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學不好英語不是教育的錯(轉)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3-11-9 0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有兩個人的演講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理事會主席、前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另一位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敏洪。他們二位的演講之所以給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筆者沒聽懂。為什麼沒有聽懂呢?因為他們二位都不是用自己的母語演的講,他們說的是英語。

章新勝本科畢業於杭州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俞敏洪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英語專業。他們二位都是國內大學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使用英語演講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否則恐怕也拿不到國內大學的畢業文憑。筆者不知道台下在座的母語非英語的聽眾中,有多少人能聽懂二位的演講。但是,可以肯定,筆者「永遠不會獨行」。

回想自己的英語學習經歷,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兩年(按時通過大學英語4級考試),一共8年的英語學習。試想,一個母語為英語的孩子,8歲的時候英語將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呀!

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開始引進美國大片,除了大製作的影片之外,也有一些經典的動畫片。一次,一位外企工作的同學借來一部美國原版動畫片VCD,借用筆者家的VCD機一同觀看。筆者認真地向同學求教,影片主人公都說了什麼?同學非常鄙視地回答:「您的英語是怎麼學的?這部片子,美國三歲的孩子都看得懂。」

此事令筆者非常慚愧,下定決心報名參加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個外教英語培訓班,認認真真地學習了半年時間。最終的學習「成績」是,能夠到當時工體附近美國人經營的西餐廳用英語點餐,並且還能大致地交流一番。但是,數年之後,筆者的英語基本又都還給了北外的外教。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筆者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感到十分慚愧。其實,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卻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英語學習者大有人在。這也成為中國式英語教育屢遭詬病的地方。但是,筆者認為,如此批評、批判中國式英語教育並不正確。

在這裡,不妨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的目的是因為有英語考試。所以,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應試。當然,不排除學生當中有個別「為中華之崛起而學英語」的精英分子。

那麼,不妨再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開設英語科目?」因為「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理由太強悍了。事實上,這既是開設英語科目的原因,又是學習英語的目的。

筆者到訪過泰國、到訪過新加坡、到訪過馬來西亞、到訪過尼泊爾,這幾個亞洲國家都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因為是官方語言,所以英語有了足夠的用武之地。然而,在中國,儘管教育主管部門將英語生加到義務教育當中,但是英語並不是國內的官方語言之一。數以億計的中國英語學習者,除了出國留學、外企工作,幾乎沒有使用英語溝通交流的機會。

語言是溝通交流的工具,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可是,在幾乎沒有英語用武之地的大環境下,中國式英語教育聽、說部分先天不足,教學只能側重於讀、寫部分。這也就是中國人學習英語為什麼都是「啞巴英語」的根本原因。

想當年,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筆者又萌生了學習英語的衝動。一位耶魯大學MBA聞聽后,問道:「您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筆者回答:「等到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能夠用英語採訪外國運動員。」友人又問:「您每年使用英語採訪的機會多不多?」筆者回答:「有那麼一兩次。」於是,友人發揮MBA的特長,算了一筆賬:「目前,英語學習每年學費不會低於5000元,距北京奧運還有三年的時間,預計英語學習投入15000元。同時,時間成本尚不計算在內。但是,屆時能否達到使用英語採訪的水平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如果聘請優秀的專業英語翻譯,每小時大約需要支付500元人民幣。按照每次採訪1小時,每年採訪三次計算,每年只需花費1500元。」

2008年,筆者沒有獲得採訪外國運動員的機會,一次機會也沒有。筆者經常自問,如果當時真的報名學習英語,能否堅持學習下來確實是一個問題。

筆者一位教英語的朋友講,國外研究早已證明,學好英語的最好辦法,就是找一位母語為英語的「另一半」。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英語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不過,這個英語學習法絕大多數英語學習者都用不上。

所以,在中國,英語學不好並不是中國式英語教育的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9: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