或理論,只要有一個反例證明它為假,那麼,它就是不可靠的,可以拋棄了。



這一方法非常有名,科學家們也算是受益良多。比如,愛因斯坦就寫信來支持波普爾。像英國生物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彼得·梅達瓦,以及澳大利亞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生理學家約翰·埃克爾斯等人,就曾對波普爾表示感謝。埃克爾斯如實相告:「我的科學成就歸功於1945年我對波普爾關於科學探索行為的教導的皈依。」英國數學家和理論天文學家邦迪則說:「科學就是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方法就是波普爾所說的方法。」



這有點吹捧嫌疑。科學的方法,當然不只是波普爾所說的方法。事實上,科學家們常用的方法是演繹法、歸納法,以及「最佳說明的推理」。而在轉基因研究中,由於從事的是「發現」,派上用場的更多是歸納法:從一個一個事實,一個一個實驗中,推出「轉基因無害」的普遍結論。



科學家們是使用歸納推理的好手。很多科學發現就是通過歸納法得出的,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歸納推理也頻頻使用,達到了「日用而不知」的程度。比如,我們相信自己走在馬路上,不會地底下突然塌陷掉下去;我們掏出手機,它不會爆炸。憑什麼我們相信這些?回答是我們一直這樣,沒出什麼問題,因此,這一次也不會有。



但如果要問:過去一直這樣,能保證下一次地不塌陷,手機不爆炸嗎?雖然這麼問,我們大概會懷疑自己神經有沒有問題,但如果認真想一下,就會發現,我們確實無法保證。從根本上而言,我們相信「地不會塌陷、手機不會爆炸」是盲目的,懷有僥倖心理。



就是說,正如哲學家們所指出的,歸納推理雖然很多時候有用,但在邏輯上不一定可靠(邏輯上一定可靠的是演繹法)。畢竟,但邏輯上,你要窮盡所有的事實,才能得出一個普遍結論,這個難度係數太高了。嚴格來說,它最多是在一個高概率的意義上可靠,不是一定可靠的。



對於日常生活中運用歸納法,以及一些不直接涉及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科學發現及其運用,我們不必太認真。但是,對於類似於轉基因水稻的產業化這類影響會極為深遠的大事,還是謹慎些為好。儘管看上去真理在握,但張啟發院士、林擁軍教授等人恐怕不得不承認:轉基因研究的方法因其缺陷,離得出一個普遍性結論尚有太大的距離,而轉基因食品到底有沒有安全問題,遠非看上去那麼確定。



                              後果難測



到底是什麼讓一些科學家對轉基因水稻自信滿滿,一邊並不謹慎,一邊又藐視「民意」,預設公眾不懂科學呢?這涉及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科學的專業化,它和哲學,和人文學科,甚至和公眾的一刀兩斷。科學家們走在無人的街道上,和公眾漸行漸遠。



這很奇怪。不要說古希臘的泰勒斯、亞里士多德等人了,即使是到近代的黑格爾、恩格斯等人,大概都沒有想到,現在的科學,居然和哲學分道揚鑣了,而且一個科學家,還可以對哲學沒有興趣。



在古代,哲學是很多學科的母體,各門科學自然包容在其中,一個哲學家在思考哲學問題,也是一種科學研究。但到近現代,各門學科的發展,一個一個地離開哲學母親,並且翻臉不認人了。自然科學尤其如此,它的高度專業化、技術化,使科學顯得好像與哲學無關。



可我們清楚地記得。在近代,很多有傑出成就的哲學家,同時也是科學家,比如康德、萊布尼茨、笛卡爾。而很多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說他們是哲學家也不會過分,比如牛頓、伽處略。到了現代以後,仍然如此。像愛因斯坦、玻爾、海森堡、普利高津等傑出的科學家,他們的科學研究,和哲學思考的區別並不是太大。可以說,一個理性的科學家,是不可能缺乏哲學素養的。他們共同做到了一點:在思考的抽象性上,老百姓可以不明白他們在到底在說什麼,但是在方法上,在價值關懷上,吻合人們的認知和道德直覺。



很遺憾,這種情境,現在很少出現了。



科學和哲學切割的結果,就是科學家們追求知識的積累,卻不問一下所得出的這種知識,最終是否靠譜,最終不靠譜的話怎麼辦;而和人文一刀兩斷,就是把自己玩成一種霸道的知識體系君臨天下,不問一下自己在道德上,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以及有什麼理由可以讓這個世界由自己在玩;和民意一刀兩斷,在知識上是正確的,畢竟真假和人數,以及人的意志沒有邏輯上的關聯,但它的結果是科學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只是人類幸福的一種手段,人對於它可以進行選擇,而不是人要聽從於它。這幾個結果,在轉基因爭論中,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既然這樣,那除了政治力量,已經沒有什麼能夠約束科學主義的自律演進了。人為地製造一個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所說的「風險社會」因此沒什麼可奇怪的。科學技術對於 「風險社會」的巨大貢獻,很多人都印象深刻。這除了它既缺乏自我約束,也缺乏哲學、人文、民意的約束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於人類認知能力的限度所造成的盲目性,我們實際上很難對科學技術的全部後果進行預測和控制。相信科學能解決它所造成的全部問題,和相信它是上帝也許是同一個命題。而比之於人類的食品轉基因化,過去的非典、禽流感、核泄漏之類的風險算得了什麼呢?



毫無疑問,科學家的公眾形象和過去已經不太一樣了。他們往往容易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沒有價值關懷的形象。在某些電影的描述中,他們甚至會變得比較恐怖,比如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里實驗一些殺人試劑,人在他們那兒,和一隻白鼠沒有區別。這或許是藝術對於異化的科學技術的抗議。



但無論怎樣,我們這個世界,是被科學改變成這個樣子的,阻止科學,以及科學家對這個世界的繼續改變無異於以肉身阻擋歷史的車輪。要解構「科學主義」這一神學,勝算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當下中國人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一個民族的未來,交給一些力推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科學家嗎?很多人願意回答「不可以」。但非要我們回答「可以」呢?也許,我們只能要求,這需要一些嚴厲的前提,即科學家們能夠提供一些保證,儘管這些保證,從根本上而言,我們知道是很難做到的。



這些保證,首先就是如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所說的,科學家們在品行方面靠得住,以及在提供「非專業人士所無法有效地知曉的(因而對他們來說必然是神秘的)知識和技能的準確性」上靠得住。但在轉基因爭論中,一些科學家早被綠色和平組織指控和種子公司有利益勾連——雖然只是指控;知識的可靠性,也因方法的錯誤,以及轉基因的複雜性而大打折扣。



其次,還得有其它保證。比如,對自然的敬畏,對人類命運的擔當,對科學限度、邊界的意識……



如果這些保證落空,而糧食轉基因化,我們只能說,這是一場可能輸不起的巨大賭博。除非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真正地陷入了非理性的狀態,否則這是難以想象的。

4

主題

161

帖子

331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11
沙發
寇一仁 發表於 2013-11-13 00:08 | 只看該作者
新「糧食擴張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61

帖子

331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11
3
寇一仁 發表於 2013-11-13 00:08 | 只看該作者
新「糧食擴張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61

帖子

331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11
4
寇一仁 發表於 2013-11-13 00:08 | 只看該作者
新「糧食擴張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4
5
youmeiyougaocuo 發表於 2013-11-13 03: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oumeiyougaocuo 於 2013-11-13 03:51 編輯

筆者從科學又加哲學的高度來解讀「轉基因」這回事,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只要用一點基本的生理知識就能弄明白。那就是任何的食物進到胃腸消化系統里都被分解成最基本的營養成分如氨基酸、葡萄糖,核酸,脂肪酸,維生素和微量金屬離子等,才能被腸道吸收,不能被分解的或是分解不完的都排泄掉了。像核糖核酸(也就是基因的物質載體)和蛋白質這些大分子是不能被直接吸收的,除了極個別的例外,如導致帕金森症的某類蛋白質分子。

所以所謂」轉基因「的可能存在的威脅就是,轉入的基因所形成的蛋白質在腸胃這種強酸性環境中是否能夠保持穩定,不被分解,並且這個蛋白質還能夠直接侵入細胞和消化道,以致對肌體造成某些可能的傷害。通常這個還是能夠很容易的在實驗室里得到驗證的。再說一次,在像腸胃那樣的環境中還能保持穩定,或者是能夠直接進入細胞的蛋白質分子在自然界中是極其罕見的,也是可以檢驗的。

所以你不用進行什麼長期的人體實驗什麼的,只用證明轉基因形成的蛋白質分子在類似腸胃的環境中會被分解,或者是即使不分解,這個蛋白質分子也不會直接進入到細胞和肌體組織里,就能表明轉基因的農作物是沒有傷害人體的可能的。這個邏輯能明白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0

帖子

11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6
6
lmtl 發表於 2013-11-13 06:36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的,現實世界的存在並不像你所說的所謂邏輯那麼簡單的。
轉基因有可能產生的有毒蛋白質不一定需要進入到細胞或者血液裡面才對人體產生破壞作用的,這些可能的有毒蛋白質有可能不被人體吸收,但是它會對腸道的菌落產生破壞性的影響,作為糧食,它不像藥品那樣只對人體有短期的影響,它是長期的,腸道菌落的變化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或許還有更多的未知的影響,所以,安全性需要長期的真正的科學實驗來驗證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7
ryu 發表於 2013-11-13 08:02 | 只看該作者
輸不起的巨大賭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4
8
youmeiyougaocuo 發表於 2013-11-13 11:49 | 只看該作者
lmtl 發表於 2013-11-13 06:36
樓上的,現實世界的存在並不像你所說的所謂邏輯那麼簡單的。
轉基因有可能產生的有毒蛋白質不一定需要進入 ...

再說一遍,在像胃腸道那樣的環境中還能穩定存在的蛋白質分子是極少數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檢驗的,我很難相信搞轉基因的科學家在把這個基因轉入另一個糧食物種之前沒有檢驗過這件事。退一萬步,即使像您說的這個蛋白還能在腸道里穩定存在,蛋白質進入人體細胞已經是極其罕見的事情(目前僅知道某些病毒的蛋白可以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蛋白質進入細菌就更沒聽說過了(細菌的細胞膜更加複雜,對外來物質有更強的抵禦性)。鄙人博士論文就是研究細菌細胞膜組織的,能進到細胞里的蛋白質還沒聽說過。

您既然說到食物對腸道菌落的影響,就應該知道任何一種食物對腸道菌落都會有影響,而且極有可能是各不相同的。我們對腸道菌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了解得還很少,所以您這樣的一個帶有未知可能性的argument等於什麼也沒說,您說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4
9
youmeiyougaocuo 發表於 2013-11-13 11:50 | 只看該作者
lmtl 發表於 2013-11-13 06:36
樓上的,現實世界的存在並不像你所說的所謂邏輯那麼簡單的。
轉基因有可能產生的有毒蛋白質不一定需要進入 ...

再說一遍,在像胃腸道那樣的環境中還能穩定存在的蛋白質分子是極少數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檢驗的,我很難相信搞轉基因的科學家在把這個基因轉入另一個糧食物種之前沒有檢驗過這件事。退一萬步,即使像您說的這個蛋白還能在腸道里穩定存在,蛋白質進入人體細胞已經是極其罕見的事情(目前僅知道某些病毒的蛋白可以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蛋白質進入細菌就更沒聽說過了(細菌的細胞膜更加複雜,對外來物質有更強的抵禦性)。鄙人博士論文就是研究細菌細胞膜組織的,能進到細胞里的蛋白質還沒聽說過。

您既然說到食物對腸道菌落的影響,就應該知道任何一種食物對腸道菌落都會有影響,而且極有可能是各不相同的。我們對腸道菌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了解得還很少,所以您這樣的一個帶有未知可能性的argument等於什麼也沒說,您說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0

帖子

11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6
10
lmtl 發表於 2013-11-13 21:58 | 只看該作者
youmeiyougaocuo 發表於 2013-11-13 11:50
再說一遍,在像胃腸道那樣的環境中還能穩定存在的蛋白質分子是極少數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檢驗的,我很難相 ...

你自己的回復已經在打你自己的嘴巴, 既然你承認現代科學對腸道菌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未知,你邏輯的前提已經被自己否定,你還堅持你的邏輯能成立的話,你就已經確定了腸道菌落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難道這是科學的邏輯嗎?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質疑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眾所周知,許多中藥或多或少有一些毒性,這些中藥的毒性並不體現於中藥本身的蛋白質,而是中藥本身所有的各種甾醇、皂甙、生物鹼等等,這些物質正是中藥藥性所在;這些物質調節中藥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各種機能,當某種植物的基因出現變化時,它體內的這些物質會有什麼變化?如果轉基因大豆中產生了類似於毛棉油中的「棉酚」這樣的殺精物質,它就會讓一個天天食用它的民族絕育。

食品是人類每天都食用的,它的安全要求應該比藥品還高,我們必須以審慎的態度對待,而不是想當然地以「科學邏輯」來推斷它的安全性,否則就是對人類犯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0

帖子

11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6
11
lmtl 發表於 2013-11-13 22:08 | 只看該作者
還有就是,我不相信所謂科學家的道德觀,你能保證每一個科學家都是道德高尚之人,無唯利是圖之輩?翻翻科學歷史,你會找到許多反證。
另外,我更不相信轉基因科學家的科學知識覆蓋面足夠寬廣來保證他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基因科學還有許多未知。
在推廣轉基因食品之前,必須做好令人信服的安全實驗,拿出充足的數據來說服大眾,而不是標榜自以為是的「科學」來嚇唬大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442

帖子

56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1
12
想不出名a 發表於 2013-11-14 22:43 | 只看該作者
怎麼說了這麼多?轉基因食品和科學哲學思想根本就沒關係。
這種東西也根本談不上證實或是證偽。
轉基因作物如果不在中國推廣,中國自己的糧食也不是真的不夠。
象日本那樣一個小國,一億多人口,城市化那樣的發達,他們的國民吃的也還都是日本自己的大米。
而且最重要的,為什麼全世界很多主要國家都反對食用的轉基因食品在中國確要急迫地推廣?
說是幾十個院士有這個要求,可全中國才有多少個院士?而院士的專業在各個方面都有。顯而易見,不可能這幾十個院士都是研究轉基因的專家。
所以,基本還是有別的目的驅使。樓主的文章將其上升到科學哲學的高度還是有些誇張了。
中國的院士們其實很象明末清初的士大夫們。本來天天說著華夏民族怎麼能披髮右袵,可滿清一入關,第一個就把辮子梳上了。
利益驅動,僅此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4
13
youmeiyougaocuo 發表於 2013-11-14 22: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oumeiyougaocuo 於 2013-11-14 23:22 編輯
lmtl 發表於 2013-11-13 22:08
還有就是,我不相信所謂科學家的道德觀,你能保證每一個科學家都是道德高尚之人,無唯利是圖之輩?翻翻科學 ...


我想說我對您的這種嚴肅認真的態度是表示贊同的。但是我想問您一個問題,您能說說我們現在每天食用的食物中有哪一種,它所有的生物和化學組分都被詳盡的分析過,而且每一個組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又是被詳盡的研究過並且確知的,舉出一種就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您能不能具體說說您覺得應該怎樣進行您所說的「令人信服的安全實驗」。首先一個問題就是您的實驗對象是什麼,或者說您打算在什麼東西上面做這個安全實驗?

您一方面說您不相信專家,另一方面又說要有「充足的數據」。請問您所說的這些「充足的數據」是從哪兒來的,很顯然不是從專家來的,專家們的數據您是不信的。

我不否認某些專家可能是唯利是圖的,這就能證明所有的專家都是不可信的,是嗎?

我也不否認,一個專家的知識是有限,這就能說明專家們做出的判段就沒有可能是對的, 是嗎?衷心希望你能等到基因科學沒有未知的那一天,我覺得我是等不到了,因為我相信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我們也還會有未知的東西,在任何的科學領域都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14
11nn93n9 發表於 2013-11-15 04:04 | 只看該作者
蛋白質在被吸收之前是不是應該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後進入血液, 再被輸送到身體各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0

帖子

11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6
15
lmtl 發表於 2013-11-15 21:40 | 只看該作者
youmeiyougaocuo 發表於 2013-11-14 22:49
我想說我對您的這種嚴肅認真的態度是表示贊同的。但是我想問您一個問題,您能說說我們現在每天食用的食物 ...

我們現在每天的食物是人類千萬年來的飲食證明它是安全的,長期食用對人類有害的東西,早被人類以生命的代價去剔除。難道現代社會還要人類用生命的代價去剔除貌似普通食品卻不適合長期食用的新東西?
植物體內的各種皂甙、甾醇、鹼、酚等的產生就是因為本身的dna所控制的。當植物的dna出現變化,這些物質的產生、構造、毒性等等有沒有新的變化?
不要想當然地以邏輯去證實食品的安全性,否則FDA只需要提供理論性的文件,不需要經過人體試驗就能讓新藥品通過了。
請記住,食品人類天天吃,它的安全要求其實比藥品還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0

帖子

11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6
16
lmtl 發表於 2013-11-15 21:44 | 只看該作者
11nn93n9 發表於 2013-11-15 04:04
蛋白質在被吸收之前是不是應該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後進入血液, 再被輸送到身體各處? ...

蛋白質的吸收確實是這樣的,可植物的皂甙、甾醇、鹼、酚等不是蛋白質,它們許多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
曼陀羅、斷腸草等人稍多吃點就死,就是因為這些植物含有毒素,這些毒素不是蛋白質,去百度一下這些毒草就知道裡面的毒素是什麼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4
17
youmeiyougaocuo 發表於 2013-11-15 23:34 | 只看該作者
lmtl 發表於 2013-11-15 21:40
我們現在每天的食物是人類千萬年來的飲食證明它是安全的,長期食用對人類有害的東西,早被人類以生命的代 ...

您能告訴我您的這個「貌似普通食品的新東西卻不適合長期食用」的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嗎?您親自做實驗了?還是某些專家的實驗數據告訴您的?喔,對了,您是不信專家的。您這麼認為是因為您願意這麼相信,對嗎?您其實也沒有「令人信服的數據」,對嗎?

跟您扯了這麼多,其實只想說未知的東西未必可怕,況且轉基因食品這個東西我們不是一點都不了解,科學家研製這個東西的同時一定做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實驗來檢驗這個東西各種各樣的性質,因為科學研究的本身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當然這所有的研究結果您都可以用一句「不相信」以及某些科學家是「唯利是圖」的這樣一個認識來支持您的「不相信」從而把它們都歸零了,您寧願選擇相信這個「貌似普通食品的新東西不適合長期食用」,對嗎?Well, good for you. There is nothing more I can say.

沒有人「要想當然地以邏輯去證實食品的安全性」,當所有的實驗結果你都「不相信」的時候,我只是想用邏輯跟您切磋一下為什麼您不相信而已。最後我發現原來「愛一個人是不需要原因的」--見《大話西遊》。

最後只想說,懷疑是科學精神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只是懷疑走到極端也無異於迷信。

很高興跟您切磋討論問題,我這邊的討論就到此為止了。我要去繼續做那不為您所信任的科學實驗了,也祝您工作愉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0

帖子

11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6
18
lmtl 發表於 2013-11-17 03:54 | 只看該作者
youmeiyougaocuo 發表於 2013-11-15 23:34
您能告訴我您的這個「貌似普通食品的新東西卻不適合長期食用」的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嗎?您親自做實驗了? ...

"我要去繼續做那不為您所信任的科學實驗了"
我希望你寫下的這句話並不代表你就是搞轉基因實驗的,更不希望你就是那位決定從何別的植物選取基因片段移植到某種糧食作物的關鍵位置上的「科學家」。

我個人完全支持基因科學的研究發展,但產品的推廣必須在充分安全的前提之下。

如果你就是出於轉基因研究前沿的研究者,從你回帖可以看到現階段推廣轉基因糧食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
確實如你所說,構成基因本身的蛋白質進入腸道後會被分解,本身對人體並不構成直接的威脅。 可植物中的某些基因卻是植物本身製造有毒物質指令。如果發現了某種植物的抗病蟲害基因片段,就將它嫁接到某糧食作物中,而不去研究到底這基因片段是如何讓母體產生抗病蟲害物質,更不分析受體植物接入新基因片段之後在植物體內會產生什麼新的物質令受體具有抗病蟲害特徵,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以現在的生物化學分析方法去做這樣的分析並不是難事,但作為一個轉基因產品研發者(希望你不是),卻認為這是無必要的,這就令人懷疑你們做的研究只是不斷去篩選基因片段,找到后就做基因嫁接複製的工作,不理會該片段的工作機理,就算該基因片段令受體植物產生新的毒性物質也不必分析研究了?
這也印證了我前面提到的不信任:選擇轉基因片段的研發者有知識的局限性或者有工作的疏忽,或者基因科學還有更多的未知性,有可能給人類糧食安全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連最基本的東西而且也不是做不到的分析都不去做,你們做的所謂實驗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就更難以令人信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

主題

16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951
19
粒子在 發表於 2013-11-18 04:14 | 只看該作者
輸不起的巨大賭博

基本還是有別的目的驅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4: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