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該不該投資中國股市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1-11 2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2009年8月4日至今,中國股市已經實現了四年多的調整走勢。若以3478高點至前期最低的1849點計算,股市最大累計跌幅達到47%。雖然當前股市點位重返2100點之上,但是中國股市是否值得投資成為近年市場熱議的話題。

近日,國際著名投資家羅傑斯高調錶示,在最近幾個月,他買入了四五隻中國公司的股票,且認為這是五年來首見A股的投資機會。

另外,當前QFII的持倉市值已經創出6年來的新高,預示著期間QFII呈現出持續增持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翻看近期各大主流媒體的市場評論分析,部分市場人士也高調認為當前的中國股市極具投資的價值,明年或將迎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以本周三收盤的數據為例,當前滬深市場的流通市值約為16.4萬億。從細分的數據來看,當前滬市的平均市盈率僅為11倍,而深市的平均市盈率約27倍。

另從平均股價的變動情況分析,當前滬市的平均股價基本圍繞6元附近波動,而深市的平均股價也不足8元。通過與歷史數據的對比,當前主板市場的整體數據基本處於歷史的價值投資區域。

然而,在主板市場持續低迷的同時,創業板市場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雖說近期創業板市場也自高點回調近15%的空間,但是當前創業板市場的整體市盈率卻高達50多倍。

讓不少投資者感到費解的是,一邊是擁有極低市盈率的主板市場,其對應的走勢卻呈現出長期低迷的格局。另一邊卻是高市盈率的創業板市場,其對應的走勢卻呈現出中長期重心上移的局面。

對此,不少投資者認為,中國股市已經扭曲了價值投資的理念,價值投資在A股身上基本無法體現。

不可否認的是,由於長期重融資輕回報、重發行輕監管等因素的存在,中國股市的魅力被逐漸弱化。筆者認為,中國股市當屬資金推動的市場,即只要有資金的持續推動,市場就會呈現出強者恆強的格局。

然而,鑒於前幾年市場大規模的擴容,當下主板市場的流通市值已經暴增數倍,而以中國石油、工商銀行為主的超級權重品種更是成為主板市場的定海神針。

因此,在前一段時期的市場環境下,因主板市場需要耗費更多的市場流動性,且整體流通市值相對龐大,於是更多的大資金大機構轉戰至其他的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因當時創業板的整體流通市值依然較低,同時憑藉著經濟轉型釋放改革紅利等預期,就成為了大機構大資金聚集的地方。

中國股市從來不缺乏資金,關鍵在於市場是否存在有效的賺錢效應。從政策面來看,當前市場最核心的推動力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下引發的改革紅利釋放預期。的確,作為一次影響深遠的重要會議,它的召開給市場帶來了無盡的猜想。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在當下的改革大背景下,改革必然會牽動著利益團體的切身利益,而當下擁有著強大壟斷優勢的部分行業或將在未來逐漸受到衝擊,其相應的利潤增長預期或將迎來重新估量的可能。

相反,對於部分適應於經濟轉型的行業而言,卻存在著巨大的利好預期,相應的估值水平也可能在未來逐漸得到展現。

筆者認為,對於當前的市場,可以採取中短期謹慎,長期樂觀的態度。畢竟當下的主板市場依然沒有形成有效的市場賺錢效應,大資金大機構持續做多股市的熱情並不高。

另外,針對當下累計漲幅巨大的創業板市場,因其盈利預期仍然不能較好地體現在公司的基本面上,且部分品種存在嚴重高估的格局,所以投資者也可以採取相對謹慎的態度。

面對即將到來的2014年,中國股市的表現或許會比2013年要好。但是,在一個長期重融資輕回報、重發行輕監管的市場環境下,股市難言牛市。

因此,筆者認為管理層理應重塑股市的投資環境,從根本上修正長期以來的股市亂象,以恢復股市投資者的投資信心,這才是股市走牛的根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