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留美真接受了美國教育嗎?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3-11-12 01: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薛涌

留美,顧名思義是為了接受美國的教育。但是,這樣最大的一個諷刺是,留美潮失控時會讓留美的經驗變成在美國接受中國的教育。

如果從教育的目標出發,目前美國大學招收外國學生是增加校園的多元化,讓學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有更多交流機會,為日後全球範圍內的互動做好準備。但是,在財政壓力下為了賺學費盲目擴招中國學生的學校,有許多是在教育上乏善可陳的學校,甚至嚴重缺乏應付國際學生的經驗。中國學生在這樣的學校突然多得不成比例,就打亂了正常教學秩序,同時也瓦解了中國學生的「美國經驗」。

我的一位朋友在大學負責中國招生。他明確地建議校方:注意控制中國學生的人數。為什麼?他舉例說:某校有一門課,30個學生中有29個中國人。這樣的大學還能維持聲譽和質量嗎?上大學對美國人而言,不僅僅是聽教授講課,更重要的是和同學們互動,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形成多元的人際網路。這是日後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今日的網路時代,網上視頻有得是明星教授的課程,網上大學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大家花那麼多錢來到校園幹什麼?一大原因是追求和同齡人一同成長的經驗。如果30人的課有29個中國人、1個美國人,那麼這個美國人是否還不如到中國留學?

《紐約時報》的報道,也大致證實了這一點。某校一門課開始時是35個學生選修,其中17位來自中國。上了幾周后,其他的非中國學生除了三位外全部退出,這門課基本成了中國學生的課堂。美國學生跑掉的原因,據說是嫌課堂太安靜。美國學生習慣課堂討論,中國學生習慣死記硬背。大家彼此不適應。其實恐怕還有另外的原因。當中國學生佔了主流、而且這些學生沒有經過錄取辦公室的嚴格篩選、英語程度不過關時,教授就不能用大多數人聽不懂的語言來講課。特別是對於缺乏和外國學生打交道的教授就更難了。一位金融和經濟學教授抱怨:「一個學生不懂ascending的意思,這讓我怎麼辦?他把問題搞錯了。但我不知道他究竟是沒有理解書中的內容,還是有語言障礙。」

教授不知所措,甚至不得不用過分簡單的語言講課、放慢速度,美國學生自然不耐煩。退課也就成了常例。招收中國學生表面上是要多元化,實際的結果是單一化,變相讓中國學生在美國聚在一起,請一位美國教授講課。這和在北京或上海的大學里請位外教來講課有什麼區別呢?留美還有意義嗎?

大學的全球化,不可一蹴而就。面對中國的崛起,哈佛、耶魯等精英大學,從九十年代開始就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比如增加與中國相關的教職,招收中國學生等等。這些學校開始時每年就從中國招收一兩名或幾名本科生,漸漸增加。十幾年逐漸積累的經驗,使這些學校更有能力「消化」日益擴大的中國學生群體。如今質量靠譜兒的美國大學不下數百家。如果認真準備,完全有能力應付中國學生的挑戰。特別是在紐約、波士頓、加州的一些大學,所在地區本來就相當全球化,各種人才很多,適應變化的能力強。但是,一些偏遠地區不知名的大學,在財政壓力下突然擴招中國學生,最後就可能產生自己對付了不的後果。

《紐約時報》的報道,以Delaware大學作為一個核心案例,該校的中國學生從2007年的8位突然躍進到如今517位。我拿這則報道給前面提到的那位負責中國招生的大學官員看。他很形象地啟發我:「你在美國生活十幾年,和Delaware的關係是什麼?你大部分信用卡賬單都是從那裡寄來的。那裡什麼都沒有,就是稅低,所以信用卡公司全跑到那裡建辦公室。副總統拜登也是來自那裡呀。」他這麼一說,我才想起曾經看到的晚間喜劇:一位笑星扮演拜登搞笑:「我來自Delaware,那裡簡直是個地獄,是世界最糟糕的地方。那裡的人什麼世面都沒有見過,沒有任何野心和希望……」原來,拜登2008年競選總統時,為了強調自己理解民間疾苦,特彆強調自己是代表美國最為荒僻窮困地區的參議員,沒想到給晚間喜劇找到了口實。

所有這些,當然都充滿了偏見。事實上,Delaware人口密集,工程師很多,人均收入也不低,而且靠近華盛頓。Delaware大學也是相當出色的大學。不過,這個小州在首都的影子下,確實在文化默默無聞。提起美國的高等教育,你很少會想到Delaware。這個大學和地區是否能夠很好地應付中國學生群體的急劇擴張,很讓人懷疑。如果大量中國學生出國是通過中介服務,那些提供「保證錄取」的服務公司自然更喜歡和一些突然在財政壓力下急需擴招中國學生的學校合作。《紐約時報》報道,某大學的教務長委託一中介公司,到中國招收250個中國學生,並明確地告訴中介公司,學校財政困難,需要這些中國學生來填補財政漏洞。不幸的現實是,這類的學校,往往沒有經驗和能力為中國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務,也不會把中國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